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滄桑,終迎衰落之日,長安城王氣消散歷程

導語:說起長安,大家對它的印象大都是輝煌榮耀。的確,作為歷史上十一個王朝的首都,長安的氣勢絕非一般城市可以比擬。

然而奇怪的是,自唐朝滅亡後,曾經盛極一時的長安便鮮有王朝定都,這背後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長安的衰落並不是一時之勢,也絕非一個簡單的原因可以概括。其成因包含了方方面面,從戰亂到經濟到人文地理都有所聯繫。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戰亂給長安帶來的重創。

黃巢起義之亂

唐僖宗在位期間,黃巢率領兵馬發動了起義。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佔領了長安城。然而儘管黃巢佔據了長安,他卻並沒有對長安城中的主要建築造成傷害,那些宮殿樓閣都沒有損害。

毀滅發生在唐軍攻入長安城的那段時間裡,從四面八方的藩鎮趕來支援長安的唐朝軍隊在進入長安後,徹底暴露了他們流氓土匪的本性,藉著剿滅叛軍的名義,肆意地燒殺搶掠,放火燒城。

幾經滄桑,終迎衰落之日,長安城王氣消散歷程

黃巢起義

本來完好的長安經過這一番點火搶掠後,百分之七十的宮殿都遭到了損壞,可謂是繁華不再,損失慘重。

長安這所千年古城,即使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也沒有多大損傷。然而在這次黃巢之亂中卻遭到了致命一擊。從這次事件之後,長安便漸漸開始呈現衰落之相。

軍閥動盪破壞

黃巢之亂被平定後,長安城的戰火併沒有就此停息,反而愈演愈烈。

首先出場的是宦官田令孜,唐朝的宦官大都掌握著一定的實權,田令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手握禁軍的田令孜展開了與藩鎮勢力王重榮和李克用的鬥爭。

田令孜眼看對方實力太強勁,便決定挾持唐僖宗退出長安。而在離開之際,田令孜下令在長安城全城內放火。田令孜可真是個小人,自己也不好過,也不讓別人好過。

幾經滄桑,終迎衰落之日,長安城王氣消散歷程

宦官田令孜(劇照)

就這樣,一把火後的長安更是宮闕蕭條,大部分宮殿都喪失火海之中。

儘管大部分建築都遭到了破壞,長安還是頑強地堅持著。然而,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又在迅速趕來。

軍閥朱溫開始了自己的奪權之路,他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既然要準備遷都了,那麼長安留著也沒用了。據史料記載,在離開長安前,朱溫命令城內的百姓大肆拆毀宮殿和民舍,把其中的木材拿出來,順著黃河漂流而下,在洛陽將它們撈起,以建造洛陽的宮殿。

幾經滄桑,終迎衰落之日,長安城王氣消散歷程

軍閥朱溫

經過朱溫的破壞,長安城內的建築被拆的七零八碎。這座千年古城的輝煌也只能活在過去了。

長安人口流失

唐代結束後,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這段時期對於長安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重創之後的長安在這頓時期非但沒有得到調養生息的機會,反倒陷入了接連不斷的戰亂中。

後漢乾祐元年,趙思綰成功進入了長安,和後漢軍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廝殺,這場戰爭過後,長安的人口只剩下了一萬多人。讀者們要知道,盛唐時期的長安人口達到了百萬之多。

人口大量流失,城市破敗不堪,這樣的一座長安,任誰都不想定都於此。

自然條件破壞嚴重

在長安城的歷史上從來不缺戰爭,很多次,長安城都是被毀後重建。為何這次破壞之後,卻像是遭遇了致命打擊呢?

俗話說的好,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當事物發展到至高點時,必然會迎來衰落,長安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首先長安周圍的自然條件發展了千年之後,迎來了惡化的週期。根據史料記載,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最早的時候草木十分茂盛,植被豐富,良好的自然資源為長安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和木材。

幾經滄桑,終迎衰落之日,長安城王氣消散歷程

森林被破壞的前後對比

然而面對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人類怎能不心動。因此從秦漢開始,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就遷移來了大量的居民,人們這裡開墾土地,建造房屋。

追逐卓越的居住條件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可人類的到來給這片平原勢必會帶來毀壞。人越來越多,可是森林和土地的量是有限的。到了唐玄宗的時期,長安城的周圍竟然已經沒有巨木可供開採,森林資源被破壞的程度可見一斑。

天災四起,糧食缺乏

森林資源被破壞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往往和洪水息息相關。長安附近缺乏樹木,因此暴雨來臨時,洪水氾濫。

自古以來洪水帶給百姓的都是毀滅性的大家,房屋被沖毀,妻離子散,生死未卜。更嚴重的是洪水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型的疾病。接踵而來的禍事讓長安城變成了一個不詳之地。

除了洪水,旱災和蟲災也頻頻發生。久旱無雨,莊稼沒有收成,百姓沒有飯吃,人心動盪。這樣一個天災四起的長安,早已不復當年繁華景象。

相比天災,長安城最終被統治者放棄,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漕運。

從上文的講述,我們不難發現,由於天災和森林資源的破壞,糧食已經成為了長安城內的稀缺物資。長安沒有糧食,那就從其他地方運過來呀,然而古代運輸糧食大多走的是水路,也就是漕運。

幾經滄桑,終迎衰落之日,長安城王氣消散歷程

漕運圖

從史料中來看,長安附近一帶的糧食,在唐朝時期大多是依靠江淮地區的糧食輸送。糧食運輸走的是水路,這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在這條水路上,船隻要經過黃河流域中一段異常兇險的河段,經常會導致船隻傾覆。

相比船隻的意外,河流堵塞才是更加致命的。森林資源的破壞導致了水土流失嚴重,泥沙進入河流中造成了淤積,水渠乾涸,停流。漕運根本無法開展。

民以食為天,失去了糧食供應的長安再也掀不起浪花了。

結語:長安,這座繁華了幾千年的古都,在經過盛世繁華後,最終走向了衰落的結局。後人看來或許有些感慨和傷感,但是站在歷史的高處俯瞰長安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發現,長安的衰落的確是歷史的必然,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長安衰落了,自會有另一個新的都城重新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