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


公元1402 年的夏天,南京城剛剛入了夏,火辣的太陽不帶任何情感的燒烤著大明皇宮。這座歷史上最堅固的城池,在今日一早被守將李景隆給打開了,數萬來自燕京的北方將士如潮水一般湧入了南京。整個南京城被圍成了鐵桶,卻沒一人攻入皇宮。身為這次戰事的最大受益人朱棣揹負著雙手在城外來回走動,時而凝聽從裡面送出來的隻言片語。只是這些話,並無多大的用處,他已經等了三日了,再等下去怕是要出亂子。他的謀士早就提出了各種建議,他們的意思很明確,天下都打下來了,沒有不進去的道理。

這個道理他何嘗不明白,為了這把龍椅,他連祖訓、謀逆的罪名都背上了,又怎麼會不入城了。時至今日,既便他不想入,那些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將士只怕也不會答應。不能再等了,我得進去。命令很快下達了出去,將士早也做好了入城的準備。

就在這會兒宮城忽然燃起了大火。大火沿著皇宮蔓延開來,遠遠望去宛如一道晚霞,若非聽得宮裡宮外有人大聲呼喊“皇宮起火了”他差點就把這火光當做晚霞看了。得知皇宮起火的消息他第一時間是慌亂了,他倒不是說怕這把大火燒了皇宮,說句大實話這東西是文物不假,但再好的文物都比不上裡面的那把椅子,燒了就燒了,沒什麼大不了。再不濟,重新造一座便是。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


他心頭擔心的其實是哪個人。那個明明懦弱,明明毫無治國經驗,毫無作為的侄兒,卻是大明名正言順的主人。時至今日,他的腦海裡依舊是想起了數年前的那次較量。哪天恰好是老爹朱元璋的生日,一干兄弟歡聚在皇宮內暢飲。老爹這人雖沒讀什麼書,但自學成材,詩詞、對子、書法這些年輕人喜歡拿來吹牛的東西,他竟學了個通透,平日裡有事沒事總能吟唱兩句。許多時候,這些詩詞並不入味兒,但那股帝王的氣勢卻被世人所欣賞,所以他的詩詞對子在民間流傳的許多。

這種自我良好的感覺,讓老爹很喜歡讀書人的這個稱號。但凡有大的場面,人多的時候,老爹必有詩詞、對子流傳下來。大殿如此,秦淮河如此,就連寺廟的和尚也不放過。一切如他所料,酒宴剛開了頭,老爹就忍不住給諸位兄弟出難題了,題目是以“月亮”為題寫一首詩。這題目看似簡單,但要寫出氣勢其實不容易的,再者好的句子早被幾百年前的大唐牛人用了個遍,想要推成出新,只能在氣勢上做手腳。

侄兒是皇太子,無論是他這個叔父輩分有多大,在老爹面前,他終究是臣子,不得壞了規矩。所以侄兒是第一個來唸詩的,這是一個表現的機會。。侄兒雖柔弱,但人卻不愚蠢,自然知道爺爺的目的,一番思索後便吟了一首詩。只不過收束兩句為:“雖然隱落江湖裡,也有清光照九州。”詩中境界大異帝王之家堂皇氣象,詩是好詩,但氣勢就差了點味道。

老爹聽了很不高興,認為這不是皇上該做的詩,責備了兩句,便讓令作對。出句是:“風吹馬尾千條線。”規矩亦如先前,侄兒先來,他看著一臉期盼的祖父,一臉虎視眈眈的叔叔,惶恐之中,便對了句“雨打羊毛一片羶。”這對子的毛病和他的詩詞一樣,沒什麼氣勢。這時老爹讓他來對,老爹是個好面子的人,尤其是晚年,面上的事兒越發的看重,哪怕是一個字眼都是如此。明白了這一點,他脫口而出“日照龍鱗萬點金”。對子出來,連他自己都吃了一驚,這哪裡是一個臣子該做的對子,這分明是一個君臨天的帝王該做的對子。

他很害怕,斜眼看了老爹,這老頭很是高興,一個勁兒的叫好。他又斜眼看了看侄兒,這個一身太子服的皇太子,卻是一臉的驚恐。這一刻起,他才明白,原來這個侄兒並不如自己,這天下憑什麼給了他坐。論輩分,論才華,論功勳(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論容貌也是自己高他一等,這天下就不該他來坐。天下從來都是能者居之。也就是從那一刻,他生了覬覷皇位之心,那後來名震天下的菊殺,便是那時開始組建。

”趕快救火!“回過神來的他立即下了命令,無論這個人是生還是死,他都要親眼見一見,否則他的後半生都不得安生。火很快被撲滅了,他不顧將士的勸阻,第一個衝了進去。金碧輝煌的皇宮被大火燒成了一座廢墟,裡面躺著一堆分不清楚的身份,性別、面容的屍體。“快尋人?”他急切的下了命令。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


這事兒由不得他不急,那個人當真死去了倒也沒什麼,大不了落了一個弒君的罵名罷了,自從他從燕京以八百人殺出來,天下就沒人不罵他的,罵多了也就習慣了。他最怕的就是這個人沒死。這才是最要命的,他能打下一個天下,但未必能得一個天下。從他的大軍入了南京,天下讀書人就嚷著道統。他知道這是天下人在告訴他,他做皇帝名不正言不順。而這就是他最大的擔心,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個名,若建文帝死了,天下人也就沒了指望,也只能接受他。他雖不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但好歹也是老爹的兒子,這一點貨真價實,沒人敢否認。事情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那個自己最擔心的結果終於還是出來了,建文帝既沒有死,也沒有看著活人,而是失蹤了。這個結果讓他很是不安,他幾乎想都沒想就讓去尋了。

南京城是大,但幾十萬大軍去尋一個人倒也不難,但這個人卻就是尋不到。他到底去哪兒呢?是死還是活著呢?每個夜晚,朱棣總也睡不著,這個噩夢一般的問題始終在他的腦海裡迴旋,讓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