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驚蟄過後還能冷多久?答案來了

驚蟄是我國第二十四節氣之第3個節氣,一般是在陽曆3月5號到3月7號之間,今年是3月5號是驚蟄的日子。驚蟄到來預示著天氣逐漸變暖,也是進入了2月份的天氣,可以說是桃花盛開,萬物復甦,萬象更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隨著節氣的到來,預示著雷雨天氣即將來到。“蟄”的意思就是歇伏的意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冬眠。在寒冷的冬季一般的冷血動物會在冬天冬眠,當然也有一些像狗熊一類的,也會在冬天有冬眠的現象。一旦驚蟄節氣的到來天氣變暖,這些蟄伏的動物就會爬出洞來尋找食物。尤其驚蟄天氣到來,雷雨天氣也到來了雷聲驚動了冬眠的動物,讓熟睡的動物被雷聲驚醒,於是就有了驚蟄之說。

俗語“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驚蟄過後還能冷多久?答案來了


“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這是一句俗語老話,提醒人們如果天氣該冷的時候不冷,不該解凍的時候提前解凍,那麼後面本該暖和起來的天氣就可能會遲遲暖和不起來。對農業生產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就不是什麼好事兒。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驚蟄這一天到來,如果天氣不寒冷,不使得冬眠的蟲子受凍的話,寒冷的天氣將會持續到5月份。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驚蟄過後還能冷多久?

俗語“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驚蟄過後還能冷多久?答案來了


驚蟄過後,是春雷始響,蟄蟲慢慢開始復甦的時候。但是必須明白,驚蟄仍然處於數九天中,天氣應該依然寒冷。驚蟄儘管到來了,也是初春的天氣,天氣乍寒乍暖。如果說驚蟄這一天天氣非常的暖和,也使得南方的暖溼氣流壓過北方的暖溼氣流,畢竟大氣壓的溫度相對比較低,隨後北方的冷溼氣流不斷的與南方的暖溼氣流相碰撞,這就形成了有效的降雨,碰撞比較厲害就發出雷聲,形成了雷雨的天氣。由於兩股氣流爭上不下的相互碰撞,這樣就形成雨水比較多,甚至連綿的春雨下個不停,溫度不斷的降低就形成了倒春寒。

俗語“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驚蟄過後還能冷多久?答案來了


我們知道連冬數九,冬至一九開始,每九天一個九,到了驚蟄節氣,正好是75天。是八個第九天。按照數九歌,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以我們這裡還有老話說,“驚蟄不耙地,好比蒸上饅頭跑了氣”。可見驚蟄時節,就是土地解凍保墒的好時機。

農村老人說,驚蟄時難穿衣,早晚特別冷,中午又有些熱,這才是正常的氣候。如果這個時候特別暖和,那麼今年的氣候就可能要倒春寒了!等到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盛開時,就會遭災了!

俗語“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驚蟄過後還能冷多久?答案來了


另有報道,今年南極北極氣溫也是高於往年,本來應該在雪地上行走的企鵝,滾在了泥水裡。應該說,氣候也遵循能量守恆定律,該冷的時候不冷,該熱的時候就不熱。這就是所說的全球溫室效應吧。有次可見,考慮到今年暖冬的情況,驚蟄過後繼續寒冷的幾率不大,應該冷不了多久了吧?

關於俗語“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驚蟄過後還能冷多久?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