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每個時期在給孩子取名時,都會採取不同的套路。比如說在老一輩的人中,一般都會結合族譜中的字,再給孩子取名,所以很多人的名字,一聽就知道他們是一個輩分的。還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少災少難,特意會給孩子取"賤名",比如二狗,傻根一類的,用名字給孩子避禍,雖然其中帶有迷行的成分,這也是那時候大部分人取名採用的一種方法。

現在的人不一樣,隨著大家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取名也新增了許多技巧,比如在當下特別流行的一種方法就是,把爸爸的姓氏和母親的姓氏結合起來給孩子取名,一是為了獨特,另外則是為了表明夫妻二人的感情好。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父姓+母姓成為新興起名套路,雖然比較新穎,但其中也有不少雷區,倘若沒用好,也同樣會讓孩子的名字產生歧義,對他以後的生活造成困擾。

有一位姓吳的爸爸,就是用這個方法給孩子取名,差一點鬧出了笑話,好在被工作人員及時的制止。

原來這位姓吳的爸爸,妻子姓毛。用父姓+母姓這個方法,孩子的名字就變成了"吳毛",這個名字聽上去怎麼都感覺怪怪的。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只是當時沉浸在當父母的喜悅之中的吳爸爸還沒有意識到這點,只是很興奮的去幫孩子上戶口,工作人員在聽到這個名字後,反覆詢問了吳爸爸好幾遍,是不是確定給孩子取這個名,以後要是後悔可改不了的。

吳爸爸這才反應過來,好像讓孩子叫這個名字確實有點不太合適,於是放棄了這個名字。

雖然很多人都喜歡用爸爸加媽媽的姓氏來給孩子取名,這樣可以降低重複率, 但新問題也會隨之出現,稍不注意這樣的名字很有可能讓孩子成為別人的笑柄。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分析

用爸爸的姓加媽媽的姓給孩子取名,會有哪些問題?

1、 組合出不雅寓意的名字

就像文中的這對夫妻一樣,不是所有的姓氏結合在一起都能夠產生美好的寓意。比如爸爸姓司,媽媽姓廖,加在一起就是司廖,它讀起來的諧音是不是很像"飼料"?我想任何一個孩子被叫這個名字,都可能不會高興起來吧。

如果孩子的名字一旦有歧義,那麼很有可能讓他在學校的時候,會受到身邊小朋友的嘲諷,這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大受打擊,從而變得自卑。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2、強行組合在一起,聽起來很不舒服

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一定是好記,讀起來很順口,父母的姓氏組合出來的名字,雖然足夠獨特,但是讀起來卻不一定順口,讓人聽著總感覺哪裡感覺不舒服。很多人喜歡複姓,比如上官、慕容,這些姓氏聽起來就很有意境,而父母自己組合出來的"趙錢"、"李陳"這種名字聽起來毫無美感,還很違和,讓人怎麼也沒辦法喜歡起來。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3、不是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就是複姓

有的父母很喜歡複姓帶來的那種意境,所以想給孩子取一個複姓,但自己並不是複姓,於是就強行和母姓結合在一起,組出一個複姓,然而這種拼湊出來的姓氏,根本就不是複姓。如果父母取名的水平不夠,那很有可能會把孩子取的不倫不類。

父姓+母姓成新興取名套路 ,重複率降低了,但隨之新問題也出現了

父母的姓氏結合在一起,確實可以讓孩子的名字變得獨特,降低重名率,但是在採用這個方法時,還是需要注意技巧,以免名字沒取好,反而給孩子增添困擾,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你覺得用父母的姓氏給孩子取名,這個方法好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