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經典名句之:太剛則折,至察無徒

《二十四史》經典名句之:太剛則折,至察無徒

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周豈頁》

察:看得清;徒:黨徒,同一類或同一派別的人。

譯文:過於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朋友。

解析:所謂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易折

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強,不能自強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業。剛就是使一個人站立起來的東西。剛是一種威儀,一種自信,一種力量,一種不可侵犯的氣概。

自古以來,哪一個帝王將相不是自立自強闖出來的呢?哪一個聖賢不是各有各的自立自強之道呢?孔子可算是仁至義盡的了,他講中庸之道,講溫柔敦厚,可他也有剛的時候,他當宰相才七天,就殺了少正卯。由於有了剛,那些先賢們才能獨立不懼,堅韌不拔。剛就是一個人的骨頭。人也不可無柔,無柔則不親和,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閉,拒人於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挺立長久的東西。柔是一種魅力,一種收斂,一種方法,一種春風宜人的光彩。哪一個人不是生活在人間,哪一個人沒有七情六慾,哪一個人離得了他人的信任與幫助。再偉大的人也需要追隨者,再精彩的演說也需要聽眾。柔就是一個人的皮肉,是使一個人光彩照人的東西。然而,太剛則折,太柔則靡。

春秋戰國時期楚歸晉知的故事十分著名,其原因就在於知營能夠不卑不亢、外柔內剛地對待楚王。當時,晉國人把從楚國那裡俘虜來的楚國公子及楚國大臣的屍首交給了楚國,希望能夠換回包括知在內的晉國戰俘,楚王答應了。

在送別知的時候,楚王問道:“你怨恨我嗎?”

知營回答說:“兩國交戰,我沒有才能,不能勝任自己的職務,所以做了俘虜。君王的左右沒有用我的血來祭鼓,而讓我回國去接受殺戮,這是君王您的恩惠。我確實沒有才能,又能怨恨誰呢?”

楚王又問道:“那麼,你反而要感激我嗎?”

知營回答說:“兩國各為自己的百姓打算,希望能讓老百姓平安,各自抑制住憤怒,互相原諒。兩國都解放各自的戰俘,以結成友好。我又能感激誰呢?”

楚王又問:“你回去以後,用什麼來報答我呢?”

知營說:“我沒有什麼怨恨,也沒受大王的什麼恩德,我不知道該報答什麼!”

楚王說:“既便是這樣,你也要告訴我些什麼。”

知營不卑不亢地說:“好吧!託君主的福,作為囚犯,我能回到晉國,我的國君如果殺了我,我死而不朽。如果由於君王的恩而赦免了我,或是君王同意把我殺掉祭祀祖先,那我也死而不朽。如果蒙君王恩寵,再讓我承襲原職,按次序擔任晉國的政事,率領一部分軍隊駐守邊城,即使遇到楚國的文武官員,我也不會違反禮儀,不會有二心,只好竭盡全力,盡做臣子的本分。如果說有報答的,這就是我要報答大王的。”

楚王聽了這番話,知道不能折服他,就對大臣們說:“晉國的臣子真是無法爭取啊!”

於是,楚王用隆重的禮節把知營送回了晉國。楚王對知營的這番談話,大概有兩個意圖,一是想找個空子折辱晉國的戰俘,一是想留下一些後路,為將來的楚、晉作戰爭取晉國的人心。但知始終不亢不卑,據實而答。逐次回駁,弄得楚文王灰頭土臉又無可挑剔,最後只好以禮相送。知的這種以柔為主、柔中寓剛的答辯成為千古名論。

柔中含剛,剛中存柔,剛柔相濟,不偏不倚,才是中國人處世的正宗。這一理想化的處世方式,一個小小的太極圖表現的最為形象。在一個圓圈中有一個白色的陽魚和一個黑色的陰魚,陽魚頭抱陰重尾,陰魚頭抱陽魚尾,互相糾結,渾融婉轉,恰成一圓形,無始無終無頭無尾,無前無後,無高無下。最妙的是陰魚當中有陽眼,陽魚當中有陰眼,相互包容,相互蘊含,相互激發,相互轉化而又相互捉生。我們曾經對這一處世方式進行過轟轟烈烈的批判,但當我們今天凝神諦視這個小小的太極圖時,我們卻不能不承認它包含了宇宙中的至理,同時也是我們處理人事的最高準則。

這也是周告誡皇帝的話。他認為“夫太剛則折,至察無徒”,用它來治理國家,會給國家帶來禍患,用它來行事,就會傷害自己的家人。這也就是前人所說的“水清無魚,至察無徒”。水如果太清就不會有魚,政治太苛刻就會使統治者與百姓之間不和睦,百姓則會怨聲載道,政府就會失去百姓的擁戴。這應該成為後人治世的一個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