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總被臣子“欺負”


歷史上《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總被臣子“欺負”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嘉佑六年(1057年),蘇轍參加制舉科殿試,在試卷裡憤然寫道:“我聽人說,宮中美女數以千計,只以飲酒作樂為生;皇上既不關心百姓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國安邦大計。”這基本上是道聽途說的虛妄之言。如此“惡毒攻擊”他將要效力的皇帝,簡直“大逆不道”。考官們自然共同撇嘴。這時,宋仁宗卻發話了:“朕設立科舉,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只是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予功名。”最終,蘇轍與兄長蘇軾同登制舉科。宋仁宗甚至還為兄弟倆的策論斷言:“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欣喜自得之情溢於言表。

歷史上《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總被臣子“欺負”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某次,包拯聯合其他諫官,合力彈劾三司使張堯佐,指責他平庸無能,言辭十分激烈,並要求罷免他。張堯佐是張貴妃的伯父,依著張貴妃的恩寵任此要職,包拯這麼一鬧,仁宗感到很難辦。見拗不過包拯等人,仁宗想退一步再說,答應免除張堯佐的現任職務,放外去當節度使。誰料眾諫官的態度更加激烈,包拯更是詞壯聲高,連唾沫星子都濺到仁宗臉上。


歷史上《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總被臣子“欺負”

電視劇《包拯》劇照

仁宗也有些動氣:“你們這是在聲討張堯佐嗎?節度使是個粗官,值得這樣爭吵嗎?”包拯旁邊的諫官唐介立馬接著說:“太祖、太宗都曾擔任過這一官職,節度使恐怕不能算粗官。”仁宗氣得乾瞪眼,外放的事只得作罷。

回到後宮,憋了一肚子怨氣的仁宗,把悶火撒在張貴妃頭上,他對張貴妃吼道:“你只知道要宣徽使、宣徽使(當時同時任命四職)!你哪裡知道,現在是包拯當御史呢!”皇上被大臣逼得如此狼狽,千古無有!反過來說,倘使沒有仁宗的泱泱大度,又何來包拯的千古盛名?


歷史上《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總被臣子“欺負”


四川一個士子獻詩給成都太守:“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這不是明目張膽煽動造反麼?成都太守將他縛送京城,仁宗卻道:“這老秀才是急於要做官卻始終當不上,這才寫詩洩洩憤而已,怎能治罪呢?不如干脆給他個官做做,說不定因為感激,他會做得很好。”就授其為司戶參軍。


歷史上《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總被臣子“欺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