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壞情緒,對孩子“殺傷力”有多強

一天,收到妹妹給我發的消息:姐姐,我最近在家小心翼翼的,生怕惹媽媽生氣了,可是明明我做得的很好了,她還是容易發脾氣,是不是我不好,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

跟妹妹聊了半小時,我瞭解到,原來那一陣媽媽在工作上不是很順利,把一些負面情緒帶回家了,易怒,暴躁,看什麼都不順眼,在家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原來父母的情緒,孩子會下意識的緊張、害怕。於是我找媽媽認真的談了這個問題,最後一致認為不管工作再不順,也不能把情緒帶回家,帶給孩子。父母的壞情緒,對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東西。

我們都想做孩子心中溫柔可親的父母,可是生活中卻總是充滿著各種煩惱和壓力,既要應付忙碌的工作,還有生活中種種瑣事……在各種育兒書籍和育兒文章裡,都在告訴我們父母一定要時刻保持理智,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但是事實卻是“知易行難”。俗話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父母的好情緒,何嘗不是孩子心中的星星之火呢?

1

前幾一天,我在門口像往常一樣晨間接待小朋友,只見牛牛低頭悶悶不樂地的走進教室,默默的搬了椅子,一個人坐在一旁眼眶紅紅的吃早餐。

平時一向開朗的牛牛今天是怎麼了呢?我走過去,問他怎麼了,看他強忍著淚水什麼也不說。安慰了他一會,情緒才有所緩和。不一會兒收到了他媽媽給我發的消息,原來是早上爸爸媽媽在家當著孩子面大吵了一架,孩子自己哭著出門上學了。接下來一整天他都悶悶不樂的。

父母是孩子最為親近的人,在孩子面前吵架,會把孩子推入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區域。無論怎樣,不能當著孩子面吵架,我們總以為孩子不懂,其實他們什麼都懂,孩子年紀雖然還小,但他們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間不同尋常的氣氛,感到不安。

你的壞情緒,對孩子“殺傷力”有多強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作業不會做,媽媽咆哮著喊,你怎麼這麼笨,講了多少次了還不會。孩子貪玩犯錯了,媽媽會大發雷霆的訓斥。孩子想買新玩具,媽媽會沒耐心的說家裡都多少玩具了,還買什麼買。我們對某件事情的反應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當時的情緒。

大部分時候,明明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情緒一上頭,就控制不住地朝孩子發脾氣,等到冷靜下來,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又暗自後悔,等到下一次依舊控制不住。我們吼完孩子自己心裡也不好受。但是如果當時換一種情緒,耐心告訴孩子為什麼,會不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你的壞情緒,對孩子“殺傷力”有多強


2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少年派》,從江天昊的父母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父母。他們的教育方式更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做生意的空檔會盡量抽出時間關心兒子學習,家裡破產,店面被轉讓,房子被抵押,但當兒子江天昊問父母家裡到底欠債多少時,江爸爸也只是冷靜地說:也就一個多億。江媽媽也很淡定: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些欠款我們會一點點努力去還上。當和孩子談到家庭變故的時候,不但沒有怨天尤人,把生意失敗的壞情緒轉嫁給兒子,而是坦然面對,積極想辦法應付。

用堅韌樂觀,穩定的情緒,給兒子強大的底氣,讓他快速成長。於是江天昊白天上課,晚上鑽研生意,還和朋友一起開網店,成立昊天小廚,想方設法給家裡減輕負擔。就這樣,靠著自己的努力,他從一個依靠父母的大男孩,變成了一個可以給父母依靠的小大人。因此,同學妙妙也很羨慕他,有一對情緒父母的父母。所以江天昊身上的豁達和隨和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情緒穩定,是非常難得可貴的。為人父母的我們,面對生活的壓力人都有情緒,需要發洩,但很多時候不懂調節自己的情緒,尤其對孩子,要麼吼,要麼罵,非常情緒化的處理一些事情,在每次情緒失控中,最受傷的還是孩子。所以情緒穩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的壞情緒,對孩子“殺傷力”有多強


3

給孩子最好的愛,莫過於做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那麼如何成為情緒穩定的父母呢?下面幾點建議分享給你。

(1)多瞭解孩子,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和敏感期,父母只有提前做好功課,給自己打一個預防針,才能在孩子出現類似問題的時候輕鬆應對。

(2)學會傾聽孩子心聲,給自己情緒緩衝的時間。情緒緩和之後給嘗試孩子道歉。為人父母該對自己的情緒百分百負責,我們的情緒跟孩子的行為無關。

(3)當怒氣來襲時,儘量先處理我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孩子,你可以試著深呼吸,嘗試讓自己冷靜,事後認知情緒,不要陷入自責,學會自我排解情緒。

父母和孩子相處是一門課程,是需要父母在不斷摸索總結中學習和進步的。在教育孩子的漫漫長路上,我們需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管生活工作多不順,都不要把情緒帶給孩子,不要當著孩子面吵架,衝孩子發脾氣時,多想想孩子的感受,反思自己當時的情緒狀態和自己和解。在情緒平和中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