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不一定是大師,你卻一定是小丑

十幾天前,我第一次在快手上刷到沈先生,就趕忙推薦給北京某報的兩個哥們兒。

“快去找他,這人準紅。”

一看到是網紅,這兩位在皮卡多鎮殺人如麻的悍匪,也退避三舍。

“不去,打死也不去。”其中一位說,“上次去山東採訪本亮大叔,求爺告奶奶,不但不接受採訪,連張圖也不給拍,當地宣傳部的人都被他惹惱了。”

是的,如果本亮大叔願意配合,他肯定可以成為基層“精準扶貧”的典型。要是再識相一點,領著一二十個村裡的小朋友,人手一把大吉他,到打穀場上拍幾個段子,配兩行字幕,“關愛留守兒童,快手音樂人在行動”,快手公關部要是不給他刷一百個穿雲箭,大叔的1400萬老鐵堅決不答應。

可是,本亮大叔還是一直在躲、躲、躲,躲記者,躲領導,躲從大江南北趕來拜師蹭流量的小主播。新京報記者離開他們村的第二天晚上,我看到本亮大叔在一大塊彩條布前做直播,他訴苦道,“你們都別來找我,我一個糟老頭子,沒啥看的。我在這裡跟你們唱唱歌,聊幾句,不很好嗎?”

其實,面對北京記者,本亮大叔倒也吐露了心聲,“我不懂你們啥北京報社,要是我出名了,說不定會有啥大麻煩……”

當時,他已經有接近800萬粉絲。他的直播間裡,最不缺的就是穿雲箭,那叫一個此起彼伏也,彷彿半個中國城鄉結合部的土豪,都來他家門口放煙花鬥富似的。一個穿雲箭售價288塊8,本亮大叔和快手對半分,他經常能在一分鐘之內收十來個。

粗略估算下,本亮大叔做一次兩三個小時的直播,收入個三五萬元,實在是起步價。


沈先生不一定是大師,你卻一定是小丑

在前半生,他不務農業,還揹著吉他流浪,被鄉親們視作神經病,窮得房倒屋塌都扶不起,現在快手上,他的粉絲量超過一箇中等國家的人口,收入至少躋身中國前1%的水平。

你兩個記者右手照相機左手錄音筆,大老遠從北京跑來,嘴角還掛著猥瑣詭秘的笑,擱我是本亮大叔,也不敢跟你們瞎扯呀。

在本亮大叔的江湖裡,他要雨得雨,要風得風,從三亞到佳木斯,誰跟他連麥都是先放一陣穿雲箭,再畢恭畢敬地叔長叔短,甚至還有一位東北男主播逗趣,說想把親媽介紹給他。如此狂浪暢快,哪有時間跟什麼良心記者廢話。

建議還在傳統媒體留守的年輕人們,工作不太飽和的時候,放下李普曼、展江、李海鵬和王瑞峰,刷刷快手抖音吧。那是一個更生鮮火辣的江湖,你會目睹舊的傳播秩序如何崩壞,如何被老鐵們的新規則踐踏,涼得連一碗泡麵都煮不熟。

本亮大叔是精明的,甚至還有一些狡黠,當穿雲箭太密集,他會連連擺手,“都別給我刷了,再刷我就下播了”。沒有老鐵質疑他是真心還是假意——老鐵們的爸爸媽媽遇到超出意料的饋贈,也會這麼擺手。

你中央音樂學院碩博連讀,在國家大劇院、工人體育場和維也納金色大廳都彈過吉他,有一千個音樂家都在知網上誇你彈得好,牛逼克拉斯,可是跟我有毛關係呀。你穿著乾淨的燕尾服,普通話那麼標準,時不時還吐幾個倫敦音,一看就不是咱屯兒的人。穿雲箭?滾犢子吧!

把本亮大叔聊到這裡,你或許就會明白沈巍先生何以成為直播江湖青睞的大師。有人質疑他水平很一般,不是大師,可你說說,快手上哪個主播比沈先生更有文化?

你敬你的真神,我拜我的大師。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這麼簡單的江湖規矩都不懂,老鐵呀,你是咋撐過大學畢業,還活到中年禿頭的?


沈先生不一定是大師,你卻一定是小丑

沈先生據說四五年沒洗過頭,髮間肯定早長了小朋友。他的衣服也穿了多半年,泥垢要是刮下來,夠給一萬個中年猥瑣男的手串包漿了。可以想象,沈先生渾身上下,一定洋溢著五環以內很難邂逅的味道。

看起來令人作嘔,可是,人們認這樣的人為大師,僅僅是因為他們愚蠢嗎?這國所謂的“真”大師們,又給幾億之眾的快手和抖音用戶們,帶來過哪些福利?他們給老百姓發過一顆糖,還是敬過一根菸?

“小丑成為大師,大師卻在流浪”,“一個看起來不正常的人說了幾句正常話,讓我們這些看起來正常的人,都不正常了。”快手上的這些文案,不排除營銷因素,卻是對知識權力體系小小的反抗和嘲諷。

沈先生看似反傳統地走紅,然而古代大師們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禮失求諸野”,“十步之澤,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菜根譚》和《增廣賢文》裡,可以解釋沈先生現象的句子,就更多了。大驚小怪者,讀書少不用功而已。

從目前段子來看,沈先生展露的知識,一部分是記誦之學,另一部分是儒家修齊治平那套,拿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還行,非要經世濟民就要鬧笑話了。沈先生的夢想跟劉強東差不多,都想當大官,只是劉先生髮達了,沈先生卻連區級審計局一個小吏都做不下去。

沈先生對“垃圾分類”的癖好,更像一種精神障礙。為此點贊者,不妨把他收攏的廢品拖回去堆自家客廳,能忍半個小時算我輸。隔著一塊手機屏幕,誰也聞不到他的體味,然而那才是他真正的生命。

當圍觀者散去,沈先生大半還是要露宿街頭的。這次意外走紅,也曝了他休了二十多年病假,一直吃空餉的秘密。無論他的空餉會不會被終止,他都再難安寧。他看上去不在乎譭譽,但不虞之譽多,求全之毀少,媒體和粉絲回饋給他的世界,是真的嗎?

小主播們日夜蹲守,靠沈先生聚粉,只是因為他們沒路子進審計局和其他局工作,又不想像沈先生這麼老年落魄,所以就趁著年輕,拼命圈粉賺錢啦。世態有炎涼,鈔票無冷暖,先到先撈才是王道。

問道於盲,不是個吉利的成語。問道於丐,貌似也難言光彩。那麼,就讓我們團聚在本亮大叔和沈先生的身邊,使勁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