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星空:衛星製造也可以“多快好省”小批量生產

微納星空50多人的“小團隊”成立2年半,發射7顆衛星上天;衛星從設計研發到出廠發射,最短歷時6個月完成;1千平米的衛星製造廠房,14顆衛星並行研發;即將迎來第5輪融資….

這家以 “航天速度”發展的初創公司,顛覆了傳統的高費用長製作週期的衛星製造模式,以自主研發的技術優勢讓衛星製造也可以“多、快、好、省”小批量生產

微納星空:衛星製造也可以“多快好省”小批量生產

借政策東風 民營企業開啟大航天時代

在過去,衛星總被人認為“高高在上”,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以前也只有國營大企業才能造衛星。而隨著我國一系列開放政策的出臺和商業航天的不斷髮展,現在不少民營企業也可以造衛星,構建屬於自己的太空星座。

2014年11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2016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

自2017年,初創民營航天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很多來自體制內的高精尖技術人才紛紛投入商業航天領域。本篇的主人公,園區企業微納星空,也是在這一年,抓住了時代發展機遇,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大航天時代。

放棄“公家飯”80後組團創業追尋航天夢

“從來沒有哪個初創行業,會像商業航天一樣將個人的理想,國家的意志以及人類的未來完美的結合。”微納星空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郇一恆先生對我們說到。

2017年初還在航天系統工作的幾位創始人敏銳的嗅到了商業航天的機會,成立了微納星空,聚焦衛星研發製造領域。在核心團隊的構建上,微納星空80%以上的員工來自體制內航天系統,均有9-10年的航天工作經驗。

微納星空:衛星製造也可以“多快好省”小批量生產

微納星空聯合創始人兼副總經理郇一恆

“隨著商業航天的興起,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領域。不論是在體制內還是自主創業,都是在為航天強國做貢獻。目前資本方和市場的表現證明了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如此“硬核”的核心團隊,為微納星空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夯實了人才優勢。打造一支矢志航天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這是微納星空近兩年迅速崛起的必然因素。

專注小衛星研製,立志成為國際領先的商業衛星公司

微納星空成立之初,便對標國內外一流衛星公司,立志成為具備世界競爭力的民營商業衛星企業,成為航天技術領域的獨角獸。但不同於大多數民營航天創業公司,微納星空“專啃硬骨頭”,業務選擇上切入的是目前衛星產業領域相對薄弱的研發設計與製造領域,並自主研發微納衛星平臺和核心部組件。

微納星空目前有衛星整星產品、衛星部組件和衛星通信地面終端三條產品線。可為國防、行業、區域等用戶提供基於衛星資源的綜合信息系統解決方案。

衛星整星產品,覆蓋10kg-1000kg量級,目前已經涉及從10公斤入門級的納衛星,50公斤級的微小衛星,100公斤量級的小衛星,到1000kg級的中小型衛星。

衛星部組件,團隊實現了衛星星務計算機、姿控計算機、測控通信產品等核心部組件的自主研發,併成功完成多次飛行驗證,能夠對外提供高性價比的衛星單機和部組件產品。

衛星通信地面終端,則是微納星空面向物聯網和互聯網應用需求,自主研發的系列化衛星數據採集終端和衛星寬帶通信終端。可為客戶提供星地一體化技術解決方案是微納星空的重要優勢之一。

小衛星相較大衛星,具有高度靈活、低成本、週期短等優勢,正受市場青睞。微納星空通過整星平臺標準化、分系統模塊化、核心部件自主研發,增加民營供貨渠道、發揮機制靈活優勢這五個方面來合理降低成本,以適應批量化星座組網任務等新興商業衛星市場的需求。

衛星的需求並不侷限於國內,據微納星空副總經理郇一恆介紹,非洲、南美、東南亞等地區對衛星一站式交付的需求也比較強烈。與海外合作,微納星空將採取“在軌交付”的方式,衛星的研發、製造和發射均在國內進行,這也將成為後續微納星空的一大業務點。

掌握衛星大小腦,形成技術壁壘

微納星空,除了仰望星空,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踏踏實實搞研發,通過不斷的自我提升和技術迭代,在技術上建立起難以攻克的壁壘。

郇一恆說:“微納星空自主掌握了衛星的高可靠星務自主管理和高穩定性姿軌控技術,這兩部分相當於衛星的‘大腦’和‘小腦’,這也是我們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優勢。”

具體來看,衛星的星務管理系統負責衛星的指揮調度、數據管理、任務規劃、信息採集、狀態監控等任務,是衛星的信息樞紐和管理中心,充當衛星“大腦”的角色;衛星的姿軌控系統負責根據任務需求實現衛星的定向、機動、巡航、跟蹤或保持等動作,相當於衛星的“小腦”。

自主掌握核心部組件的研發生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衛星的成本。據郇一恆介紹,在民營航天的商業化落地上,不同於過去體制內主要採用宇航級、軍工級的元器件和部組件,大量採用工業級的元器件和部組件可以明顯降低衛星生產成本。

微納星空的微小衛星,體積小、性價比高,由於採用柔性化衛星平臺設計技術,並優化研製流程,1顆衛星的研發週期非常短,平均6個月到1年就能完成衛星的研製,而傳統衛星則需要三到五年,相比成本高達數億元乃至數十億元的大衛星,微小衛星的研發成本只有幾百萬元至幾千萬元不等。成本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衛星的使用門檻,刺激衛星消費。

微納製造 閃耀星空

“微納製造,閃耀星空”這是微納星空的slogan,郇一恆先生向我們釋義時說到,“我們公司以衛星研製為主業,雖然是個很小的團隊,在人類長河中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有廣大的前景,更有無限的空間想象”。這家因夢想而生的公司,多次發射任務取得的優異成績讓微納星空在行業內脫穎而出,閃耀星空。

2018年10月27日,由微納星空自主研發的“未來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 “朱雀一號”運載火箭進行首次入軌嘗試。這次任務是中國首次全部由民營企業設計、生產、製造的純商業航天項目,開創了中國民營航天的先河。

微納星空:衛星製造也可以“多快好省”小批量生產

維納星空衛星飛控指揮中心

2018年10月29日,由微納星空深度參與的某衛星搭乘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微納星空提供了該衛星的“大腦”和“小腦”,即高可靠星務自主管理和高穩定性姿軌控技術,這也是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優勢。

2018年12月7日,由微納星空自主研製的“微納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是第二顆採用公司MN-10平臺的衛星,標誌著公司自主掌握的微納衛星平臺技術走向成熟。

2019年8月17日,由微納星空自主研製的“星時代-5”微小遙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捷龍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不到24小時即獲得高質量遙感圖像數據。該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公司的微納衛星平臺在成熟性、可靠性等方面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2019年12月20日,由微納星空自主研製的儀徵一號(天雁01)、星時代-8(天雁02)和未來1R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四號乙火箭成功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衛星剛剛星箭分離即獲得穩定遙測數據。本次任務是微納星空成立以來的第5次衛星發射,也是其首次一箭多星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發射的一箭三顆衛星,在技術團隊僅有50多人的情況下,並行研發,並在自建的衛星廠房裡完成總裝、測試、出廠。一箭三星的成功研製和發射讓微納星空的並行研發能力,小批量生產獲得驗證。

據郇一恆先生介紹,在他們廠房內,還有4顆衛星正在研製。2020年,微納星空已定的發射計劃超過6顆衛星,其中5顆衛星的重量均在50到100kg之間,未來還將逐步突破技術壁壘,完成200kg,甚至500kg-1000kg衛星的在軌驗證。

實創科技園助微納星空閃耀萬里長空

“2019年微納星空大事件有2個,第一個就是我們搬遷到了中關村壹號,第二個就是今年成功發射了4顆衛星,實現了50kg到100kg級衛星的突破。

2019年10月,微納星空搬到了實創科技園的核心項目中關村壹號。之所以選址在這裡,郇一恆先生說到,“中關村壹號周邊聚集了航天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院等航天產業,清華、北大、北航、北理工等全國頂尖高校也在附近,有著成熟的航天產業氛圍、科技創新環境和人才優勢。同時,中關村壹號也初步聚集了航天相關的上下游企業,為我們搭建了非常便利的合作交流平臺,比如也在壹號的企業天鏈測控,正在為我們的衛星提供測控服務。中關村壹號作為北京和海淀的地標性建築,定位為全球硬科技創新中心,對我們國際化形象的打造和企業宣傳都是非常大的助力。”

為進一步助力商業航天產業發展,中關村壹號還發布了商業航天服務計劃,為園區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產業服務,多次舉辦融資、人力、產業交流等活動,為企業吸引人才、加快科技創新提供了便利條件。未來,實創科技園和中關村壹號將繼續努力,為企業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和營商環境,助力微納星空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一飛沖天,閃耀萬里長空。

———— / END / ————

本文刊登於《中關村》雜誌三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