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CNG)場站洩漏、著火、爆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風險分析與事故類型

通過對天然氣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進行分析,天然氣洩漏後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LNG(CNG)場站安全生產屬於重點預防、並採取應急準備措施的事故類型,由於LNG(CNG)場站生產連續的特點,LNG(CNG)場站均可能發生因燃氣洩漏引發火災爆炸事件,導致人員傷亡,破壞生產設施,並存在環境汙染等次生災害風險。

LNG(CNG)場站洩漏、著火、爆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1物質危險特性

天然氣性質:天然氣具有易燃、易爆、易擴散、易產生靜電、有毒、液化天然氣還有低溫的特性。

(1)易燃性

天然氣極易燃,其點火能量小,只要一個小小的火花就能引燃。

(2)易爆炸性

天然氣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時,遇到點火源即可發生爆炸。化學性爆炸物質的爆炸極限濃度範圍越寬,爆炸極限濃度下限越低,該物質爆炸危險性越大,天然氣的爆炸極限為5%-15%。

(3) 靜電荷積聚性

天然氣為絕緣氣體,在管道輸送時,天然氣與管壁摩擦會產生靜電,且不易消除。當靜電放電時會產生電火花,其能量達到或大於天然氣的最小點火能並且天然氣濃度處在爆炸極限範圍內時,可立即引起爆炸、燃燒。

(4) 易擴散性

天然氣洩漏後不容易在低窪處聚集,有較好的擴散性。但是,當大量天然氣發生洩漏時,在氣象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如風力很小),可造成大量天然氣在較小空間範圍內集聚,形成爆炸性蒸氣雲,遇火源可引起爆炸。國內外均發生過洩漏天然氣擴散遇明火燃燒爆炸的惡性事故。

(5)窒息、毒性

雖然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本身無毒,但空氣中甲烷含量過高,可造成人員缺氧窒息,當空氣中的甲烷含量達到 25%-30%時,會使人發生缺氧症狀,甚至引起人員窒息。同時天然氣為烴類混合物,性於低毒性物質,長期接觸可出現神經衰弱綜合症。

(6)低溫性

液化天然氣儲存是在-162℃左右的低溫條件下進行的,洩漏時除了對近場直接接觸人員可能造成凍傷等效應外,還可能因為其低溫能力對其他未作防凍設計的結構、裝置和儀表等造成脆性破裂,從而引發此生破壞效應。

LNG(CNG)場站洩漏、著火、爆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2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1)火災爆炸

天然氣屬於易燃易爆的危險化學品,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受到各種外來條件的影響,一旦洩漏,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火災、爆炸是LNG(CNG)場站生產裝置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2)凍傷

在液化天然氣蒸發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周圍溫度顯著降低,從而使人體凍傷,在加氣站中,因設備故障或損壞工人在操作或檢修過程中接觸,低溫部位或洩漏的液體或氣體,將會造成凍傷。

(3)中毒和窒息

加氣站中能夠引起中毒和窒息的危險物質主要是天然氣。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甚至昏迷。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長期接觸天然氣可能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徵。因此,天然氣洩漏中毒也是該站十分突出的危險、有害因素。輸氣管線、容器、閥門發生洩漏,在環境通風不良,人員長期在低濃度油氣環境中作業,身心易受到危害。在大量天然氣突然洩漏時,危險區域人員有窒息的危險。

1.3事故分級

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集團公司突發事件分級標準

Ⅰ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Ⅰ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

1.火勢持續2小時以上未能有效控制,造成周邊生產設施大面積停產,需要啟動集團公司消防區域聯防增援。

2.引發或可能引發重大次生災害。

3.需要緊急疏散1000人以上。

Ⅱ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

低於Ⅰ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指標的為Ⅱ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

02組織機構與職責

組織機構和職責與總體預案相同,現場指揮長一般由事業部經理擔任,也可以由事業部安全副經理擔任

LNG(CNG)場站洩漏、著火、爆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03應急響應

3.1預防與預警

危險源監控

1、根據風險辨識結果,做好危險源運行狀態的監測、分析與預測。做好現場檢測、報警、保護系統的運行維護,並在生產工藝運行參數發生變化時,及時對應急保護系統有效性進行安全評價,確保應急保護系統滿足應急需求。

2、公司各級安全、生產、工程管理部門要加強對LNG(CNG)場站設備設施的維檢修與改擴建工程和在用LNG(CNG)場站設施動火連頭的管理,並按照動火作業級別做好現場監護。

3.2預警行動

接到突發事件信息後,應急工作辦公室應做好以下工作:

(1) 立即嚮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副總指揮報告;

(2) 通知機關有關職能部門;

(3) 跟蹤事發單位應急處置動態。

接到應急工作辦公室報告後,事業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副總指揮應做好以下工作:

(1) 組織機關部門召開應急準備工作會議,研究、安排應急準備工作;

(2) 指令機關有關職能部門做好應急準備;

(3) 做好啟動事業部專項應急響應的準備。

機關職能部門接到應急工作辦公室的指令後,按照本預案要求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LNG(CNG)場站洩漏、著火、爆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3.3應急處置

3.3.1應急響應

事業部所屬各部門突發事件的洩漏、著火爆炸有可能引起Ⅱ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

3.3.2現場處置措施

LNG(CNG)場站庫發生洩漏、著火、爆炸時應急處置原則:

3.3.2.1 LNG場站發生洩漏後採取緊急關停措施, LNG洩漏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停止現場作業;消除著火源,設置警戒線,疏散無關人員,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用防爆器具、木楔、夾具等搶險卡具進行堵漏作業並準備好滅火器及其他滅火措施,搶險人員要穿戴搶險防護服進行修復。

CNG場站發生洩漏後,關閉站內所有電源,停止現場作業,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關閉上下游閥門,消除著火源,設置警戒線,疏散無關人員,在安全的位置對洩漏位置的餘氣進行放散,維修人員在確認洩漏點無危險的情況下,進行檢修作業,檢修合格後恢復生產。

3.3.2.2 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CNG場站處理原則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立即停機,切斷CNG 站的供氣氣源、所有電源,停止加氣等作業活動。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組織人員撲救初期火災,值班人員撥打119報警上報上級部門,無關人員迅速撤離現場,設置警戒線。配合消防人員進行現場撲救,有人員傷亡時,撥打120迅速救治傷員。火勢撲滅後設備進行搶險,經搶修合格後,恢復生產。

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LNG場站處理原則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取緊急關停措施,切斷洩漏源,啟動站內消防系統對周邊LNG儲罐設施進行噴淋降溫,防止管線、設施升溫、升壓造成次生災害;在採取上述緊急措施後,當班班長彙報上級部門並立即向消防、醫療、公安請求支援,火勢撲滅後設備進行搶險,經搶修合格後,恢復生產。

3.3.2.3 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應採取防洩漏、防擴散控制措施,限制火源流竄,防止火勢蔓延;

3.3.2.4 根據火災爆炸事故影響範圍採取隔離和疏散措施,避免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併合理佈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3.3.2.5 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積極配合醫院,組織醫療專家,保障治療藥物和器材的供應;

3.3.2.6 對發生火災的LNG儲罐,在工藝條件允許時,可採取倒罐等措施降低儲罐液位。

3.3.2.7 當火災失控,要密切注視LNG(CNG)儲存裝置燃燒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徵兆,應及時採取緊急撤離危險區域等應變措施;需要大面積疏散周邊人群時,應協助當地政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3.3.2.8 在應急搶險過程中要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防止引發次生環境汙染事故或事故擴大。重點是防止洗消汙水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汙染,引發環境次生、衍生災害。

3.3.2.9 LNG(CNG)場站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後,公司運行協調組按照股份公司油氣保障計劃,做好上下游運銷銜接,並採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3.3.3應急人員防護要求

3.3.3.1 進入火場搜救消防人員,實施一級防護。

3.3.3.2 進入危險區,人員實施二級防護,並採取水槍掩護。

3.3.3.3 凡在現場參與處置人員,最低防護不得低於三級防護標準。

3.3.4應急處置措施要求

3.3.4.1瞭解情況:

a)現場被困人員情況;

b)物質洩漏的時間、部位、形式、已擴散範圍;

c)周邊單位、居民、地形、供電、火源等情況;

d)周邊消防組織、水源與設施情況;

e)已經採取的緊急工藝處置措施。

3.3.4.2 配合消防部門進行人員搜救,查看事故現場

a)搜尋被困人員;

b)確認洩漏處的形狀、大小、流速及主要的流散方向;

c)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

d)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e)確定攻防路線、陣地;

f)現場及周邊汙染情況。

3.3.4.3 治安保衛警戒組負責安全警戒

a)根據現場情況設置安全警戒區域;

b)警戒區域劃分為:危險區、安全區;

c)警戒區域內應設立警示標誌,安全區外視情設立隔離帶;

d)無關人員車輛嚴禁進入警戒區域;

e)禁止一切火種及非防爆工用具進入危險區域。

3.3.4.4 傷員救護組開展人員救護工作

a)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

b)採取正確救助方式(佩戴救生面罩、使用固定夾具等),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

c)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

d)將傷情較重者及時送交醫療急救部門救治。

3.3.4.5 維搶修隊伍在火災撲滅後進入現場開展LNG(CNG)洩漏封堵作業。

a)根據現場洩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並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b)所有堵漏行動必須採取防爆措施,確保安全;

c)LNG儲罐封堵時要注意做好防凍措施。

3.3.5事故現場清理

3.3.5.1 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

3.3.5.2 注意保護現場,便於事故原因調查;

3.3.5.3 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LNG(CNG)場站洩漏、著火、爆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04應急保障

4.1通訊和信息

事業部調度中心設立24小時值班,通過個人移動電話、辦公室固定電話、對講機等通訊手段保證與各方面的通訊聯繫。

4.2物資和裝備

事業部各部門負責配備所轄區域的維搶修設備和物資。

包括但不限於:消防設備、救護設備、個人防護設備、可燃氣體檢測設備、搶維修裝備等應急物資。

4.3應急隊伍

事業部應急指揮部組織集團救援搶險隊伍進行搶險; 在本區域救援搶險力量和資源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下,應及時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調用公司內部救援搶險力量或通過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調用各種社會救援力量和資源。

LNG(CNG)場站洩漏、著火、爆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