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萬畝茶園為貧困戶增收插上“翅膀”

春風喚得萬物醒,在樂儉鎮大大小小的茶園內,隨處可見茶農忙碌的採茶身影。一壟壟茶樹鬱鬱蔥蔥,群山翠綠盡收眼底,辛勤的茶農穿梭其中,繪成了一卷亮麗的風景畫。

近年來,樂儉鎮以產業發展八要素為主要抓手,圍繞“發展生產脫貧一批”總要求,通過改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盤活資金、土地、人力等資源要素,引進企業,培養大戶,建立完善“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做大做強特色茶產業。

正安:万亩茶园为贫困户增收插上“翅膀”

茶農正在採購茶葉

“春茶質量比其他季節都要好一些,價格也更高,一天採茶下來,差不多有150元收入。”在茶園務工的趙孝容笑著說。

在長興村馬刨井茶園,20多個人在茶園裡採茶、裝茶,呈現一片忙碌景象,據茶園負責人介紹,這裡20多個茶農有13個是貧困戶,都是通過村裡合作社到這裡務工。

貧困戶徐光維告訴筆者,她通過在茶園裡採茶、務工,加上流轉的土地,一年下來大概收入6000元左右,這幾年看到白茶收益高,她家也把以前的2畝玉米地換種了白茶。

“搞產業不能跟著感覺走,技術服務是關鍵。”為全力保春耕、穩產業、戰脫貧,樂儉鎮130多名黨員幹部化身“宣傳員、指導員、服務員”,深入一線,集中力量服務好脫貧產業穩定發展。

“剛採的鮮葉要用竹蓆均勻攤放,攤青後不可翻動。”在茶葉加工廠,“新青校”導師趙亞林正在和剛來的工人們講授加工技術。工人們忙著攤青、殺青、揉捻、初烘,現場一派繁忙……

目前,全鎮發展茶葉1.8萬畝,其中,13個大戶種植7000畝,散戶種植1.1萬畝。全鎮300餘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就地務工等方式,實現了有工可打、有業可從、有利可獲,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全鎮現有加工廠6間,種茶大戶13多人,在他們的“傳幫帶”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自己發展白茶,目前全鎮1000餘戶貧困戶自己發展種植白茶,戶均種植2畝以上,白茶產業的迅猛發展為貧困戶插上了“致富翅膀”。(蘭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