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最近一段時間,武漢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舉國上下湧現出了不少讓我們為之感動的好人好事。企業家們紛紛捐款捐物,也有無數社會人士都在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據悉,目前前線武漢總計收到了至少40多億的資金。

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在眾多企業家中,一位比較特殊的女性企業家特別值得一提,她就是天津榮鋼董事會主席張榮華。截至目前,相比一列女性企業家的捐款金額,張榮華是出資最高的,甚至高於前中國女首富吳亞軍。

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龍湖地產的吳亞軍共捐款3500萬,而張榮華捐了1億。要知道張榮華集團的盈利能力遠不能同前者相提並論,更何況公司現在也正是運營的用錢之際。她能在這個時候闊綽出手,可以說完全是在賬面上擠出來的現金。當然,數目無論大小都值得人們敬佩,捐與不捐都是憑愛國情懷,與他人無關。

不得不說,張榮華對於慈善一直都很慷慨。另外,張榮華的丈夫張祥青也是個大慈善家,還是集團的創始人。許多人都不知道,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張祥青曾捐款1億。

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在那個年代,1億是個非常大的數目,捐款1億更是了不得的事情。雖說如今能夠做到捐款超過1億的企業家並不少,但當年卻只有李嘉誠、李兆基、王永慶等少數人可以做到。再者,張祥青的財富可遠遠不及這些超級富豪。

張祥青會有如此深的情懷,與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當年,隨著唐山大地震爆發,張祥青的父母雙雙去世。那會他才7歲,跟哥哥相依為命的張祥青,輟學後只得以撿垃圾維持生計。好在他有同村人的憐憫與照顧,才能“完好”的成長。也正因如此,張祥青一直保持著一顆善心。

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長大後,十幾歲的張祥青到了工廠做工,這份穩定的工作對他來說來之不易,同樣他也表現得很出色。正是他的老實,被生產隊的隊長看在了眼裡,更是推薦女兒張榮華下嫁給了張祥青。

當時,張榮華的家庭條件比較富裕,自行車、電視機等值錢的高端配置都一應俱全。後來,張祥青打算創業。一頓打聽之後,聽說賣豆腐比較賺錢,就帶著妻子學習起了如何做豆腐,並兜售了起來。

因為用料實在,價格又公道,小店經營的紅紅火火的。同時,好心的張祥青夫婦遇到窮苦人家,基本都是不收費的。

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幾年之後,張祥青夫婦就攢下了1萬元的積蓄。在這個時候,他們聽說搗赤廢舊鋼材可以賺大錢,便改了行做起了廢鐵生意。

隔行如隔山,他們起初並未實現成功,更是搭進了積蓄以及借來的錢,但他們依然沒有放棄。在摸清門道後,張祥青夫婦賺到了人生的第一筆100萬。後來,有事業野心的張祥青又收購整合了幾家鋼鐵廠,成立了自家的鋼鐵廠,即天津榮鋼集團。

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創辦實業以來,張祥青提供了約7000個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員工3500餘人。他對公益慈善事業十分熱衷,一生累計捐資達4億多元,汶川中捐款1億更是讓他成為了全國的名人。

可惜的是,2014年8月,才年僅45歲的張祥青因突發心臟病英年早逝。之後,榮程集團由毫無經驗的妻子張榮華接手。好在他們之間還有一對兒女,女兒張君婷也隨父母一樣,常常樂善好施。長大後,她在事業上幫助著母親分憂解難,現在還是集團的副總裁。

丈夫曾給汶川捐1億,英年早逝留下55億,今妻子給武漢捐1億

如今,榮程集團在張榮華的帶領下發展的很穩定,也早已成為了天津最大的民營企業,年營收660億。

不得不說,張祥青夫婦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敬佩,他們一家更是當代企業家的模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