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王祥明:一片刻的華潤置地掌門更迭史


唐勇&王祥明:一片刻的華潤置地掌門更迭史


告別。

晨光中的闊別。

悄悄是離別的笙簫。

唐勇在早間離開這奮鬥了十餘年之地。

到來大多大張旗鼓,而離別總是悄無聲息。

過於喧囂的離別所渲染的情緒太過沉重。

冬日的離別很靜。

靜的像午夜的墓地,靜的可怕。

風。

起風。

風浸入房間。

彷彿透明的水般的風聲,淹沒沉默。

新掌門人是王祥明。

這樣的風帶著這樣的王祥明一同來了。

風遇見水,看似四平八穩的水。

水面細風生,菱歌慢慢聲。

掌門更迭史上演了。

12月17日午間,華潤電力發佈公告表示,唐勇將就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而在今日早間,華潤置地也公告宣佈,唐勇辭任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主席、執行委員會主席、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及企業管治委員會成員,而此前中建的股份總裁、董事王祥明將接替其出任董事會主席,公司非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主席。

(一)

唐勇今年48了。

而華潤電力執行董事兼總裁,是唐勇的下一步。

1993年,同濟大學,唐勇畢業了。學位是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工學學士學位。然而,與電氣自動化無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若想做出些什麼,必須先改變些什麼,唐勇也一樣。畢業後,他任職在華潤集團物業體系中。

2001年,唐勇加入華潤置地,他曾任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及成都大區總經理。成都,對於唐勇來說,是一本讀了十幾年的老書,再輕輕一翻可能都會爛。事實證明,華潤這本關於成都的書,他讀過,讀得通透,華潤在成都版圖上留下無數鮮明的印記。

厚積薄發,2013年6月他便做了華潤置地的董事、總經理。2014年11月,吳向東,華潤的老夥計,辭去華潤置地董事局主席一職。唐勇開始接手工作,成為華潤置地董事會副主席,他晉升了。

吳向東開始告別。

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別,四年半之久。

2019年2月,吳向東徹底離開了。離別如此多見,伴隨新的開端接踵湧現,唐勇坐上了主席的那把椅子。成為主席,不僅要主持華潤置地董事會工作,還負責華潤置地戰略及政策的制定。

由古至今,從皇帝難做,到領導者難當,聲望和名譽並非一蹴而就,作為國企主席也無一例外。或許,這把椅子,唐勇坐得並不舒坦。如此離不開吳向東的離開,他帶走的不僅是自己,也帶走不少舊部。不得不承認,舊部人才的流失迫使華潤直面業績壓力,唐勇從開始就並非一帆風順。

時間,接任不到十個月。

上任之後,唐勇壓力不小。不過生活和工作不就這樣,無論壓力大小,承受,都不可避免。承受的是保住和穩住,保住的是華潤置房產地前十之位,穩住的是吳向東的離開引發的高管流動危機。

2019年12月17日,唐勇辭任了華潤置地的一切職務,離開的是華潤置地的一切,沒離開的是僅僅“因其他工作”降臨的華潤電力。26年,縱使唐勇的未來世界屬於華潤電力,他始終離不開華潤這個一直以來奮鬥的戰場。

唐勇是有情結的,被調動的波瀾打不破他26年的華潤情結。華潤的26年,離不開唐勇,他是不可多得的賢才。

這般,“唐代”突兀落幕了。

(二)

而王祥明是56歲的王祥明。

王祥明代表了特別。特別,在於不平常,在於不一般,在於與眾不同。對於王祥明,在於此前,他一直是一箇中建人。

盡人皆知,中國建築曾主導推動中海地產、中建地產的大合併,但整個合併過程看似風平浪靜,暗湧之下,是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全力交接。

而王祥明,曾任中國建築集團董事、總經理,中建股份總裁、董事。

三月。

暮春的季節。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初春的樣子。

花落下會在來年春天重綻,就像燕子會在冬天離開,又在春天歸來。

2019年3月,王祥明加入華潤集團,擔任華潤集團董事、總經理。

年年是這樣的春,是柳絮和花瓣雨充盈揚州的春,但只有2019年的春,王祥明悄然到來。

2019年12月17日,他又從華潤集團來到華潤置地做董事局主席。

歲歲是這樣的冬,是窗邊就能看到西嶺千年積雪的冬,但只有2019年的冬,王祥明帶著更重要的使命空降。

然而,除此之外,王祥明過去三年內並無於華潤置地或華潤集團其他成員擔任任何職務。

或許,王祥明早就已經在為冬日的降臨做準備了吧,早在那個2019年的春。

大概,事物發展的本質通常不如我們表面所想。王祥明接過董事局主席的重擔,但是卻只被任命為了非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主席,並非執行董事,聽聞王祥明也不從董事會領取薪酬。

再觀另一則消息:華潤置地執行董事、總裁李欣被任命為執行委員會及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謝驥獲任為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成員。

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一件意外之事是偶然被創造出來的。唐勇的離開值得被琢磨,王祥明的到來也是。

(三)

2018年,焦慮。

華潤置地步入“中年焦慮”,有媒體這樣提到。

焦慮像家長口中永遠沒有瑕疵的隔壁家小孩,在成長路上鞭策稚嫩又不服輸的你趕上前面的步伐。

“華潤置地成立到現在才25年,還沒到30好幾。”唐勇笑道。唐勇的世界裡,好事大抵如此,“中年焦慮”展現公司管理層負責、有擔當、求發展的積極態度,沒有焦慮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進步。

2019年,動盪。

看似磅礴地,堆砌在一起的數字好像能更加直觀地說明些什麼。

在今年3月的業績會上,唐勇定下了兩個年度目標,一是銷售額增長15%至2420億元,二是投資物業租金收入保持2018年24.5%的增速。2019 年1-11月,華潤置地累計總合同銷售額約2266.7 億元,總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 123.5萬平方米,分別按年增長19.5%及13.7%。按照2420億元的年度目標來看,大概率能完成全年目標。

一定程度,目標的達到是能力的表達,的確。但有時候,完成目標並非終極目的,自我的超越反倒顯得更為重要。

2019年,華潤置地前11個月全口徑銷售額排名第10位,權益銷售金額排名第11位,但與去年全年相比,銷售額雖增,但排名下降,領先的是同為地產央企的保利。

與此同時,調任到華潤電力,唐勇的收入相比之前可能出現下滑,下滑幅度不容小覷。唐勇在華潤置地包括薪金、津貼等在內的2018年全年酬金為1027.9萬元人民幣,而華潤電力前總裁胡敏2018年全年酬金約405.8萬元人民幣。

此外,人事調整公告發布後,華潤置地股價走弱,截至發稿,報37.200港元/股,下跌2.49%。

這是華潤置地一片刻的掌門更迭史。掌門更迭不停,更迭史便是延伸的。延伸的是什麼?是積累,是擴展,是企業發展的軌跡。

歷史常被言用於記載過往之事,而慧者會把它和未來焊接。

風很輕,

風也猛烈。

未來這家千億級地產央企將飄向何方,

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