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維權用對方法才能將拆遷補償最大化,這樣維權往往會適得其反

  隨著經濟的發展,每個鄉鎮、街道都有大手筆:國際商貿城、現代工業園、休閒度假島……推土機轟隆隆一過,城郊的地被推平了,房子拆了,許多農民被“進城”了。於是,一幢幢漂亮高樓拔地而起,地方經濟財源滾滾。只顧經濟利益,漠視被徵收人權益,許多地方打著“城市化”、“公共利益”的旗號拆村騰地,農民被趕“上樓”,甚至不惜暴徵強拆。

  拆遷維權用對方法才能將拆遷補償最大化,這樣維權往往會適得其反,補償不合理,權益受損找不到出路,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被拆遷人往往想通過這些方式爭取自己應得的拆遷補償:  

拆遷維權用對方法才能將拆遷補償最大化,這樣維權往往會適得其反

  一 信訪不信法

  “律師,現在是兩會期間,我們這兒要拆遷了,補償特別不合理,你覺得我去上訪怎麼樣?肯定會引起上邊領導注意的吧?”有多少被拆遷人是這麼想了,醒醒吧,即便你連夜奮書疾筆,一封封信件告急,也會石沉大海般無人問津的。風塵僕僕趕往京城,一腳還未踏進可能就被“請”回去了。非危言聳聽,因為信訪被刑拘的人比比皆是,補償沒拿到,反倒深陷囹圄,值得嗎?因為多年信訪,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被標記為黑名單的重點對象,與此同時還被法律定義為“權利上的睡眠者”!

  二 我要找媒體曝光

  “律師,我們家補償太低了,我不可能接受的,我需要你們給我派個記者過來曝光,問題就解決了。”曝光真的可以解決嗎?太天真了。要麼案件性質急劇惡劣足夠引起媒體注意,要麼事件中存在人員傷亡,輿論壓力足可以成為焦點,否則,記者為什麼要選擇曝光你的新聞?退一步講,新聞講究的是熱點,報道時轟轟烈烈,但是後續跟進報道卻又虎頭蛇尾。媒體可以採訪曝光你的悲慘遭遇,僅限於熱度,不要祈求可以為你解決問題。

拆遷維權用對方法才能將拆遷補償最大化,這樣維權往往會適得其反

  三 我有關係

  “律師,你說我找找我在政府工作的朋友靠譜不,興許能多拿幾套房子。”康律師可以為被拆遷人提供專業法律服務,但是找關係這種解決方式就算了。蛋糕就這麼大,給了你就沒他的了,要付出多大的利益誘惑才會讓其多給你一套或者幾套房子?假設找關係真的可以解決,那當然是皆大歡喜;若不能,不僅透漏了自己的心理底價,還喪失了談判籌碼,終了欠了人情,何苦呢?

  四 以死相拼,以暴制暴

  如果說上面那幾種處理方式不明智,那說早了。“我什麼都沒有,就是一介平民,但是如果不給我合理補償,我就與他們同歸於盡!”原來,補償可以和生命同日而語,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很多,獨獨有些被拆遷人將問題逼進“犧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的態勢。一哭二鬧三上吊,不行就抱煤氣罐,拆遷方要的是地,你把命給他根本沒用的,在拆遷維權中上演著“最後的瘋狂”,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做法及時遏制住吧!

拆遷維權用對方法才能將拆遷補償最大化,這樣維權往往會適得其反

  五 誓當釘子戶

  “不給我XXX錢,我是不會搬走的,別想佔我們家的地”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粗暴毫無根據地硬要。部分被拆遷戶存在這樣的盲目心理,覺得拆遷方支付的補償價格明顯不合理,但是又不能為提高或者支撐自己的合理補償提供相應的理由和依據。於是,通過拖著、耗著的方式被冠以“釘子戶”的名號,明明只是想爭取合理補償而已,只是方法不當卻淪為“刁民”。

  拆遷維權用對方法才能將拆遷補償最大化,採用上面這些方式維權往往會適得其反,有多少被拆遷人正在或者打算走,停停吧,學著用法律途徑來解決,中國的法治環境正在不斷的改變,民告官,難於上青天的歷史也在不停地被改寫。所以說,對於維權,要有信心,更要採取正確的維權方式。只有這樣,拿到合理補償,才能指日可待!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徵地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相關問題,可以私信我,提供免費諮詢!點擊文章尾部“瞭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