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殺人回憶》劇照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被這樣的一條新聞刷屏:電影《殺人回憶》的真兇原型找到了!

這一部取材於真實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的懸疑犯罪片,終於在三十多年後,與我國的白銀連環殺人案一樣,在戲外上演了真實的、“圓滿的”大結局。

為什麼不能說“圓滿”?因為受害者的生命永遠的消逝;受害者的家庭再也無法團圓;建立給受害者親友的心理傷痛,伴隨著他們終身;這一系列罪惡造成的社會影響和恐慌,將持續蔓延;甚至在幾十年後,都有可能成為罪惡者模仿的原型。所以即使案件本身已結案,但永遠不存在圓滿可言。

華城連環殺人案

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現華城市)附近村莊發生連續姦殺案,有10名女子受害,僅1人倖存。當時警方投入180萬人進行搜查,但受當時搜查方式所限,真兇一直沒有被找到,以致全案在2006年4月2日因為超過法律追訴期而終止偵查,直至2019年9月18日,韓國警方通過DNA檢測確定了嫌犯,長達33年的懸案正式宣告破案。

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華城連環殺人案兇手面部圖

白銀連環殺人案

1988年至2002年間,甘肅省白銀市先後發生11起女性慘遭入室殺害的案件。該案件有11名女性受害,部分受害人還曾遭受性侵害。兇手專挑年輕女性下手,作案手段殘忍,極具隱蔽性,造成巨大的社會恐慌。甘肅省公安廳辦案刑警於2016年8月26日將犯罪嫌疑人高承勇抓獲。經最高人民法院於2019年1月3日核准,高承勇被執行死刑。

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白銀連環殺人案兇手被逮捕

有人會說,這些案件都是因為上個世紀科技不發達,監控不完善,社會關係變革產生的偶然現象,如今的太平盛世,不用為此過多擔心。但罪惡之源本身,不會因社會的發展而消逝,國內外的無差別殺人近幾年有增無減,西方發達國家每年都上演著校園槍擊或集會突襲等慘案,而安全度較高的我國也出現了南昌紅谷灘案件、恩施朝陽坡小學案件等無差別殺人案。在這一系列案件中,受害者往往是兒童、女性、或毫無防備心理的路人。當你懷著對受害者的惋惜、對加害者的憤怒向兇手看去時,他通常只是一張十分普通、甚至有點驚慌失措的猥瑣臉龐。

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為什麼人會犯罪?

網絡搜索這一詞條,瀏覽器會給你彈出幾十萬個相關結果。

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在專業的犯罪學著作中,對罪犯的研究基本確定:敵視心理、腦部損傷以及童年時期遭遇身體摧殘是成年後具有暴力傾向的決定性因素,例如,Lewis1981年的研究指出:許多未成年犯都有腦部的損傷的歷史,諸如腦震盪、早產所帶來的傷害、兒時因發高燒所造成的驚撅等。

但他個人的童年隱形,為什麼要無辜弱小的人買單?

在宗教這種意識形態裡,雖各派教義不同,但論證觀點卻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基督教最重要的教義“原罪”;佛教的“善惡因果”;道教修養心性、羽化昇仙等等,絕大部分宗教能跟隨社會發展,去其糟粕,勸人向善,放下過去的傷害或執念,去贖罪或修行。儘管在邏輯嚴密的人眼中,多少帶一些自我麻痺成分,但人生實苦又無解,它的存在確實給予一部分人美好的願望,這也是宗教千百年來為何源遠流長的原因之一。

任何一場悲劇的產生,社會地位結構、經濟結構、教育水平等等都脫不了干係,事情遠遠不是我們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但是比起來“受害者有罪論”和“公平世界假設”等偏激的認知傾向,簡單的是非黑白分辨倒也可以不把人帶入罪惡的深淵,例如日劇《GOLD》中天佑海希在監獄的演講。

殺人回憶:你不知道罪惡什麼時候降臨

最後

這個世界真的沒有那麼美好,一定要小心保護好自己。

這個世界也真的沒有那麼糟糕,對美好心靈、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終是我們孜孜不倦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