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為社會組織推出“無接觸式”審批服務

本市為社會組織推出“無接觸式”審批服務

北京社區報

最貼近百姓的報紙

本市为社会组织推出“无接触式”审批服务
本市为社会组织推出“无接触式”审批服务

疫情防控期間,社會組織辦理業務的需求還在,如何安全有效地為其辦理相關事宜?近日,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新版”社會組織服務管理平臺上線試運行,辦事人員可網上提交材料,申請辦理相關業務,實現“不見面”審批,讓信息多跑路,市民少跑腿。

本市为社会组织推出“无接触式”审批服务

日前,本市某社會團體發出相關變更申請,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行政審批處工作人員積極與當事人聯繫告知所需材料,“社團變更程序完成後,我們給當事人郵寄行政許可決定書和送達回證以及證書正、副本。申請人在送達回證上籤好字,給我們郵寄回來就可以了,免去了市民跑腿,減少疫情傳播。”行政審批處工作人員說。

疫情期間,為滿足辦事人員依法規範辦理行政許可事項,行政審批處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做好社會組織登記服務的相關措施》,以“電話、郵箱、微信聯繫”等方式完成諮詢服務指導工作,以“網上辦理”“EMS郵寄”、發送電子版材料等方式完成審批工作,同時組織全部人員學習運用視頻會議應用軟件,為辦事群眾提供遠程業務指導,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

同時,為做好疫情防護,行政審批處黨支部召開支部會議,制定《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政務服務工作的工作方案》,從做好窗口工作人員信息統計報送、做好審批對接服務、做好窗口工作人員和辦事人員自我防護、做好服務創新等方面,進一步壓實職責任務和相關工作要求。在審批工作中,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短信和微信等方式,對疫情風險進行提示,提前同辦事人員溝通確認辦理時間,減少大廳人員聚集扎推,提醒辦事人員佩戴口罩、手套。

截至4月10日,行政審批處共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22件(包含涉外收養1件),網上受理事項122件,並獲得了辦事群眾贈予的錦旗。接收電話、網上、大廳群眾諮詢共計3987件。

下一步,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將依託社會組織服務管理平臺,為社會組織辦理成立、變更、註銷等相關服務。據悉,往常行政審批處每天接受諮詢18人左右,電話110餘條,工作量較大。新上線的平臺發揮互聯網信息共享的便利性,將大大縮短審批服務週期,提高審批效率。不久後,社會組織提交的材料有望實現全程網上審批。

推薦:

本市为社会组织推出“无接触式”审批服务

糞便中也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普通人要這樣預防!

提醒!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小客車指標的使用期限延長

市民政局回應:返京人員無法進入社區怎麼辦?

疫情下咱社區居民,要做好這幾點!

@社區工作人員,排查人員時要注意這些!

確診及疑似患者個人無須承擔醫療費用!

北京市這24家養老機構接受特殊老年人臨時託養

疫情還沒有結束!不能有絲毫懈怠!

減負260億,待遇不變!本市階段性減收職工醫保單位繳費!

今年清明本市將實行預約分時祭掃

境外回國人員,新冠肺炎就診費用是否自理?北京官方回應

權威解答來啦!今年清明節祭掃服務你關心的問題看這裡

本報記者 任可馨

北京社區報

最貼近百姓的報紙

本市为社会组织推出“无接触式”审批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