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 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1爵高者憂深,祿厚者責重。
出自《三國志·蜀書·許靖傳》。爵位高的人其憂患也深,俸祿重的人其責任也重。
2.苟得其人,雖仇必舉;苟其非人,雖親不授。
出自《三國志·蜀書·許靖傳》。如果能得到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一定推舉他;如果他不是人才,即使是親人也不任用。
3.建大業者,不拘小節。
出自《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創造宏偉事業的人不拘泥於小節。
4.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是最為難。
出自《三國志·魏書》。要做到發怒之時面不改色,高興之時不失去常態,這是最難做到的。。
5.每有患急,先人後己。
出自《三國志·蜀書》。每當有禍患或危難的事情發生,應當首先關心的是別人,其次才是自己。
6.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出自《三國志·魏書》。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7.一日縱敵,患在數世。
出自《三國志·魏書·張既傳》。放縱敵人一天,而禍患在於幾代。
8.蝮蛇蟄手,壯士解其腕。
出自《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壯士的手被毒蛇咬傷以後,就立即砍斷手腕,以免毒性蔓延到全身。
9.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出自《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與人們一起分享自己歡樂的,人們一定會為他的憂愁而憂愁;與人們一起分享自己安逸的,當他陷於危難時,人們一定會幫助他。
10.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後言,古人之所誡也。
出自《三國志·蜀書》。人心就像他們的面孔一樣總是千差萬別的,這當然沒有什麼奇怪的;古人最警惕的是,當面服從,而背後又反對。
《三國群雄》開新服了,想要奪得天下第一就要趁此機會。
在《三國群雄》中有很多武將,這些武將各有所長和特徵,有五大兵種,分別為槍兵、弓兵、騎兵、謀士和戰車.而且由於資質對武將生長而言起著決議性的作用。武將資質分別有6、7、8、10、12等5個類別的層次,關於12資質的頂級武未來說,來源十分稀少,沒有固定的來源。
佈陣,是《三國群雄》的重點,盾兵高防禦,弩兵高攻擊,騎兵攻擊縱列……每一個兵種都有其各自的特性,而每一次的戰場僅是九宮格之中的五格,如何將本人的兵士與武將以最適宜的方式排佈於戰場上,從而對立千變萬化的敵軍陣容,是玩家在每次戰役前需求認真量的事情,具有適宜的規劃,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等事情也並非完整不可能。
閱讀更多 瀟瀟葉未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