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爺除了都是“宅男”,名字連起來還是一張元素週期表!

明清史專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國自三代以來,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

“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認為農家浪蕩子劉邦、失地佃農朱元璋純粹憑藉機遇、命運和個人能力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創業含金量最高。


明朝王爺除了都是“宅男”,名字連起來還是一張元素週期表!



即使做了皇帝,劉邦和朱元璋還保留著強烈的農民意識,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分家分地”。

漢高祖和明太祖把“分家分地”的模式完美地搬到國家制度層面來,就變成了“封建諸王”。

太子位居東宮,其他兒子們在各地建立自己的王國,子子孫孫全都封王,俸祿優厚,國庫供給,整個家族世代衣食無憂,完美實現了中國古代農民的最大夢想。

此外,一是怕子孫們累著,二是怕引起不公平競爭,朱元璋還規定,皇族除了統帥軍隊鞏固邊防和彈壓地方局勢之外,不能科舉、當官、務農、經商,什麼也不能幹。

明朝王爺除了都是“宅男”,名字連起來還是一張元素週期表!


此後,明成祖朱棣怕其他王爺們有樣學樣也造反,又把諸王的軍權給奪了,還不准他們隨意離開王府所在地。

結果明朝的王爺們就過上了現代“宅男”們的理想生活,不用上班,天天宅在家裡,領工資、生孩子、瞎胡鬧,優哉遊哉,混吃等死。

如果你對明朝的八卦略有耳聞,就會知道明朝的皇帝往往身兼數職,比如說:

木工小達人天啟帝朱由校,熱衷cos、旅遊的正德帝朱厚照,三十年不上朝的宅男萬曆帝朱翊鈞等等等等。

為啥老朱家出了這麼多“斜槓青年”,那是因為,他們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真實身份是個“化學家”,這都是遺傳的力量呀~

皇帝化學家


朱元璋是一個能幹的人,會帶兵,會打仗,會當皇帝,開創了大明王朝,

還是個化學家……

What?化學家?Are U kidding?真不開玩笑,在網絡上,還有人稱朱元璋為“化學教父”呢!


明朝王爺除了都是“宅男”,名字連起來還是一張元素週期表!



喏!先來看幾個明朝王爺的名字:

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

朱在鐵、朱在鈉、朱均鈈、朱奉鎇

朱成鈷、朱成鈀、朱恩銅、朱恩鉀

朱帥鋅、朱寘鑭、朱徵釙、朱效鈦

朱效鋰、朱詮鈹、朱彌鎘、朱諟釩

……

有沒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你可能會想,乖乖!朱元璋同學是潛伏在明朝的理工男啊,竟然都用化學元素來給皇室後代起名字?


明朝王爺除了都是“宅男”,名字連起來還是一張元素週期表!



但是轉念一想,又有些不對。

比如,鐳元素是居里夫人在1902年發現的,但這位朱慎鐳老哥是萬曆年間人,1577年被封為永和王,當年的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名字這麼拉風吧。

那,放著幾千個常用漢字不用,明朝王爺為什麼起了這麼高冷傲嬌的名字?這確實是拜他們那個強迫症祖先朱元璋所賜啊!


元素命名


朱元璋這個化學界的“先知”,讓他的後代創造了這麼奇葩的名字;而數百年後的另一個化學天才,更使得朱氏子孫的名字“流芳百世”。


明朝王爺除了都是“宅男”,名字連起來還是一張元素週期表!


徐壽


這個人叫徐壽,清末著名造船家、化學家、翻譯家……總之,就是個全才。

當時,化學元素週期表剛傳進中國,又是化學家、又是翻譯家的徐壽,自然就擔當起了翻譯元素週期表的工作。

這些元素中有幾樣是徐壽知道的,比如金銀銅鐵錫。他發現這些元素都是金屬,名字還都是金字旁。

於是他就定了一條規矩:所有金屬,翻譯的時候都用金字旁。

除了金屬,元素中還有一大類是氣體元素。

他又自然而然地定了第二條規矩:所有氣體元素,翻譯的時候都用氣字頭。

剩下的呢,就都用石字旁。

俗話說得好:立的flag遲早要還,徐壽遇上了跟那些早已被人遺忘的明朝皇室一樣的問題:字不夠用!

而且元素不像明朝皇室可以用常用字來命名,以免產生歧義。

比如假使某個元素叫“錢”,那“用很多錢打造了一柄寶劍”,這句話到底幾個意思?

除了那些“古已有之”的元素,徐壽只能用一些生僻字來翻譯這些元素。

徐壽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足夠的生僻字。

直到有一天,他翻開了《明史》。

看到了那些王爺的名字後,大喜過望,立馬根據元素英文名的諧音

選出了適合的字。

金屬這一塊算是解決了。

但在石字旁和氣字頭上,再也沒有人能幫得了徐壽了。

但是那些明朝皇室的名字給他增添了信心:既然明朝皇室可以造字,

我徐壽憑什麼不行?

於是,他就按照他自己定的規則,填補了全部元素週期表,

只有兩個是例外:一個是汞,雖然是金屬,但沒有用金字旁,因為汞是液態的,而且這個字古已有之。

另一個是溴,非金屬非空氣,本應用石字旁,但它的形態一般是液體,

所以改用三點水。

從此,每當有新元素被發現,中國人都會按照徐壽的規定來翻譯。

比如在2017年5月,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確定了四個新元素的中文名,全都是按照徐壽規定的偏旁翻譯的。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張化學元素週期表,清人徐壽功不可沒。

而誰能想到,這張表裡,朱元璋的巨大貢獻呢?明太祖,不愧是現代化學的教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