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油戰”,沙美俄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三國博弈來到關鍵時刻 沙、美、俄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了嗎?

除了公開表態之外,有深入研究過沙特、美國和俄羅斯石油工業狀況的分析機構指出,三國的真實訴求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紐約 時報》刊文詳細敘述了相關觀點。

沙特真正想要的是石油世界的控制權

一直追蹤沙特石油工業狀況的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讓.弗朗索瓦.塞澤克(Jean-Francois Seznec)表示,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是由沙特實際統治者、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不滿所引發的,原因是俄羅斯未能遵守之前旨在推高油價的減產協議。

塞澤克認為,沙特此舉可能是意識到,隨著對氣候變化的擔憂蔓延,其龐大的石油儲備可能會面臨貶值。因此,沙特希望儘快、儘可能獲得儘量多的資金回報,並將這些資金用於投資其他領域。疫情的衝擊固然是一個意外,但塞澤克猜測,即便沒有疫情的爆發,沙特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深化減產,支撐油價。

除此之外,沙特希望蠶食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市場份額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塞澤克對此表示:

“沙特不介意美國石油工業在某種程度上陷入枯竭,因為這會削減原油產量。但從根本上講,沙特真正的目的是俄羅斯屈服,沙特人要爭的是油市的控制權。”

當然了,如今沙特重新與俄羅斯坐回談判桌,主要是因為沙特低估了疫情對需求的影響。價格戰在其他產油國中引起了恐慌,導致沙特不得不開始尋求就產量限制達成新的協議。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Baker Institute of Rice University)能源研究員吉姆•克蘭(Jim Krane)表示:

“幾乎世界上所有產油國都撐不住了,低油價正在摧毀他們的經濟體系――沙特也難逃厄運。為了使沙特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實現產業多樣化,沙特王儲必須作出改變。不過,從沙特政府的角度來看,如果成功說服其他國家加入深化減產行列,那麼之前付出的代價可能都是值得的。”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赫麗瑪•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則預計,為了牢牢抓住歐佩克+的控制權,沙特將要求歐佩克+產油國承諾嚴格遵守減產協議。否則,油價戰就是前車之鑑。

俄羅斯真正要對付的是美國頁岩油行業

和沙特不一樣,俄羅斯經濟體系更全面,經濟基礎也相對更加雄厚,所以能源工業雖然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但並不是決定國家生死命脈的唯一因素。這麼多年來,俄羅斯石油業真正針對的對手只有一個――美國頁岩油。

據《紐約 時報》分析,在俄羅斯部分政界人士看來,之前與歐佩克達成的減產協議成功提振了石油價格,但也間接幫助了美國的頁岩油行業。

上個月,俄羅斯表現得寸步不讓,這是石油市場最糟糕的時候。而當歐佩克+聯盟面臨破裂威脅時,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掌門人謝欽(Igor I. Sechin)甚至表現得有些慶幸。謝欽在3月底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

“相對低廉的生產成本,可能幫助俄羅斯在與沙特的價格戰中堅持下去。如果有一部分國家一直在增產(媒體稱此言論是在抨擊美國頁岩油行業),那麼歐佩克+繼續減產還有意義嗎?”

此後,隨著油價暴跌和一些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叫苦連天並願意開啟談判,俄羅斯官員便開始對重返談判桌表現出了興趣。俄羅斯總統普京上週五表示,俄羅斯願意與沙特恢復合作,甚至願意與美國合作。但俄羅斯減產份額仍有待觀察,其中主要就是看美國方面的態度。

美國最想要的是低油價,但不是那麼低......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美國的配合和調停,沙特和俄羅斯會再鬧出多少事端。

事實上,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和特朗普政府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平衡市場,穩定油價,避免石油行業出現破產潮,避免美國就業市場流失10幾萬個工作崗位。但除了部分頁岩油生產商對減產表示支持之外,美國各級監管部門對於是否響應、加入沙特和俄羅斯牽頭的歐佩克+減產聯盟依然很難達成共識。

眾所周知,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是歐佩克的批評者和低油價的支持者。現在,面對歐佩克提出的,與美國合作減產的建議,特朗普已經表示反對強迫美國油企減產。

也有少數油企尋求以某種形式進行協調減產。據當地媒體報道,得州兩家中型石油公司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和Parsley Energy呼籲得州鐵路委員會下令大幅減產。然而,在委員會的三名委員中,只有一人表示支持減產措施。

即便是在石油業界,也存在反對的聲音。週四早間,有消息人士指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反對得克薩斯州削減原油產量。先鋒自然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謝菲爾德(Scott Sheffield)此前也曾表示,美國石油行業的相互對立情況很嚴重,各大油企恐怕很難達成一致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