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縣:緊扣村(社區)實際 注重創新實踐

阿克塞縣:緊扣村(社區)實際 注重創新實踐

縣委巡察辦採取巡鄉帶村延伸巡察、定點單列直接巡察、提級巡察、組合打包集中巡察、“回頭看”巡察等模式,不斷創新對村(社區)巡察方式,精準發現並推動解決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和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切實提高對村(社區)巡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優化基本流程,精準把握措施。本著務實高效、簡便易行的原則,不拘泥於固有模式,不搞“一刀切”,根據村、社區實際,對工作流程進行了調整優化,將7個環節53項事務,進行簡化、合併,最終優化為巡前準備、巡察瞭解、巡察報告、巡察反饋、巡察移交、巡察整改等6個環節20項重點工作,更加突出關鍵環節、工作重心,更加真實、全面掌握被巡察村(社區)的情況,做到掛圖作戰、高效實施。

二、結合村(社區)特點,機動靈活作戰。針對村幹部事務雜、人手少等實際,減少不必要的動員會、彙報會和材料上報,以鄉鎮為單元統一動員,突出“短平快”特點,駐點接訪、入戶走訪、重點查訪,集中排查村(社區)黨組織和村(社區)幹部存在的問題,現場發現和推動解決問題。對阿勒騰鄉及所屬五個行政村、紅柳灣鎮三個行政村進行了提級巡察;對四個社區採取定點單列直接方式巡察;對阿克旗鄉及所屬三個行政村採取組合打包集中方式巡察,注重實效,已實現巡察村、社區100%全覆蓋。

三、廣泛宣傳發動,激發群眾熱情。把發動群眾作為提升巡察質量的重要環節,注重擴大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手機“掃碼”加入村(社區)微信群、QQ群、發放宣傳單、張貼和播放哈漢“雙語”巡察公告,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發動群眾知曉率,讓“巡察組來了”家喻戶曉。準確掌握實際情況和第一手資料,摸清老百姓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巡察監督實效,使巡察干部與基層群眾的心貼得更近。

四、突出重點難點,創新工作模式。開展‘走訪式’巡察,堅持實行“七必訪”,即必訪村‘兩委’幹部、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老村幹老黨員、貧困戶、危改戶等七類人群,儘可能擴大走訪面,充分聽取基層各類群體的意見建議,最大限度消除監督盲區,打通監督“最後一公里”。通過多渠道走訪瞭解和掌握了一定數量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為高質量推進巡察工作奠定了基礎。走訪入戶423人次,聽取群眾意見建議50條,解決問題40個。

五、強化督促指導,明確整改措施。

針對村黨組織自身整改能力弱、辦法少的實際,堅持既找問題、又指導整改,採取“問題清單十整改措施十反饋通知”的方式進行反饋,會同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共同研究,手把手指導村黨組織抓實整改,督促鄉鎮黨委加強監督,確保問題改徹底、改到位。

向被巡察村(社區)反饋問題148個,整改148個,整改率100%,移交問題17個,辦結17個,黨內嚴重警告1人,先後組織處理5人。

六、強化督查督辦,促進整改落實。建立巡察與督查同向聯動機制,在組建巡察組時,一併組建巡察整改督查組同步開展工作,有力地推動民生熱點問題的有效解決。阿勒騰鄉烏呼圖村一道石頭河橋樑項目的建成,為105戶牧民群眾轉場搬家、巡迴醫療、防疫滅病、牲畜出欄等正常通行提供便利。紅柳灣鎮投資190萬元,修建加爾烏宗村加爾瑪簡易砂礫路14.6公里;建成村級抗旱澇池5座;新建飲水管線8.6公里,切實為農牧民辦好事、解難事。(編校:努爾劍 複核:尹春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