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193年前的明天(1827年3月26日),一代音樂巨人貝多芬在音樂之都維也納逝世。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學美術的朋友想必很熟悉這個面孔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在德國小城波恩。他的父親約翰·範·貝多芬是科隆選帝侯宮廷的男高音歌手,兼鋼琴與唱歌教師,雖然說因為父親的酗酒,讓貝多芬的童年不算幸福,4歲的貝多芬被父親逼著學習鋼琴、小提琴,雖然說被逼學習很是辛苦,但也為這一代音樂奇才打下了堅實的音樂基礎。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貝多芬在其短短57歲的一生中。在器樂和聲樂領域上都有著登峰造極般的造詣,創造出很多眾多傳世之作。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貝多芬作品

其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1首管絃樂曲和戲劇配樂、5首鋼琴協奏曲、1首小提琴協奏曲、16首絃樂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變奏曲等;在聲樂領域,涉及歌劇、清唱劇、彌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藝術歌曲,聲樂領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劇《費德里奧》、《D大調彌撒》、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愛人》等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更讓人欽佩的是,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聽力開始衰弱。而作為一名音樂家,聽不見聲音,這無疑是最大的打擊!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第二十六課《月光曲》插圖

但貝多芬沒有被命運的戲弄帶來的絕望所吞噬,在耳疾越來越重的時候,仍大量創造出許多傑出的作品。1801年創造出的《月光鋼琴奏鳴曲》因為其故事被選入語文教科書而被中國人民廣為熟知。PS,其實教科書選的這篇文章是杜撰的,貝多芬這個曲子是獻給相中的16歲貴族小姐朱麗葉.琪麗愛泰(PS2:這時候貝多芬31歲),但因為各種原因二人勞燕分飛,這差點讓徹底耳聾的貝多芬自盡。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1802年貝多芬完全失聰後,卻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包括《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歡樂頌》《戰爭交響曲》《C大調彌撒》等。甚至在其因病離世前還在為倫敦愛樂樂團譜寫《第十交響曲》PS:在音樂節有個魔咒,音樂家創作到第九交響曲就是其最後的死期,創作不到第十通常就死了。從莫扎特、貝多芬很多音樂家都逃不過這個魔咒,除了一個蘇聯音樂家做完他的《第九交響曲》準備等死了,但1953年慈父鋼鐵同志逝世,死神便饒過了這個音樂家。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1824年5月7日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貝多芬親自指揮其新作《第九(合唱)交響曲》。但因為耳聾只能背對觀眾指揮。在演奏結束後,觀眾們掌聲雷動,很多人被音樂和貝多芬感染,但貝多芬仍不知不覺的背對觀眾。直到樂隊提醒轉過頭看見觀眾們的歡呼,流下了熱淚。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這次音樂會,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音樂之都維也納突然下了一場大風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一代音樂巨人貝多芬握緊右拳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時年五十七歲。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他在最後留下了五首最後的絃樂四重奏曲也是貝多芬留給世人的遺囑。對世間證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世人因為其在音樂上取得的成就被譽為一代樂聖。

為音樂而生,與命運做戰的樂聖貝多芬!

貝多芬的一切,他的敏銳,他對世界的感受,他那獨特的智慧和意志,天公對他的獨特構造方法,他的理想,還有他身體中的特有物質,他的脾性等等,都是歐洲那一特定時代的代表。 ——羅曼羅蘭羅

曼羅蘭將其的傳記作為開篇,與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傳記一起並列寫入《名人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