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市場在醞釀深幅回踩,然後迎接上漲

市場完全沒有量,各種消息面實質性利好都刺激不起來,很明顯是因為已經高位的炒不動了,又沒高賺錢效應的熱點轉換,資金都在觀望。

感覺市場在醞釀深幅回踩,然後迎接上漲

Q3業績出來後,資金髮現高位的白馬與科技炒的過火了,大部分都業績支撐不了漲幅,還一堆走勢漂亮的雷,沒人願意去高位接盤。而中位的券商與銀行上面就是成交密集區,沒有全面牛市的充裕流動性湧入,很難去解放那些去年到近期的套牢盤。其他的低位板塊,沒題材可發掘,所以也沒資金挑頭炒,只能僵持著,連量都沒有。

市場會有回調,但估計不會太深,除非再次減持或出現明顯利空。我覺得相當長的時間就是圍繞2800震盪,漲不動,首先大小非減持,再次新股,經濟不景氣。跌不動,全球降息,流動性充沛,外資買入權重白馬。15年的故事還沒走遠,資金抱團的依然是顯著特徵,不過會有一批高位個股會迎來較大的調整,科技、醫藥、消費目前看仍是主流。從6月到9月初,BDI指數出現一波翻倍走勢,雖然近一兩個月跌了不少,但仍漲幅巨大,航運板塊可能會一波估值上升,再加上近期油輪運費暴漲的眼球刺激效應,市場應該會給予足夠的關注!

感覺市場在醞釀深幅回踩,然後迎接上漲

很多投資者把3000點作為買賣持股的依據,其實沒有什麼道理。這5個月以來,上證指數曾兩度突破3000點,並圍繞此點位震盪,若以此作為是否持股的依據,必會導致反覆買賣頻道操作。

有人用上證指數十年零漲幅說事,相比較道瓊斯十年牛市,中國股市不堪回首。這裡面有誤區的,道瓊斯是美股三十個最優秀股票的集合,定期會更換,確保一直反映美國最優秀股票的情況。而上證指數是全指數,上證上市全部公司情況,兩者沒法直接類比。

如果把A股最優秀的30個公司比如茅臺、平安、招行、五糧液組成個指數,那十年漲幅未必比美股差。現在很多分析師天天糾結上證3000點過不過,過了以後咋辦,不過咋辦,很愚蠢的思路。做股票核心還是投資優質個股,而和這公司渾身不搭界的其他幾千個公司的漲跌管我啥事,樂視網就算跌出翔,和平安馬上創新高有關係嗎?

感覺市場在醞釀深幅回踩,然後迎接上漲

而實際有意義的是3050點左右的阻力位。過去的5個月裡,上證指數兩次行至此處遇阻,如今是第三次衝關。兵法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多頭力量不斷被削弱,這次能衝關成功?

市場調整後,低位的個股未必跌,高位的白馬與科技股會包辦80%以上的指數跌幅權重,市場整體修復後,迎接全面牛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