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輔警的“青銅”時代

人在警途|“三德”輔警的“青銅”時代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當我們再提這個話題的時候,是在輔警這個特殊的群體中。輔警,是公安機關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會時常看到他們。他們是嚴寒酷暑中那個打著手勢輾轉在車流中的人;他們是街頭巷尾裡那個用腳步體味民情的人;他們還是應急處突中披著一身鎧甲震懾危險的人……他們勤勉好學,嚴於律己,在工作生活中積極陽光。然而,他們如同身處網絡遊戲中的青銅段位,需要更努力去晉級、去爭取,即使非警察身份限制著他們的工作範圍,即使很多人會質疑他們的力量,他們也絲毫沒有動搖對法律正義的捍衛,對警察榮光的憧憬。輔警,是在平凡中做著自己的“王者”!

謝光輝的特殊教育

謝光輝曾在武警阿拉善盟支隊當了16年的兵,出軍營那天,他的身份是四級警士長,用他的話說,是名副其實的兵王。2015年,他從部隊轉業到阿左旗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5年的時間,從農牧區交警中隊調整到巴鎮地區交警中隊,謝光輝的輔警身份沒有變,改變著的是他日積月累的道路交通管理經驗。

身為交警,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以帽簷為界能看到黑白兩色的“分水嶺”,謝光輝的臉龐一看就是多年日曬風吹後黑色飽和度極高的那種。

當疫情全球流行,謝光輝繼續著阿左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工作,他的崗位是在烏巴公路城郊服務點上,配合額魯特路街道社區,每天對進城車輛、人員進行檢疫、審核。當市區很多人們都已放鬆警惕地摘下口罩了,服務點上忙碌的他們像是為這座城織起一張過濾網,聽得最多是“不耐煩”的汽車喇叭聲,說得最多的是安撫群眾配合檢查,用得最多的是巧妙工作增加車流通行率。

全國疫情最嚴重時期,阿左旗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所有居民減少戶外活動,幾名按捺不住的社會小青年駕駛摩托車偷偷溜出小區,在冷清的街道上隨意馳騁。巨大的噪音影響了居家防疫群眾的寧靜生活,很多群眾厭煩地稱他們為“炸街黨”。為及時制止這種行為,謝光輝參與到清理整治工作中,鎖定了“炸街黨”經常出沒的地段,多方採集線索,終於將“狂歡”的小青年和他們的摩托車全部堵截扣押,並且採取舉案例、擺事實的方式進行批評教育。

每天回到家,謝光輝都一身疲憊,家中有等候他的賢妻和兩個寶貝女兒。進門首件事,女兒們會為他先來個全身消毒,懂事的大女兒還為他擦亮沾滿灰塵的皮鞋,說“要給爸爸保持交警形象”;一歲多的小女兒則指著漫畫中神勇威武的警官咿咿呀呀喊著“爸爸”。謝光輝在愛的包裹中,舒緩了疲憊的身心,殊不知這個溫暖的港灣是他和妻子親手搭建起來的,在女兒們的眼裡,他是警服上不留汙漬的爸爸,他是為小區義務執勤的業主,他還是下班後重新穿上警服疏導交通的熱心人。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胡開遠的貼心問候

輔警胡開遠沒有當兵的經歷,卻有一個當兵人的模樣。採訪他時,他剛下夜班,眼中紅色的血絲訴說了他工作一夜的辛苦,但他依然端坐在我面前,頭髮梳得一絲不苟,風紀扣嚴謹的繫著,雙手自然而然地搭放在膝蓋之上。

2011年9月,胡開遠進入公安隊伍,與同一批的40餘名輔警被分配到阿左旗公安局各所隊,從此,他就在阿左旗公安局巡邏防暴警察大隊開始了工作。隊列隊形、體能體測、稽查戰術,每天他經受著嚴格的半軍事化訓練,為隨時應急處突、應急救援做著充分的準備。

當一名巡警,胡開遠每天都會遇到人情冷暖的人間煙火。2012年夏天,在新世紀廣場涼亭裡傳來幾聲嬰兒的啼哭,路過的群眾報了警,胡開遠和隊友迅速出警救援。原來一個小嬰兒被裹在小花被的襁褓中,應該是餓了,一邊嘬著小嘴唇,一邊虛弱地哭著。嬰兒的身邊還放著一個紙袋,裡面裝著奶粉、尿不溼還有小紙條,紙條上只記錄了孩子出生時間,沒有其他線索。從未處理過這種警情的胡開遠抱著這個被遺棄的可憐嬰兒,和隊友們一起到婦幼保健院為孩子做了全身檢查。後來,在找不到嬰兒父母的情況下,他們無奈地將嬰兒交給了社會福利機構。這幾年,胡開遠一直惦記這個和他女兒一般大的孩子,時常會打聽孩子的近況,後來他聽說這個孩子被一對好心人收養了便特別高興。他說父母是孩子的太陽,如果生下來就將她丟棄,那麼弱小的孩子就再也看不到陽光了。

在胡開遠的工作中,這樣的救援不勝枚舉。2018年,巡防大隊開始了屯警街頭的模式,救助了很多找不到家的老年人、躺在馬路上的醉酒者和走丟了的小孩子……

高峰固定點位,平峰街頭巡邏,這個模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發揮了效能。2月23日,在隔離點工作的巡警們看到不遠處有濃煙升起,他們斷定是失火了。於是一隊人馬快速趕去救援,一隊人馬留在隔離點繼續工作。熊熊大火吞噬著茅草灘,威脅到巴彥浩特鎮水源地的安全,情急之下,巡警們來不及做任何防護就衝進了火場,參與到救火的隊伍中,一點點撲滅蔓延的火苗。那天,胡開遠雖然沒有被安排去救火,但他通過視頻能感受到現場的驚心動魄,他說如果換做是他去了,也會義不容辭衝進火場,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王慶春的每個第一

王慶春曾是一位英語老師,從小就是“警服控”,2017年10月,他考進阿左旗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穿上夢寐以求的警服,每天即使站在馬路上,他心中都充滿無限滿足。

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全面展開,王慶春被抽調到局掃黑辦從事線索徵集和掃黑除惡宣傳工作,從此他對人民警察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有機會接觸到了刑偵工作。面對深奧的刑事偵查,他感到重新迴歸“職場小白”,配合正式民警接警處警、製作裝訂偵查案卷、排查線索抓獲嫌疑人等,對他都是全新的體驗,他如飢似渴地吮吸公安業務知識的營養,也精益求精地實踐法律對每一個人的公平。

第一次協助抓捕時,王慶春就遇到了奇葩的案件。2019年7月,轄區居民曾某報警稱,自己淘寶網店賺的6萬元錢被人轉走,通過查找線索,王慶春發現了6萬元丟失的來龍去脈。原來張某的網店在轉讓給曾某後盈利了,張某便起了貪心,通過網絡操作盜取了這6萬元錢。走訪中,王慶春瞭解到張某與家人許久尚未聯繫,但有網購的習慣。在師傅張勇的帶領下,王慶春喬裝成快遞人員將張某約至快遞公司實施抓捕,並追回了曾某被盜的錢款。

2020年,王慶春和廣大公安民警、輔警一樣第一次經歷抗擊疫情的戰“疫”。在此期間,通過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件悄然回升。很多不法分子“看好”了一些群眾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實施詐騙。居民張女士先是通過微信順利購買了500支口罩,當她再花3500元錢預定500支時,對方在收了款後卻將她拉黑。在協助偵辦民警開展偵查任務時,王慶春核查到給張女士發貨的地址在山東聊城。由於疫情期間限制外出,這起案件只有通過層層上報至自治區公安廳,然後由公安廳向山東警方發出協作請求。當警方找到網絡詐騙嫌疑人 時,他交代了自己詐騙的事實,原以為疫情期間,警方不會因為區區幾千元這麼快找到他,沒想到只是短短一週時間,警方效率如此神速。

直擊案件要害,王慶春是重要的協助者,他說當群眾需要的時候,無論何時,無論何事,民警、輔警都會義不容辭衝上前排憂解難,輔警從未“缺席”。作為輔警,王慶春如同民警一樣將受害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最大程度融入到案件偵辦中,大膽推理、高效協助,也贏得了人生第一面群眾贈予的錦旗。

一樁樁,一件件,輔警們沒有因為非民警身份而忽視每一個成長的足跡,更沒有因為非民警身份淡漠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護。他們在家庭中有責任、在工作中有擔當、在社會上有正能,勤勤懇懇揮灑熱血,不負青春。他們,是民警身邊的得力助手,是公安隊伍中的不可或缺,是疫情過後春暖花開的明媚希望,更是“青銅時代”中自己的“王者”。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撰稿:趙曉華 審核:曹建國 簽發:蘇民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編輯:盧婷 審核:李奇 監製:白文軍

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人在警途|“三德”辅警的“青铜”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