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已记不得去单县多少次了,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2019年10月下旬的一天,应邀去单县参会授课。活动结束后,为瞻仰英烈,一行人专程赴“湖西烈士纪念园”凭吊了革命烈士。返菏路上,为寻找千年古城答案,释解“长寿之乡”困惑,顺道去了仰慕已久“牌坊街”和民俗博物馆“朱家大院”,专门品尝了地方小吃——三义春“羊肉汤”“黄岗馓子”徐家“吊炉烧饼”......。实地探访,让人“零距离”感受了单县厚重历史文化、别样民俗习惯和特有风土人情,亲身走一走,使我读懂了单县的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和人杰地灵......。单县一行,启迪了心智,净化了心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单县城和单县名字的历史演变......

汽车沿定砀公路朝东南方向行进,驶过成武县城前行30公里就到了单县......。单县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东临丰县,南与砀山相接,西南是河南虞城,单县面积1702平方公里,人口140余万。单县因舜帝之师单卷在此居住而得名,又称单父(单即单卷,父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秦时设单父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单父县,设单州,次年,改名单县,单县由此定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8月,平原省湖西专署进驻单县,1952年11月,单县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1953年8月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归属菏泽专区……。

——单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刚进入单县城区,在北环路的105国道东侧,一幅“不耻落后、自强不息、发挥优势、改革创新”16字巨型标语映入眼帘,这是今年8月6日菏泽市委13届9次全会提出的关于菏泽发展的定位目标。单县第一时间抓会议精神落实,宣传工作更是不甘落后......。单县各级广大干部凝神聚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也特别“讲政治”,具有极强的牺牲奉献精神,不来单县、不到实地,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单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均取得了喜人成绩……,这些看来都“名不虚传”啊!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不由得夸赞起来......。

单县城区比以前向东向南明显扩展了许多……,南北走向的君子路又宽又直,路两边尽是一排排竣工不久的新建筑,20多层的高楼是一栋接一栋,未交付的工地上,一座座塔吊还在旋转忙碌着……。几年下来,单县城市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城区框架大,城市设计科学合理,配套设施也很漂亮,一条条马路修得又宽又直,路两边尽是干净敞亮的居民小区、机关单位、酒店宾馆和超市商店,位于各小区之间、供市民娱乐公园、广场一个接一个,其中,位于繁华区域千山公园、湖西公园,占地面积都多达几百亩……。人性化的城市设计风格、“以人为本”的城市经营思路,凸显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理念......。看到城区变化,我又联想到单县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单县十分重视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制度建设引领经济发展,依法行政工作“蹄疾步稳”,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提升显著,各级各部门执法水平提高明显,营商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依法行政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

——已载入历史丰碑的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园……

湖西属平原省,平原省成立于1949年,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辖新乡、安阳、湖西、菏泽、聊城、濮阳等6个专区。1953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平原省对肃清当时敌特、土匪和反动会道门等反革命残余势力和修筑稳固黄河堤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平原省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系成立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行政区域。湖西革命历史纪念园位于单县老城中心的护城河畔,这里青松翠柏、绿草茵茵,护城河环绕在烈士纪念园四周,纪念园内有纪念馆、纪念塔、纪念碑和革命烈士墓……。

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在这里安葬的有巨野章逢集战役中牺牲的华野七纵十九旅旅长吴大名烈士,有对日伪作战中牺牲在单县马桥的湖西行政公署专员李贞乾烈士……,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了崇高理想事业,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

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我们伫立默哀;在革命烈士事迹介绍栏旁,我们肃然起敬……。想当年,如两位烈士一样,在湖西这块英雄辈出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无畏困难、不怕牺牲,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生命,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新中国成立后,在菏泽、在单县,同样在这块具有革命光荣传统英雄土地上,又有很多革命烈士,为了祖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他们英勇献身,“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单县文化底蕴厚重,历史渊源流长.......

单县民风淳朴,群众善良勤劳,文化底蕴厚重,圣贤名士辈出,“鸣琴而治”、“披星戴月”等很多成语故事和俚语典故都出自单县......。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等“四君子”游单父,登琴台,以文会友,把酒问盏,赋诗作词,留下千古佳话。——“鸣琴而治”琴台,就位于古单城南堤之上的湖西公园内,春秋时单父宰——宓(fú)子贱曾在此抚琴,留下《鸣琴而治》佳话。后人在原址修筑琴台,以示怀念之情。宓[fú]子贱(公元前521年-前445年),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曾任单父(单县)宰。有君子之德,品行高尚,体察民情,单父百姓生活富足。《吕氏春秋·察贤》记载:其为单父宰时,以礼乐教化人民,用"无为而治"进行治理,达到"政简刑清"效果,每天静坐弹琴于堂上,"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因而留下“鸣琴而治”历史佳话。

——“披星戴月”一词源于巫马期,后宓[fú]子贱离开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天不亮就起床外出,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返回公堂,所有事务均事必亲躬,将单父治理得很好,深受百姓喜爱,这正是“披星戴月”的来历。再后来,巫马期求教宓子期,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笑曰:“我没什么治理窍门,只是凭借大家力量,利用了所有人智慧,调动了众人积极性而已”。这两则与单县有关的历史故事,均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

——被列入国家省重点文物保护的“单县牌坊”……

从单县南护城河向北走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古城中心,这里就是著名的“牌坊街”,牌坊街再向南不远就是有着500年建筑历史的“朱家楼院”……。——闻名中外的“牌坊县”。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石刻的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从宋至清,单县有记载的就达百余座,单县因此荣享"牌坊县"称号。仅清末民初,单县就存有"节孝坊"三十余座,值得庆幸的是,在战火和浩劫中,尊居群坊之冠的“百狮坊和百寿坊”被保留了下来……。1977和2013年分别被列入省和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百狮坊。因坊体夹柱上精雕上百个石狮而得名,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高约十四米,宽约九米,通体雕刻,正间单檐,次间重檐。前后坊心均镌有"节孝坊"三个楷书大字。百狮坊因有百个雕刻精致的石狮子且形无同者,而居群坊之首,而名扬海内并为人称道。

——百寿坊。高约十三米、宽八米,因前后环雕百个变形篆体"寿"字而得名,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朱淑琪妻孔氏所建,因而又名朱家牌坊。百寿坊建筑宏伟,雕刻精致,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雕刻构思匠心独运,雕刻工艺炉火纯青。百狮坊雄伟高大,以透雕取胜;百寿坊以纹样、图案配置严谨无暇闻名。二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刻史上的集大成,已经并正在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慕名前来、一睹芳容。据说“二坊”均做工精美、造价昂贵,世人有“一两石屑一两银”之说,坊间也有两牌坊市值均在亿元以上之说,但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雕刻艺术则是无价之宝……。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单县之所以牌坊多,形成了独特“牌坊文化”,主要与千年历史古城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就牌坊作用而言,单县牌坊多为“功德牌坊”和“贞洁牌坊”。遥想当年,古代官吏异地任职,妻子需持家立业,很难与夫相随,只有妾服侍左右,官员在“丁忧”期间才与妻儿相见。为此,科举制度下,受传统文化影响,单县中举官员多,外放官员也多,古代七品以上官员妻子,才够资格被准许立贞洁牌坊。资料发现,历朝历代单县中举为官者多达数百人,就连掌握汉朝政权达16年的单县籍女政治家吕雉,虽非帝王,也被司马迁写成了《史记·吕太后本纪》。所以说,单县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

——具有500年建筑历史的“朱家楼院”……

“朱家楼院”在牌坊街南头西侧,现存有两进院落,均建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朱家楼院”前是一个面积约1000平米左右大小的广场,广场三面墙上均镌刻了单县的历史名人和流传故事,历史底蕴厚重,文化氛围浓厚......。从广场上回望“朱家大院”,大院建筑四合院呈正方形状,北屋正房为“两层楼”结构,东西厢房对称排列,南屋的门楼位于整体建筑中轴线上,正对着北屋正房,符合典型“黄金分割”的审美观点,该建筑具备了古代鲁地建筑的独特风格……。大院东西厢房里各陈列了数量不等的“民俗”图片和实物,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驻足观看期间,经工作人员同意,我快速拍下了一幅幅“民俗”照片……。

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近年来,单县结合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收集的史料,对“朱家楼院”及设施进行复古还原和管理提升。朱家大院现被改为“单县民俗博物馆”,“馆”中陈列的从民间征集的数百件史料和实物,着实让我们在历史的隧道里“穿越”了一回……,望着眼前的实物、场景,儿时的记忆又浮现在面前……,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大家似是回到了明清时代甚至更加久远的先前……。“今天周六,下班时间早,请大家离开并理解!”工作人员的一再催促提醒,才将人们拉回到现实中……。千年古城——大美单县游记……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加以继承创新,充分展现我市地域文化的永久魅力,在棚户区改造、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中,也要扎实做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既刻不容缓,也责无旁贷,这项工作太重要了!单县工作做的很好,值得学习借鉴!”离开了朱家大院,离开了单县,回菏泽路上,大家依旧你一言、我一语,兴致未减,意犹未尽,一起谈观点、谈看法……,谈的最多、感受最深的,依然是单县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县,浓郁的风土人情、独居特色的民风民俗,辉煌的城市建设成就,奋发开拓的创新精神,乐于奉献的无私情怀......。

风土人情篇—2019年10月3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