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跟老師“培養”感情嗎?“家長學校”才剛開始就要崩潰嗎?

一切為了孩子,我們吞下了所有的情緒,和老師”培養“感情

昨天的教師節過的感慨萬千,許多家長大包小提的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又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孩子要怎樣把禮物送給老師,和老師怎樣表達,畢竟這個節日一年也就這麼一次,誰都不願意錯過這難得的表達機會,更重要的是: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做為家長我對這句話也是深有感觸,這忐忑的一天眼看著平穩過去了,晚上卻接到了閨蜜的電話,她情緒幾乎是崩潰的。導火索就是教師節引燃的:她的孩子剛轉到一所學校上二年級,教師節的前一天她打算訂些花束,節日當天上課的老師都送一束,這本來是個十分穩妥的辦法,但路上看到家長群的短信說今年從班費裡出錢集體買些禮品送老師。閨蜜一看心生歡喜,心想這樣也好,集體表達,免得顯得自己太出挑,於是就取消了原計劃。

但令她沒想到的是,除了集體送的禮品,每個孩子還單獨送了老師禮物:有鮮花,棒棒糖花束,玩偶花束,盒裝巧克力等等,而她的孩子只有一句:祝老師節日快樂!全班40個人,只有她的孩子沒有準備,老師當然不會說什麼,但孩子是難受的。閨蜜一邊自責自己疏忽,一邊給孩子道歉安慰孩子。在以前的學校,孩子一年級時,都是送賀卡,最多在校門口買上幾枝康乃馨,然後學校會組織給老師佩戴大紅花儀式,樸素的表達一下對老師真摯的敬意。

所以這層問題的發生,的確有點意料之外,除了恨自己百密一疏,也沒辦法去和其他家長交流,顯得自己情商太低,所有的情緒只能默默吞下了。

真正令她崩潰在後面,大約七點左右,老師發來信息:”您好,不知孩子適應的怎麼樣了?最近他上課狀態不好,總和同桌講話,今天又給他調了同桌。“

就這兩句話,她敏感的認為,是她沒給老師準備禮物惹的禍。加上未來每個月要請兩次假去班級給孩子值日;這學期還有一次黑板報;一次家長進課堂(家長講課)......所有的情緒積壓下來,她只好給我打電話哭訴一通,原本給換學校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沒想到換來了更大的崩潰。

見過她在職場雷厲風行,沒想到卻被一個小學教育打敗了。好在她不是個消極的人,安慰了她幾句,她冷靜的給老師回了信息,表達了感謝和監督孩子改正之意。然後她就做了個決定:要和老師”培養“感情,加強交流。集中精神應付這些教育瑣事,大不了辭職,專職”搞教育“。

 網上很多寫”中國式家長大包大攬“的文章,事實真不是這樣,我們真的不想大包大攬,都是被動接受迫不得已。所以像閨蜜這樣逐漸硬核的家長有很多,只要老師群裡一聲召喚,群起響應,不敢落後。這就是在”培養“感情啊,時常在老師面前晃一晃,真有什麼好事情,沒準老師能想起你孩子,真犯什麼錯誤了,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能多幾分教誨,還不都是為了孩子嗎? 

當然也有許多家長覺得沒必要,但你能保證你的孩子一路優秀不犯錯,你一點用不著和老師交流嗎?不說私下走得多麼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點。一開始可能不太情願,但做著做著,看著孩子又驕傲又開心,可能還會上癮,你信不信?(老師們都學過教育心理學,把家長的心態拿捏的死死的。)

家長要跟老師“培養”感情嗎?“家長學校”才剛開始就要崩潰嗎?

入學艱難,孩子不好帶,學校事兒多,我們這屆家長太難了

中國家長累嗎?真心很累。

首先,入學難。按理說九年“義務”教育了,大家都該鼓掌歡呼,以後不會再有失學兒童了,文盲幾乎不存在了,我們的社會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程度會越來越高。但是由此帶來的卻是有如上了發條的社會,每個家長只有一路狂奔,才能追上不斷前置的起跑線。一個小學“學區房“就把許多家長和孩子拒之門外了。沒有學區房,擇校也不是誰都能擇的,去年看過一篇報道寫北京一所重點小學的擇校費高達25萬,這還得找關係,否則交錢的機會都沒有。所謂“義務”教育,也是有門坎的,也許真正的公平教育在大山裡吧!

做為普遍的大多數,我們就不要追星星,追月亮了,追不上就不追了,能有個相對系統的教育,哪怕再放低點要求能有個學上就可以了。

其次, 孩子不好帶。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問題,每天的接送、輔導作業,週末各種興趣班哪一樣都得家長親力親為。接送、輔導作業是被動的,沒有選擇的;興趣班好在你還可以主動選擇,喜歡多上幾門,沒有精力少上幾門,但幾乎沒有不上的。

教育專家們的話,看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有時候更適合有錢又有閒培養家族繼承者的人看看,我們普羅大眾還是得一邊應付雞零狗碎的現實生活,一邊腳踏實地辛苦耕耘。

再來,學校事兒多。普遍都有家委會,你不牽頭,但分攤到你頭上的,你還是要做。除了班費,有的學校連交雜費、社團活動費這樣的事,都是家長統計、家長收取、家長負責交了。你可能會說,這不是老師該乾的事兒嗎?很遺憾老師還有一大堆事兒忙,忙著開會,寫素質教育心得。

單說打掃衛生這一件事,就很少有一年級開始,老師帶領打掃衛生的,好多三年級以前都是家長去掃。閨蜜和我說,當時家長群徵求意見:讓孩子自己掃,還是家長幫忙掃。因為加了一句老師認為孩子太小不能獨立完成,好多家長都沒有發表意見,以一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竹石精神,做著無聲抵抗。她只好默默收回發送鍵上的小手,刪除了“支持孩子自己掃”的意見。

 中國的教育,從提倡”素質教育“開始,就有些跑偏了。那些最初開始強調減負的人,自己或許都沒想清楚怎麼減,減什麼。到頭來,學校輕鬆了,老師減負了,但孩子的負擔一點沒減,學校不教了,我們總得通過其他途徑去學吧。”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好,但發展到現在有些本末倒置了,只要應試教育的選拔機制沒有變,家長就得多為孩子打算。 

家長要跟老師“培養”感情嗎?“家長學校”才剛開始就要崩潰嗎?

“家長學校”你準備好了嗎?這場硬仗一打就是18年。

拿到學生生涯的第一張入場券——小學錄取通知書,家長和孩子都激動壞了,從出生到現在,一晃六七年過去了,你以為他終於要走向人生新階段,你終於能稍微輕鬆些了。但真的高興得太早了,一切才剛剛開始。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輿論也在強調“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於是“家長學校”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了。

家長學校,顧名思義,就是以家長為主導的學校。學校的功能越來越像個培訓機構了。我一直認為推行“減負”的人,不是蠢就是壞,但我們左右不了大環境,憤世嫉俗是沒有用的,只能去適應。所以我們必須得做些準備:

1、早早做好經濟準備:除了學區房,各種教育培訓,費用是很高的。如果你又不想太操心,想給孩子更優質的教育,比如上私立學校,只要經濟條件達到,也確實能省去不少麻煩。這也印證了那句話:好東西還是得花錢買。真金白銀最靠譜。

2、早早做好身體準備:無論是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還是興趣班的各種接送,甚至輔導檢查作業,你都得有個好身體。網上看了很多家長輔導作業的片段,真的是又好笑又心酸,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沒有好身體,高血壓,心臟病,隨時找上你,信不信?

到了青春期操心的事更多,各種心理上的周旋,升學的壓力......十八年終於熬過去的時候,你也真的脫胎換骨了,這就是所謂的共同成長吧!

3、早早做好心理預期:精英教育不是適合每個孩子的,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別把自己逼的太緊,偶爾偷偷懶,差不多就行了。有的孩子接收東西慢,可能成績差點,但他可能樂於助人,能唱會跳;再不濟他特別獨立,熱愛勞動。所以我們要知道:成績好固然重要,但我們不唯成績論。

4、保持健康的情緒:為了更好的照顧孩子,好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幫忙搭把手。也有好多家長當起了“全職媽媽”,還有少數的“全職奶爸”,我一直認為這是比外界任何工作都辛苦的工作,無私奉獻還沒有工資。我們現代人面臨各種壓力與挑戰,加之家庭教育中一方角色缺失,常常會積壓一些不良情緒,如果傳遞給孩子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這樣,也就違背了我們放棄工作,陪伴孩子的初衷了。

家長情緒穩定,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也利於孩子長足進步。說一個反例:有些比較要強的家長,覺得我都放棄工作陪伴你了,怎麼你的成績還沒有起色,哪方面都不突出呢?這是最要不得的情緒,不是你多付出了,你的孩子就能比別人多走半步。無私的付出還不一定有回報,我們家長的確太難了,但再難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教育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事,也是這個世界上最穩妥的投資,但我們要學會投資方法,才能獲得穩健的收益。願我們都能堅定信念,走好教育這條長征路。
家長要跟老師“培養”感情嗎?“家長學校”才剛開始就要崩潰嗎?

END

我是王刀叨,時常“叨叨不休”,偶爾“溫柔一叨”。如果你也對各類情感話題感興趣,那就快來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