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中科聯盟,隨時隨地預約儀器。

根據遺傳特點的不同,實驗小鼠可分為三大類: 近交系、封閉群和雜交群 。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參考標準: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佈的〖實驗動物 哺乳類實驗動物的遺傳質量控制〗(GB 14923-2010)

1、近交系

近交系是指近交係數大於99%、近交程度相當於20代以上連續全同胞或親子交配,群體遺傳基因高度純合穩定的動物群。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命名規則

1、一般以簡短的(1-4個)大寫英文字母命名。例如A、AE、DBA、STAR等;

2、也可在大寫字母之間添加阿拉伯數字,如C3H、C57BL等;

3、近交系的近交世代數用大寫的英文字母“F”表示,例如當一個近交系的近交代數為81時,寫成(F81)。

4、不符合命名規則,但是被國際所承認的命名可繼續沿用,如 615、129、101等。

(ps:129(F23)表示:129小鼠,近交代數為第23代。)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亞系

亞系是近交系的分支,由於殘留雜合基因的分離、基因突變以及在不同地區繁育而造成同一品系內不同分支之間在遺傳上有差異的動物。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命名規則

1、在原品系後加「/」,在後面加上亞系代號。(代號指的是培育該品系的研究者或者實驗室)

2、比如A/He表示由Heston博士培育的A品系的亞系;

3、可以是數字,比如C57BL/6和C57BL/10表示C57BL的兩個亞系;

4、也可以是數字加研究者或實驗室代碼,比如C57BL/6J和C57BL/10J表示由美國傑克遜實驗室維繫的C57BL的兩個亞系。

5、也有後標小寫字母的歷史沿用的亞系,比如BALB/c。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2、封閉群/遠交群

以非近親交配方式進行繁殖生產的一個實驗動物種群,在不從其外部引入新個體的條件下至少連續繁殖4代以上。封閉群既保持了群體的一般特性又保持了動物的雜合性。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命名規則

封閉群由2-4個大寫英文字母命名,種群名稱前標明保持者的英文縮寫名稱,第一個字母須大寫,後面的字母小寫,一般不超過4個字母。保持者與種群之間用冒號分開。

1、Lac:LACA表示由英國實驗動物中心(Lac)保持的LACA封閉群小鼠。

2、不符合命名規則,但是被國際所承認的命名可繼續沿用,如 Wistar大鼠封閉群,日本的ddy封閉群小鼠等。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3、雜交群

雜交群指的是由不同品系或種群之間雜交產生的後代。用於實驗研究的雜交群是指兩個近交系之間交配所繁殖的子一代動物,簡稱F1代動物。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命名規則

雜交1代小鼠按照以下方式命名:

雌性親代名稱在前,雄性親代名稱居後,二者之間以大寫英文字母“X”相連表示雜交,再在後面加上雜交的代數。

例如:C57BL/6系的雌種和DBA/2系的雄種雜交後生的F1代稱為:C57BL/6XDBA/2。(也可以將兩個親本近交品系的縮寫按照雌雄的順序寫在一起,再加上F1,即B6D2F1)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常見的小鼠的命名方式相對來講比較簡單,我們在閱讀文獻時,會遇到一種由數字、字母、上標和符號組成的名字,這種是基因工程小鼠的命名。

常見的基因工程小鼠有兩種命名方式

1、基因定點修飾小鼠的命名方式:比如敲除、敲入、點突變等;

2、隨機轉基因小鼠命名方式。


基因定點修飾小鼠的命名方式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以129X1-Cftr tm1(Otx2)Unc 為例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從上圖可以獲得的信息

★ 小鼠品系:129X1

★ 被修飾的基因:Cftr

★ 修飾技術:ES打靶技術

★ 插入的基因:Otx2

★ 基因序列號:1

該命名錶示,Cftr基因編碼區被Otx2基因取代。

下面逐一解釋每一部分所代表的的意思。

1、品系背景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如果是在單一的小鼠背景上完成的基因修飾,且在繁育過程中未引入其它品系,那麼這一part就可以以品系簡寫來表示。

下面是部分品系全名所對應的縮寫: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1、如果是在混合品系背景上,那麼可以用這幾個品系(<3個)縮寫,並以分號作為間隔。分號前表示受體,分號後表示供體。

例如:在一個來自C57BL/6與129雜交 ES 細胞繫上定點敲除某個基因,可以用B6;129表示。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當這個混合品系再與 C57BL/6 小鼠回交至近交系程度,那麼就要把「;」改寫為「.」,即 B6;129 → B6.129(混合近交系變為同源導入近交系)。

2、如果供體品系是混合背景或有未知來源,那麼回交至受體品系的近交系程度後,可以用「.Cg」來表示,比如:B6.Cg 。

3、 如果存在3個以上祖系或有未知來源的混合遺傳背景,那麼以『STOCK』 來表示。

2、被修飾的基因(斜體)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這裡的基因名用的是Gene Symbol。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Gene Symbol 有以下特點:

☆ 物種中唯一的

☆ 短,3-5個字母,最多不超過10個字母

☆ 只用羅馬字母和阿拉伯數字

☆ 大寫字母開頭,後跟小寫字母或數字

☆ 不包括組織特異性或分子量

☆ 最好跟 Gene Name 的首字母一致

☆ 斜體表示

☆ 不同物種的同源基因使用相同的Gene Symbol

Gene Name 則一般有以下特點:

o 簡短,可以是幾個單詞,包含基因功能或特點

o 首字母小寫(人名或專有名詞除外)

o 使用美式拼寫方法

例如:Shh 是 Gene Symbol,而 sonic hedgehog 則是它的 Gene Name。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這裡要特別提一下定點過表達的這類情況:

目前最常用的兩個定點過表達的整合位點,一個 Rosa26位點,一個是 H11位點。

➤ Rosa26是一個基因,所以可以用它的Gene Symbol,也就是 Gt(ROSA)26Sor

➤ H11並不是某一個特定基因,而是存在於兩個基因之間的一個特定染色體位置,所以沒有 Gene Symbol。目前公認的命名是

Igs2,表示 intergenic site 2 的縮寫。

3、修飾方式(上標)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基因修飾方式一般分為兩種:tm 和 em。

◆ tm

利用ES打靶技術構建的小鼠,用 tm 表示,tm代表 targeted mutation。

◆ em

核酸內切酶系統(比如現在大熱的

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修飾,用 em 表示 endonuclease-mediated mutation。

例如:FVB-Rab38 em1Rkuhn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此命名錶示,Ralf Kuhn實驗室在FVB小鼠上利用核酸內切酶技術對Rab38基因進行首次突變。(



4、編號(上標)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這裡的編號是指在該實驗室中,對該基因修飾的序列號。

例如:Trp53 tm1Holl ,表示在Holl實驗室對Trp53基因進行的第一次突變。

有時候會看到 tm1.1、tm1.2的情況,這是指條件性基因敲除(CKO)小鼠在與生殖系重組酶工具鼠交配後獲得的子代小鼠品系,為了與親代 CKO 小鼠(編號為 tm1)區分。

5、插入結構(上標)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1、如果有敲入的基因,可以在括號內寫出插入的外源基因。

例如:Cd19 tm1(cre)Cgn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該命名錶示:在Cd19基因中插入了Cre基因。

2、如果敲入的是RNAi,那麼把RNAi針對的靶點寫進括號中。

例如:Gene tm # (RNAi:Il23a) Labcode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3、對於基因敲除和條件性基因敲除,在命名中一般不用加入插入結構的部分,即編號後緊跟實驗室代號。

例如:Trp53 tm1Holl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6、實驗室代號(上標)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一般實驗室代號是機構名稱的首字母縮寫。

常見實驗室代碼:

J —— The Jackson Laboratory

Kyo —— Kyoto University

N ——National Insititutes of Health

Crl ——The Charles River Laboratory

Rik ——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RIKEN)




隨機轉基因小鼠的命名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轉基因小鼠是指基因組中隨機整合外源基因,並在體內表達轉入基因的小鼠。通常採用顯微注射技術將外源DNA注射(或逆轉錄病毒介導等方法)到一個受精卵細胞核中,使外源DNA隨機整合到小鼠基因組中,產生帶有外源基因的遺傳性突變小鼠模型。

例如:C57BL/6–Tg(CAG-EGFP)1Osb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由於轉基因小鼠轉入的是外源基因,因此不用斜體。


從該命名可以獲得的信息:

背景品系:C57BL/6小鼠

構建技術:轉基因

轉入的基因:在CAG啟動子下表達的EGFp基因

1、轉入基因

在括號中填入轉入基因的啟動子信息以及Gene Symbol。

由於轉入的基因是外來DNA材料的隨機插入,且不是天然基因組的一部分,所以不需要寫成斜體。

2、編號

實驗室對已成功的轉基因品系給予的特定編號。


如果使用轉座子系統來製備轉基因小鼠的話,那麼命名時需要在 Tg 後面加上Tn,表示transposable element。

後面的括號內包括:所使用的轉座子系統縮寫,以及構建的載體結構,兩者用「-」鏈接。

即TgTn(transposon_class_abbreviation-vector)#Labcode。

例如:B6.Cg-TgTn(sb-lacZ,GFP)IF2Jtak/JtakRbrc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sb 是 sleeping beauty的縮寫



基因工程小鼠的一般簡寫方式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通常在文章中對所用的基因工程小鼠進行表述時,可以採用簡寫的方式。

首先,大小鼠的基因符號使用斜體,第一個字母大寫,其餘小寫。例如:Igf1(胰島素生長因子1)

特別注意的是,蛋白質的名稱和基因符號相同,但蛋白質不用斜體,且全部用大寫。如:IGF1

人的基因符號用斜體,且所有的字母用大寫表示。如:IGF1

因此註明大小鼠的名字時要注意用大寫首字母及斜體表示。

基因敲除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基因敲入

將敲入的元件寫在上標裡。

例如,Shh

基因E177A點突變雜合子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如果shh基因敲入報告基因或Cre重組酶基因,可以寫成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或者也可以直接寫成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轉基因

一般直接寫出表達的基因結構

例如:Villin promoter 驅動 EGFP 報告基因的轉基因小鼠就可以表示為Vil-EGFP。

條件性基因敲除

將 flox 作為上標表示,比如: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 如果與廣泛表達 Cre 或生殖系表達 Cre 工具鼠交配後獲得了全身敲除的小鼠,那麼可以按 KO 小鼠的規則來簡寫。

■ 如果與組織特異性 Cre 小鼠交配,那麼可以組合寫成: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 如果文章中只用到一種組織特異性 Cre 工具鼠,也可以按 KO 的方式簡寫,即 Gene-/- 可以表示 flox 純合子且 Cre 陽性小鼠。

■ 如果有多種不同的 Cre,那麼就需要分別表示。

例如:Tlr5 flox 小鼠分別與小腸上皮細胞(IEC)特異性 Cre(Vil-Cre)、DC 細胞特異性 Cre(CD11c-Cre) 交配的子代中發生基因敲除的純合子小鼠可以分別表示為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如果覺得這樣寫太麻煩,也可以這樣表示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OK,本期的基因工程小鼠的命名規則就介紹到這裡了,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到MGI網站上深入瞭解實驗小鼠的其他知識。

網站鏈接:http://www.informatics.jax.org/

也可以參考由王超主編的《基因修飾小鼠製備常用技術》

內容來源:MGI網站、南模生物、邦耀實驗室、中國實驗室動物信息網等


常見實驗小鼠的命名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