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心理學?(三)

可以講西方心理學正在向東方轉向,正在不斷的借鑑或者直接使用東方思想文化,就像當年的榮格和海德格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東方主要指印度而非中國。進一步的說是印度的宗教,特別是佛教觀點和修習方法。有人會說榮格和海德格爾不都是受到了《道德經》的啟發嗎?實則佛老的底層邏輯是一家,空與無的表述各異而已。

如果說西方重理,則佛老重心。這樣看來西方的心理學原本就是有缺失的,講理不講心,講理不講道。

心的實相是什麼?世間的源起,心造萬物,變動不居,且不可言說。講體悟,重直觀,輕思辨。主張身心一體,物我渾然一體,才得圓滿。

心動生意生識,生色界人間。所以深受佛老思想影響的陽明先生才提出“意之所在便是物”的觀點,是意不落空,物上見心。也因此才有了陽明先生的“心上功夫,事上磨練。”

事實證明,意識或者認識也是有基本規律的。這也正是胡塞爾創立現象學的初衷,就是要為所有的自然科學奠基,回答認識何以可能的大問題,要知道此前的眾多哲學大咖們都曾遇到但都無法回答。

現象學可以理解為就是當代佛學,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意向性”,意識總是關於某物的意識,強調意識的構造特徵,並且意識是活的流動著的。(更多內容請關注我的現象學讀書會)

回到心理學臨床領域我們不難發現,源自印度的特別是佛學裡的不少東西正在盛行,甚至有了諸如佛教心理學和道家心理治療理論。這是必然的,由理到心,由外到內,由可見的到不可見的,由實體到關係。

正如孔子由禮到仁,由朱熹格物到王陽明的格心,以及漢儒到宋明理學,還有胡塞爾到海德格爾,甚至西方的理性啟蒙到反理性運動。

但是否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心理學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要補缺但更要前行。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