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CCF海外傑出貢獻獎”評選結果公佈

“CCF海外傑出貢獻獎”授予通過科學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為推動中國的計算機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海外個人或組織。該獎項2005年設立。

CCF獎勵委員會決定授予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IC)計算機科學系特聘教授俞士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計算機系教授張麗霞2019年度“CCF海外傑出貢獻獎”,以表彰他們在計算機領域的卓越成就和為中國計算機事業所作出的貢獻。

特此公告。

中國計算機學會

2019年9月5日

2019年度“CCF海外傑出貢獻獎”評選結果公佈

俞士綸教授

獲獎理由:

俞士綸(Philip S. Yu)教授是國際計算機領域著名學者,ACM/IEEE Fellow。他在大數據挖掘與管理的理論、技術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H-index高達154,他在多樣化數據融合、以及數據流、頻繁模式、子空間和圖挖掘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他熱心與我國的學術合作與交流,為提升我國計算機學科的學術水平和國際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貢獻簡介:

俞士綸教授是國際計算機領域著名學者,ACM/IEEE Fellow。他在大數據挖掘與管理的理論、技術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針對大數據在規模、速度和多樣性上的挑戰,在數據挖掘、管理的方法和技術上提出了有效的前沿的解決方案,尤其在融合多樣化數據、挖掘數據流、頻繁模式、子空間和圖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他還在並行和分佈式數據庫處理技術領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並應用於IBM S/390 Parallel Sysplex系統,成功將傳統IBM大型機轉型為並行微處理器架構。在過去三十多年間,他發表了超過1,300篇學術論文,被引用總數超過110,000次,對相關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其論文引用的H指數(H-index)高達154,躋身全球計算機科學家H指數排行榜的前6名。俞士綸教授曾在IBM華盛頓研究中心工作多年,獲得了超過300項專利,被授予“IBM發明大師”稱號。

俞士綸教授一直心繫國內計算機學科,多年來努力推動中國數據挖掘領域的科學研究水平,為促進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團隊合作做出了重大貢獻與影響。他為清華大學乃至全國計算機界的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俞士綸教授多年來也積極參加並支持CCF的工作,曾擔任CCF大數據學術會議、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CSEF)、學科前沿講習班(ADL)、走進高校的特邀講者,為中國計算機領域的發展貢獻力量。

2019年度“CCF海外傑出貢獻獎”評選結果公佈

張麗霞教授

獲獎理由:

張麗霞教授是國際計算機領域著名學者,ACM/IEEE Fellow,“命名數據網絡NDN”項目的領導者。她在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協議設計、理解複雜組件的交互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她幫助中國學者參與IETF國際標準制定,引領中國學者從事國際前沿研究,不斷提高國內學術界的國際影響力。

貢獻簡介: 

張麗霞教授是國際計算機領域著名學者,ACM/IEEE Fellow。她在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協議設計、理解複雜組件的交互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在計算機網絡界享譽盛名,於2009年獲得了IEEE Internet Award。她主持和領導了“命名數據網絡”(Named Data Networking)項目的發展,NDN網絡實驗床如今已擴展到四大洲40所左右的學校和科研單位,並已對整個工業界和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Google Scholar上,她的論文引用超過63000次,H-Index為99。她於2018年被評為美國排名前100位的計算機科學教授,在美國華人教授中排名第三。張麗霞教授作為女性學者,其貢獻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被評為“世界計算機科學前54名女性學者”和“世界計算機網絡領域前10名女性學者”。

張麗霞教授不斷提高國內學術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對中國計算機科研和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她與眾多CCF會員有深入合作,並多次在CCF專委會組織的學術活動中做報告。在她持續二十餘年不懈努力的推動、指導和幫助下,國內學者在IETF標準組織內的影響力顯著提升,國內學術研究界在互聯網標準化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她引領中國學者從事國際前沿研究,指導中國學者參與NDN國際實驗協議及平臺的開發,並且給予了中國學者推動創辦的 IEEE HotICN 國際會議以極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