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一封情書尋得紅顏,為何寫下《離思五首》,只因門不當戶不對


元稹一封情書尋得紅顏,為何寫下《離思五首》,只因門不當戶不對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人海茫茫中,擦肩而過的目光交匯,我感受到了心跳的悸動。花間賞酒、月下撫琴,你的一顰一笑宛若永恆的畫卷,深深銘刻在我的記憶中。

見識過滄海的波瀾壯闊,拜會過巫山的雲海繾綣,從此之後,其他的景色再難入我的眼,一如你的溫柔婉轉,讓我再也找不到心的港灣。

看著窗外的夜色漆深如墨,撲面而來的孤獨將我逼得無處躲藏。每當我閉上雙眼,腦海中就浮現出你的笑容。

也許,是我錯了罷!選擇了這條爾虞我詐滿是利益之爭的道路。後悔麼?我也不知道,願你,能平靜幸福的生活下去吧。情之一字,最為動人,亦最為傷人。

元稹的這首《離思五首》之四,是多少淒涼悱惻的怨侶最真實的寫照,又道出了多少有緣無份之人的哀愁憂思,也許詩人,也有那麼一段埋在心底的回憶,湮滅在浩渺的歷史長河之中。

說起唐代詩人元稹,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是唐朝詩壇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人物。

元稹出生在唐代宗大曆十四年,祖上有許多位居高官達貴之人,是傳承悠久的書香門第。

提起他的家人,就不得不說一下元稹的母親滎陽鄭氏。

元稹的父親是當時的比部中郎元寬,可惜的是,在他八歲那年,父親就因病去世了。

由於鄭氏家庭也算是個小貴族,所以在出嫁之前也是過著富家小姐的生活,沒成想嫁人之後相公忽然去世,這樣一來家中就沒了經濟來源,鄭氏一不會耕二不會織,沒有什麼謀生手藝。

實際上在唐朝那個時代,女人對於三從四德不是太過講究,丈夫去世之後離婚改嫁得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是鄭氏不同,她恪守傳統,從一而終。

而因為元稹自小就聰明伶俐、喜歡讀書,他的母親不希望元稹就此斷絕讀書學習之路,想繼續供他讀書。

鄭氏思前想後,決定回自己的孃家。決定之後,鄭氏就帶著幾個孩子回了鳳翔縣孃家。雖然孃家人很寬容的接納了他們,但是鄭氏覺得自己不能只靠孃家人生活,還是得自力更生。

雖然自己沒錢供孩子上學,但不去私塾不代表不讀書。於是,鄭氏就在家中開始給元稹上課。私塾先生教什麼課程,鄭氏也教什麼。

為了讓元稹更好的發展,她甚至多開了幾門課,保證元稹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也正是因為有鄭氏這麼一個賢良淑德的母親,元稹才能從小就積累深厚的文學底蘊,成為後來名滿天下的才子。

古代的人成家立業都比較早,元稹在十五歲那年就參加了朝廷舉辦的考試,而他也沒有辜負母親含辛茹苦的撫養以及殷切的希望,成功的達到了兩經擢第。

元稹一封情書尋得紅顏,為何寫下《離思五首》,只因門不當戶不對

白居易、白行簡、元稹

在之後的二十三歲那年,又登吏部科,正式開啟了他的官宦生涯。雖然官途兇險,幾經貶謫,但他同時也結交到了自己的莫逆好友——白居易。

元稹和白居易相識於一次偶然,當時長安經常舉行詩會,元稹也被邀請參加。

而這次詩會也邀請了白居易,當時的白居易已經是非常有名氣的一位詩人了,雖然感覺詩會無聊,但礙於面子,不得不參加。

在詩會之上,元稹見到了白居易,他們兩個搭言討論了幾句詩詞,白居易有些驚奇這個少年的博學多才。拉著元稹一番長談之後,才發現他們的理念和精神有驚人的相似,於是兩人從此結緣。

更為奇妙的是,兩人科舉一同上榜,之後又被一起任命為校書郎,分配在同一個部門,從此兩人的交情日漸深厚,互相引為知己。

有一次,白居易和好友李建一起遊覽慈恩寺,他們喝酒的時候白居易想起了元稹,就寫了《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以詩以表思念之情。而當時元稹出使東川,就在同一天晚上,元稹也想念起了白居易,就寫下《梁州夢》一詞聊表慰藉。後來此事傳了出去,被時人盛讚,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友情佳話。

儘管元稹才華橫溢、風姿綽然,但這並沒有為他的仕途帶來多少好處。

元稹為官之後,因為鋒芒太露又直言進諫,所以為當時把握朝政的權臣貴族所不喜,沒有進入過權力的中心。到他去世之前,更是遭遇了四次貶謫。

在元稹因為官位調動四處奔波之時,他的俊美容貌和才華風流又沾染了不少情事,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和崔鶯鶯的故事。

元稹一封情書尋得紅顏,為何寫下《離思五首》,只因門不當戶不對

當時的元稹剛入官場,正在山西做一個九品官。當時的崔鶯鶯正和家人路過山西永濟,遭遇到了軍匪。元稹和軍匪交涉之後,成功保護了崔家人的生命和財產。崔家人為了答謝他,就設宴招待元稹。

在酒席之上,他遇到了崔鶯鶯,從此一見鍾情。兩人不時半夜幽會、互訴衷腸。但好景不長,元稹因為參加科舉,不得不去京城,兩人依依不捨的惜別之後,元稹就出發趕往京城。

在此之後,元稹一試未中,長和崔鶯鶯寫信訴苦,崔鶯鶯便勉勵他不要放棄,為他加油。

兩人如此剪不斷理還亂的過了兩年。元稹終於考中吏部登科,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利益,元稹決定和崔鶯鶯分手,因為尋常百姓的人家,配不上他元稹的身份。

就這樣,一份美好的愛情被人的私心所終結,也許是不捨、也許是愧疚,元稹後來創作了一部傳奇小說《鶯鶯傳》,就是以他的故事為原型,也是後來《西廂記》的前身。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元稹的人生已然到了不惑之年。五十二歲那年,他又被貶謫,離開朝廷中樞。時隔一年之後,因病去世,被追贈尚書右僕射。這樣的一代文豪,就此草草畫上了人生的句號。

縱觀元稹一生,相較於坎坷官途,他的文學成就卻熠熠生輝。

尤其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的詩歌以及散文、傳奇這三類的作品。

01

談及他的詩歌,就不得不提與他密切相關的新樂府運動。

元稹是當時的新樂府運動的中堅人物,在他的詩中,樂府詩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豔詩悼亡詩

由於元稹非常推崇杜甫的詩,但又不是徹底跟隨杜甫詩的風格。所以他的詩推陳出新,擅長在輕快淺明的語言中展現華麗絕美的景象。

對於元稹的詩歌,我們可以分為詩歌形式藝術特色兩個部分來看。

元稹一封情書尋得紅顏,為何寫下《離思五首》,只因門不當戶不對

元稹詩局部

  • 首先來說元詩的詩歌形式

如同前文所說,元詩以豔詩和悼亡詩出彩。

他的豔詩擅長於描寫男女情愛之事,筆法細膩生動,不同於一般豔詩的泛泛而述,別有一番風味。

以他最著名的《離思》第四首為例:上半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兩句引用“滄海之水”“巫山雲雨”的歷史典故,一層寫景,更深一層則是展現出自己對於故人的懷念。

後兩句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則展現了自己和心愛之人有緣無份,只能在回憶中獨自思念的悵然之情。

全詩言辭綺麗、意境深遠,可謂傳世之名作。

元稹一封情書尋得紅顏,為何寫下《離思五首》,只因門不當戶不對

  • 再說他的悼亡詩

《遣悲懷三首》中的第二首為例,一句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將詩人對於愛妻的思念和追悔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縱觀全詩,從回憶入手,層層深入,句句遞進,將詩人的對愛妻的感懷完美的體現出來。元詩的風格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引領潮流,開創詩壇新篇。

02

除卻詩歌之外,元稹在文學方面更有其他傑出的成就,他的散文傳奇皆是流傳後世的經典之作。

他以古文制誥,所著文章格律高雅、詞意優美,多為後世之人模仿借鑑。

03

而他的傳奇小說也廣為傳誦,比如他以自身經歷為藍本的《鶯鶯傳》,就成為流傳經久的愛情悲劇,後人諸如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王實甫的《西廂記》都是藉此故事改編而成。

縱觀元稹一生,他的詩詞一道開創了新的流派和主題,為唐朝詩壇開創新紀元;他的散文傳奇大大豐富了唐代文學的多元化,推動了唐代文學的繁榮昌盛。

他與好友白居易大力推動的新樂府運動,也成為唐朝文學的重要革新創舉。

對於古人過往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的經驗教訓。

就如同元稹,他的文學成就和文學作品值得我們長久鑑賞與品味。

但他與崔鶯鶯的故事,就是該引以為戒的教訓。

一生之中,相遇是緣,相知是福,相處是生活。為利個人的利益和前途拋棄一個深愛著自己的女子,儘管你可能會成功,但與之相隨的,是徘徊於整個人生的愧疚。所以,一言以共勉。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