人生髮財靠康波—地產之錨(一)

四大投資途徑,股市、地產、大宗商品、外匯,本人都曾嘗試過 ,說起來慚愧,地產是本人的工作,從業將近20年了,經歷地產黃金二十年,結果本人對地產是最看不懂,每次投資也是被動投資,真像周天王所說,正好處在週期上,是怎麼都賺錢了,不是個人的水平,而是時代造就。地產這個話題,可說的故事很多。

先回顧一下歷史,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為了拉動內需,改變了原先福利分房的政策,推出住房商品化改革,啟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納入國際大分工的洪流之中,房地產隨之展開主升浪,2008年金融危機短期對房地產造成壓力,可是隨著4萬億基建的推出,地產開始第二波上升空間,2011年房地產開始調控,2014年地產出現下降趨勢,2015年股市崩盤後,為了解決地方財政危機,通過三年的棚改計劃,地產行業第三波上升,直到2018年開始高位盤整,2019年地產行業商品房銷售額接近16萬億,創歷史新高,商品房銷售面積17.15億平方米。1999年商品房銷售金額為2976億元,銷售面積為1.45億平方米。20年間,銷售金額上漲了53.7倍,銷售面積上漲了11.8倍。呈現量價齊升的超級大牛市.。1999年,當年的GDP是9萬億左右,2019年GDP突破100萬億,20年GDP增長了11.1倍。1999年,房地產銷售額佔GDP比重為3.3%,2019年,佔GDP比重為16%,比重提高4.8倍,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地產行業的超級牛市,和美國12年的股市牛市,日本國債並稱為了世界經濟三大泡沫,讓世人關注,不斷有經濟學家出來唱空,有政策來打壓,可是地產一直屹立不倒,也成就了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等等的神奇故事。究竟是什麼原因?是土地財政?是貨幣超發?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是國民習性?甚至是因為丈母孃的要求?各種解釋層出不窮,都難以完整解答這個世紀之問。未來怎麼發展?泡沫會破滅嗎?2020年疫情之後地產行業如何發展?這些熱點問題也讓人迷茫。本人愚鈍,只能嘗試從宏觀到微觀,從行業到個體,從投資到融資,幾個方面摸摸這頭“大象”,試著給讀者一個角度去認識地產行業,並能對選擇未來有所幫助。

今天時間比較緊,先簡單說到這裡。先說一下結論,債務泡沫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地產泡沫尤其必然,20年地產的大牛市,即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世界金融深化的必然,地產牛市不是中國特色,是世界的難題。地產之錨,是鎖定了世界貨幣的基準,鎖定了財富的積累。即使我們將來走向太空,移民外星球,地產泡沫也將伴隨人類社會一直存在。當然,週期是存在的,地產三年一小周20年一中週期,60年一大週期,這個規律不會消失。地產對於平民而言,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搭上上升空間的機會。泡沫來了,我們應該勇敢去擁抱,泡沫消失前,我們應該勇敢去面對。從下一期開始,本人將帶讀者來認識地產之錨的魔力。

實戰分享: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之後,各國央行也紛紛跟進,全球的貨幣超發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地產尤其是中國一二線核心地塊住宅是目前投資的優質產品。深圳4000萬豪宅一搶而空,預示著未來的投資熱點。當然,在經濟下行期,我們要控制好槓桿,重視現金流,擇優選擇投資品。個人預測,下半年一二線房價將引來一波上升,幅度不會有2015年那麼大,但是上海的房價,將可能創新高。理由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