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失業後去創業,竟把滷鴨店包裝上市,今兩年市值跌了1百億

人最怕的就是在中年失業。這個時候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指望著自己。不過天無絕人之路,許多人在失業之後,逼著自己去創業,最後反而取得更大的成功。比如說現在的滷鴨大王徐桂芬就是如此。

說起徐桂芬許多人可能不熟悉,不過說起她的滷鴨品牌許多人就不陌生了,徐桂芬就是大名鼎鼎的煌上煌的老闆。這幾年煌上煌可以說是開遍了大江南北,如今總計擁有3000多家門店。

41歲失業後去創業,竟把滷鴨店包裝上市,今兩年市值跌了1百億

徐桂芬靠著這幾千家滷鴨店,去年的營收達到了14.78億,今年僅僅上半年她就已經收入了10.33億了。徐桂芬靠著煌上煌身家已經達到了數十億元。

徐桂芬2012年帶領煌上煌上市,2016年的時候公司市值達到了巔峰,當時的市值足足有171億元。一個小小的滷鴨店竟然變成了一家市值近200億的大公司。

令人更加想不到的是,徐桂芬竟然曾經是一個下崗的女工。她41歲失業之後,才開始做起了煌上煌,最初的時候只有一個8平米的小店。

41歲失業後去創業,竟把滷鴨店包裝上市,今兩年市值跌了1百億

徐桂芬出生於1951年,她家裡有8兄妹,她排行老四。徐桂芬的父親當時在蔬菜公司上班,家裡的日子還是馬馬虎虎。不過到了文革的時候,父親卻因為在蔬菜公司從商而被關入了牛棚。失去了父親這個頂樑柱之後,一家9個人就只能靠著母親每月3塊錢的工資。

當時徐桂芬兄妹幾乎是天天吃不飽。徐桂芬當時已經15歲了,為了幫助家裡改變現狀。徐桂芬就跑到火車站去賣茶葉。2年之後,徐桂芬自己跑去下鄉了。因為這樣就可以減少家裡的口糧,同時自己也有口飯吃。

幾年之後,徐桂芬回到了城裡,不過卻找不到工作。徐桂芬曾經去做過保姆給人帶小孩,還去工廠做臨時工。為了生存,徐桂芬還一度去當搬運工。一個女生去幹搬運工,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41歲失業後去創業,竟把滷鴨店包裝上市,今兩年市值跌了1百億

1976年的時候,徐桂芬終於時來運轉,徐桂芬拿到了父親單位的名額,終於獲得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徐桂芬十分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當時徐桂芬主要是負責在菜市場賣菜。其實這份工作也十分辛苦,天沒亮就要去進貨,一直要幹到天黑了才能收攤。

雖然辛苦,但是徐桂芬卻幹得非常努力。徐桂芬的業績也比其他人好,幾年之後徐桂芬已經成為了公司的經理。如果沒有1993年的那一次下崗,徐桂芬可能就會在體制內幹一輩,安安穩穩過完自己的一輩子。

當時國有企業改革,那些效益不好的公司都在大裁員,大鍋飯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徐桂芬的公司也開始了一波大裁員,徐桂芬不幸成為了其中之一。

為了養家餬口,徐桂芬只能下海去創業。江西人特別喜歡吃滷菜,於是徐桂芬也在市場上開了一個小店,賣起了滷菜。1993年,徐桂芬把自己多年存下的1萬多元都投入進去,在南昌開了第一家煌上煌。最初的時候,徐桂芬每天都要幹十六個小時。不過就是這麼辛苦一天也只能賺200元。

徐桂芬當時自己不懂滷菜,只能請一個廚師。徐桂芬後來覺得事事受制於人,於是就自己研究起了滷菜。徐桂芬後來有一次去蘇州旅行,發現了蘇州的醬板鴨味道很好。徐桂芬一咬牙用了幾千元買下了配方。回到南昌之後,徐桂芬就開始把醬板鴨融入自己的滷味中。

於是在1994年,煌上煌的滷鴨終於推出了市場。這個產品果然獲得了市場的熱捧。當時她的小店門口天天排起了長龍。一年之後,徐桂芬開始利用連鎖經營的方式來擴大市場。3年之後,徐桂芬已經擁有了130家店。2006年引入了資本的投資之後,公司迎來了更快的發展。

不過自從上市之後,煌上煌其實被市場高度高估了。這兩年煌上煌的市值已經暴跌了120億,目前只有50多億。其實即使是這個市值,也有點虛高了,畢竟目前這家公司的利潤每年才1億多。

不過不管如何,徐桂芬已經是一個傳奇的下崗工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