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昌化雞血石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寶石,具有雞血般的鮮紅色彩和美玉般的天生麗質 ,歷來與珠寶翡翠同樣受人珍視,以“國寶”之譽馳名中外。清乾隆年所修《浙江通志》曾記載:“昌化縣產圖章石,紅點若硃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愛玩,近則罕得矣。昌化雞血石產於浙江省臨安市昌化西北的“浙西大峽谷”源頭的玉巖山。昌化雞血石的天生麗質源於它是辰砂與高嶺石,地開石,葉臘石等多礦物共生的集合體。辰砂是“血”的主要成分,有鮮紅,大紅,紫紅,淡紅,團快狀,條帶狀,星點狀等高嶺石,地開石是質地的主要成分,有白、黃、紅、青、褐等色和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狀態。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雞血石主要由迪開石、高嶺石和辰砂組成,因其中的辰砂色澤豔麗,紅色如雞血,故得此名。雞血石中紅色部分稱為“血”,紅色以外的部分稱為“地”、“地子”或“底子”,可呈多種顏色。因產量少而價值高,主要被用作印章及工藝雕刻品材料,也為收藏品。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據史料記載和實物考證,距今600多年的明代初期,人們發現了雞血石,因其質地細膩、色彩晶瑩、易於雕刻使人愛不釋手,因供於皇帝得到讚賞而名聞海內外。雞血石是辰砂條帶的地開石如你有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公司進行拍賣,可與福羲拍賣陳經理溝通185伍玖/貳三2218其顏色比硃砂還鮮紅。因為它的顏色像雞血一樣鮮紅,所以人們俗稱雞血石。中國最早發現的雞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巖山雞血石,也叫昌化雞血石。後來又發現了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雞血石。20世紀90年代又在陝西、甘肅、四川、湖南、雲南等地發現了雞血石。雞血石產自低溫熱液礦床、火山岩或熱泉沉積礦的硃砂條帶的頭尾及邊緣地帶,產量相當有限。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雞血石獨特的血色是由它所處的獨特地理環境、地質構造、地質變化和生成機理等原因造就的。在強烈的地殼演變過程中,高溫的火山熔液會將熔點低的岩層熔化,使含硃砂的火山熱液與之熔合在一起,這樣生成的雞血石裡外都有血色,且地子溫軟。硃砂含量高的話,就形成了高品質的大紅袍;如果岩層的熔點高,火山熱液只能熔化表皮的岩層,這樣形成的雞血石就只有皮血、面血,且地子通常較硬,但因硃砂沒有被稀釋,一般血色濃厚、鮮紅。有些則填充在細小的裂縫中,形成了各種圖案的條狀血。不同的演變過程,使得雞血石千姿百態,品類豐富。按其質地分類,雞血石可以被分為許多品種,其中凍地雞血石為上品,軟地雞血石次之,硬鋼板地最次。凍地雞血石又有田黃凍、劉關張、牛角凍、羊脂凍、桃花凍等多種質地色別。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雞血石的血色分佈沒有規律,有的塊石表面上有一大塊紅色,裡面卻一點紅都沒有;有的則恰恰相反。通常,雞血石的升值潛力由其血色、血量、血形、血濃度四方面而定。血色可分為鮮紅、大紅、暗紅三級,以鮮紅為貴。血量是指雞血石中血色所佔百分比。古人所謂“全紅為上”,即指全血方章或六面有血的方章為上品,而四面紅、三面紅、單面紅依序次之。血形就是血的形態,有“塊血”、“條血”、“梅花血”、“浮雲血”等諸多叫法,大致可分為團塊狀、條帶狀、雲霧狀、星點狀四類,其中以團塊狀為貴。當各種血形自然組合時,就形成種種天然景象,如“雲開日出”、“晚霞紅雲”等。血濃度則是指雞血的濃凝程度,可分為濃、清、散三級,以血濃者為上乘。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雞血石為中國所獨有。它是大自然對於中華大地的特殊賞賜,中華兒女對於雞血石的欣賞與運用則是對於上蒼厚愛的獨特回報。那一抹紅雲,隨風而來,舒捲點染,造就許多遐想,引發許多聯想,成就許多思想。

遺憾的是,雞血石的資源日漸枯竭。不止昌化雞血石已被基本採盡,巴林雞血石也只剩一些尾礦產出,而且新坑開採出來的雞血石在質量上遠不如老坑。據有關人士說,雞血石的分佈幾乎沒有規律可言,故其蘊藏量無從談起。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壽山田黃主產地被封后,田黃的產量稀微,其市場價值被人們一年一個臺階地往上推,天價成交常常出現在田黃石拍賣中,機構投資的進入,更使許多收藏家望洋興嘆,大家的注意力自然轉移到了雞血石等領域。

東西少了,喜好的人卻越來越多;東西少了,喜好的胃口卻越來越高;東西少了,人們投入的資金卻越來越大……市場因此而澎湃。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翻滾的波濤下總有暗流洶湧,豐厚的利潤促使一些人幹起了見不得人的勾當。於是乎,傳統的造假手段恢復了,新的技術裝備啟用了,有人提供充裕的資金,雞血石市場如同其他寶玉石市場,也是水深似淵,水濁如泥,上當受騙者比比皆是。

他們以次充好。一方不太好的雞血石,經過加工,地子上的雜質減少了,甚至沒有了,現代工藝致使人造凍石上血色鮮亮。一塊普通的石頭,經過漬染,人為的雞血紅浸透進去了,短時間裡,氧化的作用還達不到,收藏者密藏的雞血石在未來的某一天面世時,一定會還原成一塊普通石頭。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他們以虛充實。一方上等的雞血石印材送到了篆刻家手上,一刀下去,不是石屑四濺,而是絲條捲起,原來,這雞血石是石粉和膠模壓成的;又一方雞血石,篆刻家一刀下去,幾塊石片下,是另外一種石頭,原來,這雞血石是六塊雞血石片分貼在一方普通印石上;又一方雞血石,篆刻家一刀下去,有石屑飛起,有絲條捲起,原來,這雞血石是人工在石頭上一邊著色一邊烘烤而成的。

他們以假亂真。對於那些尚未入行的收藏愛好者,不法之徒們更是猖狂,他們以開高價的方式肆意提高雞血石的檔次,他們以其他紅色的玉石冒充雞血石,他們甚至以樹脂等化工材料製造雞血石,假的價格、假的產地、假的材料在他們的如簧之舌的鼓譟下轉換成了真金白銀,流入他們的腰包。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市場之繁雜,需要藏家擦亮眼睛,在雞血石的材質、分量、紋路、雕刻工藝等諸多方面做功課,細細研究,認真鑑別,藏己所愛,學己所藏。

自面世起雞血石便與文化有著深厚情緣,所以無論古今,雞血石的第一用途是作印章,是置於書齋,印於書畫,與筆墨紙硯為伍,與蘭花清茶相伴,這傲然出塵的氣度與繞樑不去的清音理應通達古今,但願人們在投資收藏雞血石之時,也能真正地欣賞它那血染江山的壯美與硃砂一點的靈動。

中華瑰寶—雞血石,這麼多年為何藏家一直窮追不捨?

近年來雞血原石的價格上漲非常瘋狂,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甚至到幾千萬元,一塊塊好料成為藏家們眼中的搶手貨。在雞血石資源如此稀缺之下,能擁有如此碩大的珍寶可謂可遇而不可求。雞血石被譽稱為“稀世珍寶”。一是珍貴,因為它有很高的欣賞價值,長久保存而不褪色;二是稀有,主要工藝用途是製作印章和雕刻品,它所展示的東方特色文化,在世界文化藝林中獨樹一幟。石藝家、收藏家稱其“具有國際級身段”,已成為世界賞石者矚目的焦點。當今,需求層次和人數迅速擴大增加,不僅僅是石藝家、收藏家的寵物,而是成了人們交際中的珍貴禮品。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髮展,雞血石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們所賞識。

本文由福羲啊鑫撰寫,看完有什麼感想可在評論區留言,關注小編,下篇文章我們講講雞血石的市場價值以及鑑定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