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溼氣重有內溼和外溼之分,自然界的六氣太過時不適合人體正常的適應即為六邪,而此處的外溼即為自然界溼氣太勝侵襲人體由於溼為陰邪易襲陽位其性重濁所以感受溼邪時會有頭痛如裹困重等感覺又因其重濁粘膩往往伴有肢體困重麻木的感覺,另外脾喜燥惡溼易被溼邪所困出現脾虛生內溼的症狀:肌肉痠痛倦怠乏力納呆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口中粘膩等,觀其舌苔厚膩察其脈象濡臨床間夾其他徵象都表現出溼氣重的症狀體徵。

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一、簡單自測溼氣

1、頭部沉重四肢乏:溼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煩燥。

2、口中發黏舌苔膩:舌苔白膩,舌邊有齒印,感受溼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

3、胸腹脹滿小便不暢:溼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溼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4、下肢浮腫便溏瀉: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後感覺不爽。

5、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6、下頜處容易長痘痘,而且不容易癒合,反覆生長。

7、臉部和頭髮容易油膩。

二、溼氣是怎麼來的

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微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人憤怒、怨恨或焦慮時,胃和臉一樣充血而發紅;人悲傷、沮喪或憂鬱時,胃就變得蒼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動也減少。

所以10件事最傷脾胃,增加溼氣,少做最好

1、狂吃冷飲

冷飲,啤酒喝起來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寒傷脾,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

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2、猛吹空調

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也對脾胃不利。很多人在空調、電風扇環境中,容易出現肚子涼痛,甚至腹瀉,都和外寒侵襲脾胃有關。

3、穿衣露腰腹

很多時尚女孩穿著露臍裝,趕時髦的代價是脾胃受傷。裸露腰腹會讓神闕穴和命門穴這兩個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襲,不僅傷脾胃,還會傷腎、傷骨頭。

4、喝太多涼茶

對於脾胃本就虛寒的人來說,喝太多涼茶就是“雪上加霜”。涼茶不宜長期飲用,月經期女性、準媽媽、產婦、幼兒都不宜多飲。

5、不吃主食

很多人胃口不好,不愛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適當吃開胃的食物,如四川泡菜,或熬點養生粥,如綠豆薏仁粥、山藥扁豆大米粥、紅薯燕麥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蔬菜只吃生的,不烹製

熱天在廚房做飯是種煎熬,因此很多人選擇不用開火的涼拌菜或者直接生吃。但涼菜偏涼,生吃不容易消化,都傷害脾胃。

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7、沉迷麻辣重口味

夜晚的街頭,麻辣小龍蝦、麻辣燙等重口味小吃是很多人的最愛。但吃得太多會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長口瘡,這時可喝點綠豆湯或吃點西瓜清火。

8、大量喝酒

酒精同樣會刺激胃黏膜,還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對脾胃極為不利。

9、飢一頓飽一頓

脾胃喜歡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細嚼慢嚥,是保養脾胃的要訣。如果經常飢一頓飽一頓、邊走邊吃或吃飯中談事,時間長了必然導致脾胃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10、經常熬夜

很多人習慣晚睡。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要想養生,必須睡好“子午覺”,即晚上睡覺不能晚於11點,中午再睡半個小時,才有益於健康。

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三、如何更好的祛溼

1、今天小編給大家再推薦一款祛溼的升級版:馬齒莧薏仁茶。

馬齒莧薏仁茶是由(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筧、槐米、芡實、綠茶)製作而成的一種祛溼茶。

一般的配比為:芡實10g、薏仁10g、赤小豆10g、馬齒莧5g、淡竹葉3g、槐米3g、綠茶3g。

製作方法:飲用前,先把薏仁炒到發黃,之後和芡實、赤小豆一起浸泡1小時左右,加水煮沸後再添加淡竹葉、馬齒莧、槐米、綠茶,用中火煮一小時後放溫就可以喝了。當然不想這麼麻煩,市面上也有成品的袋泡馬齒莧薏仁茶,祛溼效果也是一樣的。建議早晚飲用,若溼氣較重時,可適當增加飲用次數。

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2、除此之外,選擇中醫傳統的艾灸也是不錯的祛溼方法呢!

艾灸有開鬱、祛溼、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春季養生,經常艾灸可以讓您輕鬆祛溼,預防常見疾病。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3.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溼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溼。

4、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溼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3、日常生活重,溼氣重的人還要注意一下禁忌:

1、控制熱能,控制主食及脂肪攝入量,儘量少吃或不吃糖果點心、甜飲料、油炸食品等高熱能食品;

2、減少烹調用鹽量,儘量少吃醬菜等鹽醃類食品;

3、少吃肥肉及各種動物性油脂,控制動物腦子、魚籽等高膽固醇食物;

4、忌飲酒過量。

5、晚上7點以後儘量少喝水,因為脾臟在7點已經進入休息階段,如果強制其進行運化體內的水分,就會加重脾臟負擔,然後導致溼氣加重。

祛溼,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生薑祛溼方法

材料:生薑50克、自來水一升左右

步驟:洗淨生薑塊,並且切碎。將水倒入洗淨的鍋中燒開。倒入切碎的生薑。繼續開火燒十分鐘左右即可。待生薑水稍微涼了以後,倒入杯中,不加任何調料,直接飲用,一次約300毫升即可(注:早上吃薑賽參湯,晚上吃薑賽砒霜)

喝過熱的生薑水以後,此時身體會排除很多汗,這個時候,不要急於吹風扇或者吹空調,讓汗水自然逼出來,約半小時後,才能洗澡。

說明:生薑是一種很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經濟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質外,還含有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自古被醫學家視為藥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溼、暖胃、加速血液循環等多種保健功能。

注意事項:姜祛溼的方法效果不錯,但陰虛體質的人、內熱較重者、肝炎病人不宜食用,其實祛溼的方法很多,如果覺得姜祛溼法較為複雜,可以直接喝薏仁茶,薏仁茶包含有薏仁、赤小豆、芡實、綠茶、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等食材,祛溼的同時還能消腫排毒淡斑,效果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