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人的自我修煉

孤獨症人的自我修煉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一直寫寫刪刪。想說的很多,但很多話又沒辦法表達。

這篇文章,或許有些詞不達意,但希望你可以看完。因為,這篇文章寫的不止是我。

我相信,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活的平凡又孤獨,偶爾的表現自己卻總弄巧成拙,最後,長嘆一聲,哎,就這樣吧。

一。

看似毫不經意的一聲問候,我已經在心裡醞釀了幾百次。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糾結,和不太熟悉的人打招呼的時候,到底是說hi,hello,嘿,或者僅僅一個禮貌的微笑。

腦袋裡思考很久,有時最後僅剩一個尷尬的微笑。

漸漸地,我害怕直視別人,會下意識低頭,不去看對方眼睛。

腦袋裡各種胡思亂想,他是不是會認為我不友好,我剛剛是不是做錯了,再來一次該多好啊。

下一次,依然匆匆離開

那句問候,就這樣在心裡想了很久,都沒考慮好到底該怎麼說。

二。

前段時間淘寶集能量,大概讓許多人想起了很久不聯繫的朋友。

也是這個時候,我發現,我的朋友真的好少啊。

我沒有許多經常聯繫的朋友,讓我可以毫不尷尬的把淘口令複製粘貼到微信或QQ的小窗口裡。

一是沒有勇氣,認為這樣做會很尷尬。不擅長維持關係的人,大概就是這樣,很少主動。

二是,不想麻煩別人體質。

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會不會和我一樣,寧願自己完成超額的任務,也不願意開口說一句,可以幫幫我嗎?

但不得不承認得一點是,很多關係在團隊合作中更加穩固;共同去做一件事,似乎是交朋友的最佳方法。

三。

在交朋友這方面,我總是很被動。

很少聯繫老友,永遠活在現在的交際圈裡。每次朋友打來電話,說怎麼都不知道聯繫她的時候,我也感到很內疚。

我不知道怎麼去找話題,不知道開口的第一句話該說什麼。

記得剛上高中的時候,每週都會去找初中的好朋友談心。

每次她都會滔滔不絕的講她身邊發生的趣事,而我,總是一個聆聽者的姿態。

她問我,我身邊好玩的事,我語塞。

想了好久,才想到一件勉強可以說的出口的事。我看的出,她的失望。畢竟,對於令人失望這件事,我總是那麼擅長。

四。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時,他說了一句,你不瞭解我。

後來,我給他留言。

“那次你對我說,我不瞭解你, 我知道,你對我大概挺失望的吧。有時候就覺得自己真的挺令人失望的,總是索取,作為付出的角色時總是做不好。我不知道,我們的這樣的關係能維持多久,因為, 我也眼睜睜的看著曾經那麼熟悉的人越走越遠。”

看到我的留言後,他發消息給我,說,你做的真的很好,是一個很棒的朋友。

不過,這樣性格的人,就算知道,大概還是會猶豫,糾結,獨立,沒自信。這些是藏在內心深處,旁人觸不到的性格。

但我們真的並沒有不快樂。孤獨敏感的人最容易感動。

偶爾的神經質,給周圍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開心好久。

現在,我已經不會在糾結給別人打招呼時,第一句話究竟該說什麼。

現在我也可以輕鬆開口,你可以幫我嗎?

現在我也能滔滔不絕的講述有關自己,有關周圍的趣事。

現在我和高中朋友依然保持著聯繫。

最後。

我也在想,我為什麼會變,但想了很久,都沒有答案。

或許是知道了周圍的朋友真的很友好,或許是意識到了沒有誰會在意我的一句不經意問候,或許這是隨著年齡漸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也許,這大概這是一種孤獨症人的自我修練。

只不過,偶爾的感慨,會讓周圍的人會覺得自己很文藝,很抒情。

我想那大概是孤獨氾濫時,給自己披上的外衣。

活在喧囂世界,也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就像現在,我一邊碼著字,一邊聽著《生如夏花》,公選課老師的聲音還在耳機外遊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