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錄製視頻 分享實用技巧

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直播時認真為市民答疑解惑

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來訪者通過擊打宣洩情緒

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耐心詢問來訪者的困惑

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線上會議傳授心理疏導技巧

疫情之下化身“主播”的心理諮詢師

每日晨會覆盤總結、安排工作

  你能想象平日裡輕聲細語與你耐心對話的心理諮詢師搖身一變,變成直播平臺裡逗趣可愛、話語不斷的主播嗎?此次疫情期間,石獅市幹部職工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們就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在各個直播平臺裡化身主播,在線普及防疫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在線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導服務,撫慰人們的焦慮。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石獅市幹部職工心理健康中心,探訪這群特殊“主播”的一天。

  4月3日上午9時許,在簡短的例會後,幹部職工心理健康中心的二級心理諮詢師柳哲霖、鄧建波、丁雅莉分頭忙了起來,或整理個案信息、或準備直播工作。

  不一會兒,“臨時直播間”就開張了——端坐電腦前、打開攝像頭、拿起麥克風,諮詢師鄧建波、丁雅莉邊熱場、邊在線等待市民加入直播間。這場直播是一次線上沙龍,主要為參加者分享提升自信的小技巧。直播期間,兩位心理諮詢師一邊互相問答,圍繞不自信人群的特徵、如何改變等問題作了深入探討,一邊實時關注、回答群眾的提問。“每一期的沙龍主題都不一樣,我們會圍繞疫情壓力、職場、子女教育、失眠、爭吵等方面一一給出心理指導和解壓建議措施,幫助不同人群消除心理上的壓力,正視異常心理現象。”丁雅莉表示,線上討論這種活潑輕鬆又不露面的形式,能讓大家敞開心扉,主動說出自己的不安和困惑。

  為何會想到通過直播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呢?諮詢師柳哲霖表示,面對病毒帶來的負面情緒、擔心感染的心理壓力,一些人出現了失眠、抑鬱等心理問題,急需專業人員疏導、治療。但很多人不願意主動尋求心理援助,同時特殊時期面對面溝通也存在困難,只能通過不斷創新心理疏導方式、暢通心理溝通渠道來主動出擊。於是,該中心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微信24小時諮詢、直播分享、拍攝短視頻、線上會議討論等渠道。說話間,一名預約來訪的群眾來到中心,柳哲霖將其引進治療室一一作面談、精神分析、沙盤治療和情緒宣洩治療。

  當天下午一上班,“主播”們先是錄製了一個短視頻,分享簡單實用的心理小技巧,精心剪輯後投放於微信群、抖音等各平臺上。又打開手機,用視頻會議的方式,為一線防疫人員、基層幹部等工作中可能會接觸心理服務工作的人員傳授心理疏導技巧。

  據不完全統計,僅三月份,三名心理諮詢師在走訪瞭解各行業職工心理狀況和輔導需求之外,接聽了42通來電、接手4個現場個案、接待來訪人員16人、開設2場線上沙龍並拍攝多場線上課程,花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幹部職工科學麵對疫情、調適心理、緩解壓力。

  (記者 莊玲娥 郭雅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