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兩首才是經典!描寫漁翁最有名的詩……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這是清代王士楨的題畫詩《題秋江獨釣圖》:

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扁舟,一支魚竿,一江秋水,一個漁夫在垂釣,他一邊放聲高歌,一邊暢快飲酒,逍遙自在,又帶著幾分蕭瑟,冷寂……一幅絕妙的水墨山水畫!

原來這兩首才是經典!描寫漁翁最有名的詩……

仔細欣賞,此詩首先描繪一個宏大的背景:高遠的天空,遼闊的大江,江邊的枯樹,這是面,是靜景;然後一些細小的部分:一葉輕舟,一披蓑戴笠的漁夫,張嘴歌唱,腳旁有一酒壺,這是點,是動景。點面結合,動靜結合,多麼相宜多麼靜謐的畫面!

九個“一”巧妙鑲嵌於其中,將詩與圖的意境表現得纖毫畢現,細細品味,這些“一”字用得十分貼切又有情趣。前五個“一”字繪出漁翁的外在形象:一葉扁舟之上,披蓑戴笠的漁人,垂釣江邊。後四個“一”字側重揭示漁翁的精神內涵:灑脫不羈,高潔傲岸。

或許,漁人釣的不是魚,而是樂趣,是情趣。一個無拘無束的動作,表現一種瀟灑自在的生活,代表一顆超凡脫俗的靈魂。垂釣者可能看透官場,然後寄情山水,也可能看破紅塵,然後歸隱山林……

這首詩讓我聯想到柳宗元的一首五絕《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兩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江雪》中,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刻畫了一個清高孤傲、頑強不屈的漁翁形象。

原來這兩首才是經典!描寫漁翁最有名的詩……

兩首詩都運用白描、點面結合、動靜結合的手法,描繪出一幅靜謐清冷的寒江獨釣圖,刻畫出漁翁形象,一樣的遺世獨立,一樣的清高孤傲,一樣的灑脫不羈……

有時,有感於現實的煩惱,生活的沉重,我多麼想去作個漁夫,住在水邊,不問塵俗,打打魚,種種菜,自食其力,過一種簡單的生活,該是如何的幸福啊!

原來這兩首才是經典!描寫漁翁最有名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