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智】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

【文】

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智】

我們所熟悉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正出自此處。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經》出了十多個常用成語,可見其思想影響有多麼深遠。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大意是: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達;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大意是:不能堅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斷;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

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大意是:沒有一小步一小步的積累,就不能到達千里之外那麼遠,沒有小河流的匯聚,就形成不了大江大海。

《荀子》的這些話和《道德經》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意思基本一致,都說明“積薄而為厚,聚少而為多”(《戰國策》)的道理,道出了行動和務實的重要性。通俗的理解便是:事能成,在於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而非三分鐘熱度或朝夕之功。

《中庸》裡也有一句類似的話:“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大意是:要想走很遠的路,就必須從近處開始;要想登上高山之顛,就必須從山腳起步。

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可以積累自己的人生資本,但我們往往錯過了逆境的經驗而過於相信順境的總結;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深藏著事物的發展規律和人生的哲理,但我們往往不注意小事給我們的啟發而只重視大事。殊不知,一味地想要做大事而忽略眼前的小事是很容易遭敗的。這也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道理。

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麼多千年流傳的至理名言告訴我們行動和積累的重要性,告訴我們要務實於當下。所以,我們不妨從哪怕僅僅是日常的一個小習慣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自己的人生厚度,積累自己的能力和涵養,從而做到厚積而薄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