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一,以貓眼看人——跳出人類看人類

《我是貓》這本小說的創作靈感源於一次人與貓的邂逅。某天,夏目漱石書桌上構思小說,突然有一個黑色的流浪貓闖進來,這隻貓盯著拿著筆坐在書桌眉頭緊鎖的夏目,夏目暫時放開思緒,轉而看向這隻貓。

夏目當時心裡想,這隻野貓一動不動地盯著我幹什麼?它在想什麼?它能否理解我現在在幹什麼?在它的視角下人類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意義?就是這一突然的思考,讓夏目產生了一種,貓的視角是如何看人類的?這種跳出人類看人類的思維使夏目創作了小說《我是貓》,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真正有了自己獨特的文學風格,這算是日本文學進入了現代化的階段的標誌,並且夏目漱石收養了這隻可憐的貓。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他稱這部作品是“海參體”,因為海參是沒頭沒尾的,他寫的故事也是沒有頭緒的,有點類似咱們今天的脫口秀,只是不同的片段組合起來,這本書隨便翻到哪一頁,其實都可以讀下去,《我是貓》區別於一般的故事性小說,用夏目漱石的原話說:“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本笑話集來看”。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夏目的黑貓

關於寫作手法,夏目漱石參照了日本一種古老的曲藝形式——“落語”,其實和中國的單口相聲沒啥區別,這種藝術創作的手法對他啟發很大,故事中的敘述者是一隻被收養在窮教書先生家中的小貓,就是以他收養的那隻貓為原型,而他就是那個窮教書先生,作者通過一隻很會說話的貓對當時明治維新時代的人和事來了一場個人脫口秀,下面咱們看看這隻貓是如何亮相的:

這隻貓亮相的第一句話就是:“咱家是貓。名字嘛……還沒有。哪裡出生?壓根兒就搞不清!只恍惚記得好像在一個陰溼的地方咪咪叫。

在那兒,咱家第一次看見了人。而且後來聽說,他是一名寄人籬下的窮學生,屬於人類中最殘暴的一夥。相傳這名學生常常逮住我們燉肉吃。不過當時,咱家還不懂事。倒也沒覺得怎麼可怕。只是被他嗖的一下子高高舉起,總覺得有點六神無主。”

咱家在學生的手心稍微穩住神兒,瞧了一眼學生的臉,這大約便是咱家平生第一次和所謂的“人”打個照面了。當時覺得這傢伙可真是個怪物,其印象至今也還記憶猶新。單說那張臉,本應用毫毛來妝點,卻油光嶄亮,活像個茶壺。

其後咱家碰上的貓不算少,但是,像他這麼不周正的臉,一次也未曾見過。況且,臉心兒鼓得太高,還不時地從一對黑窟窿裡咕嘟嘟地噴出煙來。太嗆得慌,可真折服了。如今總算明白:原來這是人在吸菸哩。

咱家在這名學生的掌心暫且舒適地趴著。可是,不大工夫,咱家竟以異常的快速旋轉起來,弄不清是學生在動,還是咱家自己在動,反正迷糊得要命,直噁心。心想:這下子可完蛋嘍!又咕咚一聲,咱家被摔得兩眼直冒金花。只記得這些。至於後事如何,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二,一隻生而就為脫口秀的貓

上文中選段中簡直是貓語連珠,那麼這隻貓談論的故事是什麼?主要就是窮教書先生在內的五位性格迥異的明治時代知識分子之間的談話。這些談話不僅被一隻貓旁觀,還被貓評價,貓貓對他們可沒有什麼好話,全是嘲諷和調侃。

作者藉此講述明治維新時代那些“讀死書”的人,尤其是文學領域,別看他們知識很豐富,可現實中卻缺乏實踐方面的能力,並且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難以處理得當,甚至主角這個教書先生有點社交恐懼症,所以這些窮書生們都始終過著清貧的生活,越窮越愛說,越說越沒譜,聽的這小貓不斷吐槽。

這幾個主角自命不凡,看不清楚自身的問題所在,只會在社會和其他人身上找問題,他們窮、沒地位,歸其原因就是如此,但他們安慰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輩其實蓬蒿人”。

他們每天對世事侃侃而談,來展示自己獨到的思考,在明治維新時代,好像他們就是時代話語的掌握者,在說到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之處,就不斷的在這些話語中表示自己對世俗之物早已看開的豁達,但實際卻未能忘懷俗世之事,這就顯得特別搞笑,就好像是正在餓肚子的男人,聞著別人碗裡的肉,說出一句:“不正之肉吾不食之,爾等俗人竟大快朵頤”。

所以你也看得出來,這些愛說酸話的文人,其實依舊希望能夠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可你說你明明有世俗的想法卻遮遮掩掩,就怪不了小貓不斷吐槽這幾個人身上充滿的世俗氣,小貓直呼他們是廢柴。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作為明治維新時期的知識分子隊伍中的一員,夏目漱石深知知識分子的性格弱點,作者把這群人稱為“太平逸民”,說他們像藤上的絲瓜一樣隨風搖曳,似乎自以為超然物外,其實他們仍然未能忘懷塵世,實在充滿俗情。

其實關於這一點,中國古代文人也大多有點這方面的毛病,你在古人寫的詩句和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出類似的複雜心情,在那個“學而優則仕”的時代,在那個“經世致用,學以致用”的思想下,當文人面對現實,或者說錯話被貶,或者位卑言輕卻懷揣大理想,亦或者勇敢諫言被貶斥等等,總在心中之意難以抒發的時候動動筆桿子來發洩發洩自己的不滿,表達一下自己的雄心報國之志和以天下為己任之心。

還有一部分人乾脆看清現實,就選擇一種逃避辦法,即自我安慰,對自己的處境自得其樂,表達一種與世無爭、保持清高、出世的田園生活方式,比如白居易、蘇軾、劉禹錫等人,自我安慰的反面其實是這些政治家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抵抗著現實沉重的地心引力,如下詩句可見一斑。

蘇軾烏臺詩案被貶後寫《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惠州一絕》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夏目友人帳動漫裡的貓

那麼明治維新時期的這幫酸文人吐槽的出發點和很多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其實都是一回事,夏目漱石就是用貓的視角來吐槽這幫酸文人,其中也包括他自己,夏目用貓眼對教師的家庭的故事、朋友來講的故事、各種社會見聞等等進行評論和揶揄諷刺,詼諧幽默中透露出深刻,貓兒的評論和調侃,讓人們擺脫對世俗的成見,看清楚事物的本質。

養過貓的都知道,貓經常是躺在那面無表情的冷眼旁觀,嫌棄主人,這一點和狗的區別很大,在短視頻中很多人用字幕和配音來表達貓的心理獨白,確實特別的搭配,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可以讓人們不抱有對人類講述者所代表的群體和身份之偏見,用動物的視角來進行傳達,在讀者的角度可以將人的視角切換到貓的視角去看,就可以排除人們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進而能夠使讀者產生更多思考。

貓兒語錄:

“原來,謾罵風流鬼的人,大多沒有風流的資格;自命風流的人,也大多沒有資格風流。”

“這個世界容許了太多自作多情,有人被女人斜著眼睛瞟了一眼,就覺得自己是萬人迷。”

“以往的人教人們忘掉自己,現在的人教人不要忘了自己。”

“聽說在人的世界中所通用的愛的法則是這樣的:在與自己有利的條件下,則可以愛別人。”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隻貓可不是“聖人”,貓兒自身也是被諷刺的對象,這一點很警示讀者,始終要跳出思維去看問題,書中的貓視角來看人的時候妙語連珠,吐槽的簡直太深刻了,連貓兒都覺得自己睿智無比。

可說回到它呢?最終也沒能學會捉老鼠,身為一隻貓,簡直就是貓界恥辱,並且因為被教書先生收養和相處,同時沾染上主人不好的習氣,這些不好的習氣在最初可是貓兒激烈吐槽的對象,所以你看,作者時刻在提醒讀者:“別以為站在上帝視角就可以忽略自身的貓病”。

主人天天去學校,歸來便悶坐書房;一有人來,卻依然嘮叨:“教師當夠了,夠了……”水彩畫已經不大畫了,胃藥也不見功效,已經不再吃。孩子們還好,天天上幼兒園,一回到家裡就唱歌,不時地揪住咱家的尾巴,將咱家倒提起來。 咱家因吃不到美味,沒有怎麼發胖。不過,還算健康,沒有變成瘸貓,一天天地虛擲韶光。 咱家決不捉老鼠。女僕還是那麼煩人。依然沒有給咱家起上名字。但是,那又何妨。慾望無止境嘛!但願住在這位教師的家,以無名一貓而了此平生!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並且,書中有幾段寫貓兒遇到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滑稽,作者在這一點的描寫可謂是惟妙惟肖,細膩的手筆不得不讓人大讚!作者通過這種心理描寫刻意強調了貓兒既頑固又愛自欺的性格,這一點很像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那種批評者,總是挑別人的毛病,儘管批判的很對,但是卻往往容易忽略自身的問題,甚至明知道自己某些地方也有問題,可還是逃避去消除問題,作者表面上在寫一隻天真小貓的滑稽經歷,其實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式將譏諷的矛頭指向了當時的知識分子。

一天,咱家和大黑照例躺在茶園裡天南海北地閒聊。他又把自己老掉牙的“光榮史”當成新聞,翻來覆去地大吹大擂。然後,對咱家提出如下質問:

“你小子至今捉了幾隻老鼠?”

論知識,咱家不是吹,遠比大黑開化得多。至於動力氣、比膽量,畢竟不是他的對手。咱家雖然心裡明白,可叫他這麼一問,還真有點臊得慌呢。不過,事實畢竟是事實,不該說謊,咱家便回答說:

“說真的,一直想抓,可還沒有動手哩!”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三,貓兒的主人——教書先生珍野苦沙彌

苦沙彌是中學裡的英語教師,他長著一張麻子臉,他性格頑固,還有些神經衰弱,不僅胃弱體虛,還有消化不良的毛病,可他的食量卻很大,每次填飽肚皮後就吃胃散,貓兒不斷吐槽他的主人“沒有林黛玉的命,卻得了林黛玉的病”。

主人是張麻臉,聽說在維新前痘瘡是很流行的。從締結了“日英同盟”的今天看,這張麻臉未免多少有落後於時代之感。麻臉蛋的衰退與人口的增長成反比,在不遠的將來麻臉會全部絕跡,這是從醫學統計上得出的精密結論,是連我這個貓兒也毫無置疑餘地的英明論斷。雖然還無法確定現在生息在這個地球上的人,有多少是麻臉蛋,但從我所交際的範圍來估算,在貓兒中是一隻也沒有的,而在人中,也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我家的主人。真叫我為他難過得很哩。〔1〕 日英同盟締結於1902年。

每當我看見主人的這張面孔,就不由得想:唉!真不知前世是怎樣造的孽,才使他帶著這張醜八怪的面孔,不知羞恥地呼吸著二十世紀的新鮮空氣。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其實你也發現了,這個苦沙彌的原型就是夏目漱石,書中,苦沙彌雖然是教書先生,可沒有學生喜歡他,經常出教學事故,比如:有學生問他“粗茶淡飯”的“粗茶”怎麼講,他把英語中表示“粗野”的詞savage和表示“茶”的詞 tea拼湊在一起,告訴學生是savagetea,這一點和中國學生經常說“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是有得一拼的。

苦沙彌的生活習慣被貓兒不斷吐槽,比如他的刷牙,且看下文:

“所謂教師,就是每天早晨吱哇亂叫的那一位嗎?”

“對,就是他。一洗臉就喊叫,活像大鵝快被勒死似的。”

“像大鵝快被勒死?”這可是絕妙的比喻。我家主人有個毛病,每天早晨在衛生間刷牙時,牙刷往喉嚨裡一捅,就由著性發出怪腔怪調。不高興時他哇哇地大聲叫,高興時勁頭足,更要哇啦哇啦地喊。總之,不論高興不高興,都蹩口氣聲勢浩大地號叫。據他老婆說,沒遷到這來以前並沒有這個毛病。有一天他忽然號叫起來,直到今天,一向不曾間斷過。真是個糟糕的習慣,幹麼要堅持不懈地幹這種勾當呢?我等貓輩怎麼也無法想象。這倒也罷了。還說什麼“髒裡髒氣”,嘴也太損了。

“那麼號叫,真不知唸的是什麼咒。明治以前,從武士的侍從到納履僕人,都懂得怎樣做才算得體。在我們這個住宅區,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洗臉刷牙的。”

苦沙彌經常回到家閉門看書,其實也不是看書,而是在書齋裡攤開書本,讀兩三頁就發睏,別人以為他在用功,其實他經常大睡午覺,還把口水流到書本上,不僅在書齋看書睡覺,貓兒還說:他每天晚上捧一堆書到床鋪邊上簡直是不知道怎麼想的,看是看,可看不到兩頁就犯困,然後放下書就睡覺,每天如此,貓兒說:“在主人那兒,書這東西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催眠的,是一種"活字印刷的催眠藥”。

主人很少和咱家見上一面。職業嘛,據說是教師。他一從學校回來,就一頭鑽進書房裡,幾乎從不跨出門檻一步。家人都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讀書郎。他自己也裝得很像刻苦讀書的樣兒。然而實際上,他並不像家人稱道的那麼好學。咱家常常躡手躡腳溜進他的書房偷偷瞧看,才知道他很貪睡午覺,不時地往剛剛翻過的書面上流口水。他由於害胃病,皮膚有點發黃,呈現出死挺挺的缺乏彈性的病態。可他偏偏又是個饕餮客,撐飽肚子就吃胃腸消化藥,吃完藥就翻書,讀兩三頁就打盹兒,口水流到書本上,這便是他夜夜雷同的課程表。

咱家雖說是貓,卻也經常思考問題。

當教師的真夠逍遙自在。咱家若生而為人,非當教師不可。如此昏睡便是工作,貓也幹得來的。儘管如此,若叫主人說,似乎再也沒有比教師更辛苦的了。每當朋友來訪,他總要怨天尤人地牢騷一通。

咱家在此剛剛落腳時,除了主人,都非常討厭咱家。他們不論去哪兒,總是把咱家一腳踢開,不予理睬。他們是何等地不把咱家放在眼裡!只要想想他們至今連個名字都不給起,便可見一斑了。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要說苦沙彌愛不愛讀書,確實是愛,他非常熱愛知識。每次和朋友聊天講到知識,他總不忘強調知識的可貴,他即便生活再拮据,妻子再牢騷不斷,不給他錢買書,他也要賒賬買書,可是論到做學問,試問看兩三頁就困的人能做什麼學問?真讓他的貓兒哭笑不得。

在書中,他一時興起想給他剛去世的朋友天然居士寫墓誌銘,他絞盡腦汁最後寫出了—句叫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生於空間, 探究空間,死於空間。空哉,間哉,天然居士,噫!”,貓兒吐槽,簡直是狗屁不通。

貓兒還吐槽:“他這個人,不管什麼事,都不具備徹底思索的力量。他的結論十分渺茫,如同他鼻孔裡噴出的“朝日”牌青煙,難於捉摸。不要忘記,這便是他議論中惟一的特色。”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將主人當天夜晚在孤燈隻影下沉思默想時的心理狀態如實地做了描述。主人頭腦的昏庸,從這裡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儘管他蓄著德皇凱撒式的八字鬍,卻是個呆子,連正常人與瘋子都區別不開。何況他好不容易提出這麼個問題,讓自己思索,卻終於沒有得出任何結論,便半途而廢了。

當天夜裡主人頭腦中泛起的上述思緒,幸而能向諸公報導,敝貓引以為極大的光榮。但是,主人想到:“一切都搞糊塗了。”隨後便酣然大睡。到了明天,究竟原來都想了些什麼,一定會忘得一乾二淨的。其後,主人如果對於瘋狂再進行思索,必然要重複一遍,從頭想起。那時節,他究竟又按何等思路,是否依然得出結論:“一切都搞糊塗了!”可就沒準兒了。然而,不論他再重想多少次,也不論他沿著何等思路去思索,終於要得出結論說:“一切都搞糊塗了!”這可是板上釘釘的。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貓兒在書中對苦沙彌有個很形象的比喻,說他活像脾氣怪癖的“牡蠣”,因為牡蠣會蜷縮,正和他整天蜷伏在書齋裡,從來沒有向外界探過頭的主人一模一樣。苦沙彌對外界的事物一點也不關心和在意,在他家街的拐角就住著大名鼎鼎的實業家金田,他居然都不知道。甚至在路上看到警察抓小偷他都分不清哪個是警察,然後還對小偷深深地行大禮,警察當時目瞪口呆。貓兒口中的“牡蠣症”其實就是社交恐懼症,習慣深居簡出的生活方式。苦沙彌儘管才30多歲,可讓人感覺他是一個50多60歲的挑剔易怒的老頭兒。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苦沙彌的夫人的原型其實就是夏目的妻子夏目鏡子, 鏡子不像是一般的日本婦女,她不擅長家務,和苦沙彌一樣愛睡覺,太陽曬屁股都不起床的那種,本該是輕言細語的日本女孩,她卻不是,性格大大咧咧,頗有點河東獅吼的感覺。

在日本那個男尊女卑的明治時代,其實夏目的妻子夏目鏡子的行為是不被大眾接受的,甚至在現實中是經常被冠以“惡妻”之名號。所以,在《我是貓》這部小說中,夏目漱石故意將她描寫成一個頭頂有塊斑禿、性格愚鈍、氣量狹小的女性,可以算是用文人的方式調侃一下對現實中他深感不滿卻又束手無策的妻子,但是他的妻子也不生氣,反而是夏目小說的狂熱粉絲。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四,資本家金田

作品巧妙地在故事中用鄰家金田小姐的婚事所引起的糾葛作為貫穿全文的線,讓故事可以被推動向前走。資本家金田的妻子為了鐘意的女婿寒月,就到苦沙彌家裡打聽寒月的情況,因為寒月是苦沙彌的學生,可是苦沙彌有些傲慢,擺起架子,不咋理睬金田的妻子,於是金田的妻子回去吹枕邊風,使金田對苦沙彌心生怨恨,金田夫婦先是指使一夥人汙辱謾罵,接著唆使苦沙彌的教師同事對他進行報復,後來還買通頑皮學生在課堂和課下鬧得他不得安寧,最後還招人對苦沙彌進行恐嚇。作者在這裡主要是批評社會拜金主義風氣,大家因為有利可圖都將矛頭指向苦沙彌,連貓兒也覺得金田是“最壞的人類”。

金田夫人。她那惡毒的心腸,完全悖離了常情,肯定是個地道的瘋子。金田老闆雖然還未曾謀面,但是,單看他對老婆低三下四、夫唱婦隨的樣子,不妨說他是個非凡的人物。非凡乃是狂人的別名,因此,可以和瘋子劃為一類。

五,走狗鈴木籐十郎

鈴木籐十郎雖是學子出身,但唯財是命,崇拜金錢,甘當金田老爺迫害苦沙彌的走狗,與苦沙彌毫無學友之情,他兩次來到苦沙彌家來對苦沙彌的情況做打聽,是典型的勢利小人,唯利是圖、損人利己。

六,得意門生水島寒月

苦沙彌有個學生叫水島寒月。寒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是位堂堂的理學士,研究“橡子的牢固度及天體的運行” “吊脖子力學”之類的課題,在貓兒的視角下,這聽起來都是一些異想天開的東西,他正要起草博士論文,論文題目是《紫外線對青蛙眼球的電動作用之影響》。為了造出一顆符合實驗要求的仿青蛙眼球,他整天鑽在實驗室磨玻璃球,據他本人估計至少要磨上十年才成。

寒月長了副美男子的模樣,他每次來苦沙彌這裡,總喜歡說些女人喜歡他這種半真半假的話,或者講些社會上的瑣事,要不就胡芻一些聳人聽聞的事兒,說夠了才回去,這個人還是一個痴情兒,他聽說金田小姐生病了,不由的傷心難過,加上自己發著高燒,路過吾妻橋的時候,竟然跳下去殉情,結果竟然跳到橋中心了....衣服都沒溼。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總之,一想到那個女人突然害了那種病,委實滿腹花飛葉落之嘆。我全身的活力好像舉行了總罷工,氣力頓然消失,踉踉蹌蹌來到吾妻。倚在欄杆,俯視橋下,不知是漲潮還是落潮,但見黑色的河水好像凝成一個平面在動盪。

我又向水面望去,這時,只聽從遠遠的上游傳來聲音,呼喚我的名字。天哪!這個時辰,怎麼會有人喊我?是誰呢?我凝神注視著水面,除了一片昏黑,什麼也不見。一定是心理作用吧?可是,剛邁出一兩步,又聽到一個微弱的聲音,那呼喚聲不是來自遠方,便是發自河底。

千真萬確,正是姑娘的聲音。我不禁應了一聲‘噯’!聲音太大,竟在靜靜的水面上發出迴響。我被自己的語聲嚇住,想到發出聲音的地方去。姑娘的聲音又響徹我的耳鼓,好像在痛苦,好像在傾訴,好像在呼救。

這回我回答說:‘立刻就去!’我從欄杆上探出半個身子,眺望著漆黑的河水,下了決心:這回再喊,我就跳下去!果然又傳來了悲慘的聲音,弱如柔絲。說時遲那時快,我縱身一跳,就像一塊小石頭似的,毫不猶豫地墜落下去了。”

七,詩人朋友越智東風

多情寒月有個詩人朋友,名叫越智東風。此人性格老實,但特別喜歡附庸風雅。他這個人還有個特點,總要對初次見面的人不厭其煩的解釋他名字的讀法,日語中的漢字一般有兩種讀法,“音讀”和“訓讀”,音讀是模仿漢語的發音,訓讀是日語自己發明的讀法。越智東風這四個字,音讀是“Tohu",訓讀是"Kochi”,後者與日語裡的“遠近” 一詞同音,所謂“合轍押韻”,這讓東風非常得意。貓兒吐槽這一點的時候不留情面的。

“他說,我首先聲明,越智東風不讀成‘越智TOHU’,而是‘越智KOCHI’。”

“妙!”迷亭幾乎把雲井牌香菸的煙霧深深吸進腹部。

寒月說:“這完全來源於文學熱。把東風讀成KOCHI,就成了‘遠近’這一成語,而且押上了韻,他非常得意。因此他說:‘如果把東風二字用拼音方法來讀,我的一片苦心,就付之東流了。’他就是這樣發牢騷呢。”

“這可夠古怪的。”迷亭先生乘機又將雲霧從肺腑中噴向鼻孔。那縷煙霧半路上徘徊,又被喉嚨吸了回去。他握著煙管,吭吭的不住咳嗽。

主人邊笑邊說:“前些天他來時說,他在朗誦會上扮演船老大,遭到了女學生們的嘲笑。”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八,吹牛大王迷亭

迷亭喜歡胡芻一些來無影去無蹤的名人名言來愚弄人,用苦沙彌太太的話說這叫“一本正經胡說八道”。而被愚弄的人也不能說完全無辜,他們聽得一頭霧水, 卻又不想暴露自己沒有學問的事實,只好 含含糊糊地附和他,才使他的詭計總能得逞,玩世不恭的迷亭是整本書裡最具亮點的人物。

九,故事創作背景——明治維新時代

《我是貓》裡的這些文人之所以是如此的囧境,究其原因要考慮當時的社會和政治背景,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全面學習西方國家的各方面,但是剛開始其實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只學了西方的框架,卻沒有西方的精髓,人們在政治、軍事和科學技術不斷的爭辯,可實際沒有產出多少有用的結果,也就是胡適之前批評中國那個階段的人的一句話:“別談主義,多談問題”,其實日本當時面臨的和清王朝洋務運動時期的事情是差不多的。

我們可想而知在當時注重科學和技術,重視生產力等理工科內容的時候,文學自然是最被輕視的,因為文學不能夠在當時社會立刻產生效用,哪怕今天也是如此,很多理工科等技術類的人認為他們可以改變世界,而文科的人只能不斷地嚼冷饅頭,炒冷飯,對社會發展沒有什麼大幫助,由此你可想當時日本文學的尷尬處境。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就單說文學領域的自己人,他們互相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理論研究和爭論上,因為在西學衝擊之下,日本國內的守舊派和國粹派逆流崛起,他們認為一味的模仿西方的外來文化是淺薄的,日本人得有自己的文化發展,所以他們開始重新審視日本傳統,提倡從江戶時代的文學中尋找創作浪漫故事的材料,兩派互相不斷地用理論去爭辯,致使好的小說創作數量非常少,且很多小說只是為理論服務,影響力只限於文學界領域內自嗨,而不為普通民眾所認知和欣賞,文學自然難以得到發展,無論是向外學習還是向內求都沒有辦法使日本文壇帶來新風貌。

直到中日甲午戰爭期間,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寫實主義、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被認為缺少思想性,與之對立的、熱衷於暴露社會現實的自然主義進入全盛期,但不久卻又呈現出過分注重客觀描寫、死板枯燥的傾向,所以當時的文學界自我死亡使得文人和文學逐漸被邊緣化的結果,這就是日本文學在那個時期的囧境,由此你看到書中知識分子在那個時期的怨聲載道。

自此夏目漱石才要開啟日本文學的新時代,或者叫日本近代文學的起點,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夏目漱石反自然主義的處女作《我是貓》橫空出世。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十、作者的創作之路

夏目漱石是日本人公認的日本千年文學第一人,事實上,他最開始並不是作家,他在38歲時才開始寫小說,直到49歲因病逝世,從事文學創作的時間不過短短十年,卻在日本文學史上鼎鼎大名。

他14歲開始學習中國古籍,且對漢學長時間深入研究,後來大學時期在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裡的成績名列前茅,並且在此期間發表過很多學術論文,畢業後當了高中英語老師,直到這時已經33歲的他才開始在《杜鵑》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英國文人與新聞雜誌》。

後來在1900年夏目奉教育部之命去英國留學,留學3年後回到國內,他才開始不斷地在《杜鵑》雜誌上發表文章。這個階段算是他正式開始寫作生涯。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夏目漱石生活在日本的明治維新時代,那時,日本這個國家正在走向現代化,但在那個去往英國留學的兩年經歷中,他發現所謂的西學和日本目前所追逐的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只是注重對西學的理論,而不是實踐,尤其是日本的文學在學習西學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直到出國了,他才深刻意識到英國文學和他以前所認識的有著極大差異。換句話說日本不僅在其他方面走的不是很正確,且在文學上根本沒有走向近代化。

這段留學經歷讓他明白,日本通過一味的學習來增強國勢顯然不夠,得通過文學來啟迪日本民眾的內心和思考,得讓日本的文學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味的仿照西方式的風格,於是他產生了在小說領域創作的慾望。

從英國回來的兩年後,也就是1905年,他在《杜鵑》雜誌發表《我是貓》開啟日本文學近代化浪潮,可以說就是這部作品奠定他作為日本千年文學第一人。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夏目漱石一入小說領域,其才華立刻驚異眾人,在當時掀起一股浪潮,用今天的網絡用語形容就是“爆款”、“網紅”。確實,在當時日本民間的讀者天天催著夏目漱石在《杜鵑》雜誌上更新下一章。

他的小說語言辛辣幽默,形式新穎,著眼於現實社會中知識分子的困境,對當時人們的心理描寫可謂是精確細微,這一點確實也是借鑑西方名著對人的深刻描寫,不過他也算是開啟了日本私小說的風氣之先,什麼叫私小說?指的是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敘述故事的。

夏目漱石其實是帶病創作所有作品(神經衰弱),其作品對後世的作家影響巨大,比如,1915年11月,經由林原耕三的引薦,後來的兩位日本文學大家久米正雄、芥川龍之介入漱石門下,成為夏目漱石的學生。

1984年,他的頭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紙幣上,可見夏目漱石在日本的地位。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十一,《我是貓》帶給我們什麼反思?

我們看這個作品可能經常會捧腹大笑,但實際上夏目漱石他寫這本書的那段時期無論身體情況還是心裡狀況都是很痛苦的,他患有神經衰弱和抑鬱症,在精神上很狂躁,導致他對很多人和事都看不慣,工作不專心,學生也不喜歡聽他的課,和家人的關係相處得也不好,對社會現象有很多牢騷與埋怨,人生的種種不如意找不到合適發洩方式,書中的苦沙彌就是他。

正在這時候,一隻流浪的黑貓帶給他一個機遇,夏目漱石就借這個靈感,跳到了貓的世界裡來看人,通過貓眼看世界,此前迷霧重重就徹底煙消雲散,於是他開始對事物有了全新的思考,如果是書中的苦沙彌,那就是會從一個只會發牢騷,“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窮酸落魄文人走向千年文學第一人,但現實中的夏目做到了,故事中的苦沙彌沒有做到(夏目上的學校都是頂級的,且後來留學英國,回國以後在東京帝國大學當英語老師)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一)【跳出框架,認清真正的自我】

我們想想,工作、生活中我們所謂的學習,所謂的做學問,有多少是自欺欺人?有多少是自我麻痺?以一種偽努力來讓自己覺得忙起來的生活有意義,其實最終什麼也沒有學到,比如很多大學生強迫自己去圖書館,實際人在圖書館,心卻不知道飄到哪裡了,很多人經常去西西弗書店,是那的會員,但是往往從書架中挑選出一本外表很精緻的書籍,點上飲品或咖啡,然後手機拍照發個朋友圈就離開了。

其實,書中的苦沙彌就是這樣的人,記得我前文講到苦沙彌怎麼讀書的吧?儘管苦沙彌的原形是夏目漱石,這也算夏目的自我嘲諷,他自己說:其實我也沒什麼學問,我也不是那麼好學的,裝裝樣子而已嘛。

為什麼以學問著稱的夏目漱石這樣說呢?告訴人們,只要你跳出視角,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缺點,你就會明白自己的不足,你也就不會沾沾自喜了,夏目漱石用這樣的自謙來告訴人們,妄不可自以為是,放下自己的很多心結和傲氣,把自己看輕,這可能才是做學問的起點,而不是一開始就無功自傲。

(二)【跳出侷限,看清社會和民族的問題】

跳出自我看自我,一定有不一樣的收穫,那麼跳出社會看社會,一定也是同樣的道理,貓雖然是日本貓,身處在日本社會,但是卻不是日本人,所以以貓的視角去跳出日本人的身份來看日本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會得到什麼?

“咚”的一下子坐起來之後,突然又換了心思,開始讀起壁櫥拉門上的“內臟”來,也就是極自然的了。首先他看到的是在那裡倒立著的伊藤博文(日本政治家),看上邊的日期,印的是明治十一年九月廿八日。他後來擔任了“韓國總監”,也是從這個時期起,他就緊跟在政府的政策屁股後面了。主人很想知道這位老兄在這段時期是幹什麼的。經過主人把不易看清的地方勉強進行辨認後,原來是正在當大藏卿(日本財政部長),怪不得這麼神氣。不管怎樣,就是把他倒貼個個兒,也還是大藏卿嘛。主人又看了一下左邊,這回大藏卿橫貼在那裡,在睡午覺。這很合情理,總讓他倒立著,是不可能持久的嘛。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夏目講的就是日本人的暴發戶心態,因為日本人的文化是拿來主義,他們是學習者,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中國人嘲諷日本人不就是中華文化的學生,所以你想想日本人該是如何的心態?可以說有點自卑,但是呢?近代明治維新崛起之後,日俄戰爭勝利,俄羅斯帝國讓日本人打倒,你看看俄羅斯版圖和日本版圖的比較,然後接著挑戰自己的老師大清帝國,即日清戰爭,你對比下兩方的版圖,所以不難理解,在近代的時候,日本人一下子膨脹了,他們認為東方世界的老大應該是他們,此刻因為需要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致使看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這恰恰就是夏目漱石要提醒日本人要注意的一點,千萬別走向極端,日本人確實容易走向極端,要麼在被美國開國的時候自卑到極點,要麼明治維新之後自信膨脹到極點,後來去打美國了。

小說中作者用貓的視角來告訴人們不要因為日俄戰爭的勝利就自大,當時日本戰神東鄉平八郎指揮的日本海軍艦隊全殲了俄國海軍艦隊,這個事件在當時國際上很轟動,也是日本正式強大的標誌,夏目用貓兒的視角是這樣看待的:

聽說日本和俄國早就開始了一場大戰。自家是日本貓,自然偏袒日本。恨不能組織一支貓兵混成旅,去撓死那些俄國兵。既然是這麼精力充沛的貓,捉那麼一兩隻老鼠嘛,只要想捉、閉上眼睛也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以捉住的。從前有人問一位著名的法師:“怎樣才能達到悟境?”據說法師頗有風趣地回答說:“要像貓撲鼠那樣。”意思是說,只要像貓撲鼠那樣全神貫注,什麼樣的老鼠也爪下難逃。雖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諺語,卻還沒有“貓不撲鼠便是德”的格言。由此可見,咱家不論怎麼賢明,也沒有理由不會撲鼠,更沒有理由捉不到老鼠。之所以至今沒有捉到,是因為沒想捉呀!

現在開始制定作戰計劃。若問在哪裡與老鼠作戰?自然要在老鼠出洞的地方。不論地形怎麼於我有利,如果總是單方面死守,那就不成其為戰爭。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老鼠出洞的路線。咱家站在廚房的正中四下察看,心情很有點像東鄉大將軍。

書中的貓說:“我這隻貓也很振奮,那麼在東鄉大將軍的鼓舞下,我也打贏了貓鼠大戰,我也像東鄉大將軍一樣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但說看說看,話鋒一轉,我開始的時候鬥志還非常高昂,還有一種視死如歸的戰鬥決心。可是打著打著,我就覺得犯困、噁心、無聊、麻煩,打贏了仗也沒什麼榮譽感了。”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夏目漱石是借一隻貓的嘴來批評當時的日本民族,不然他不能直接批評和指責,在那時候的環境下,就如同今天你長美國威風滅自己國家的士氣一樣,雖然那時沒有網絡暴力,但是有現實暴力的,從貓的眼光來看待這次的勝利,夏目表達的意思是:“驕兵必敗”。

書中的貓講:你看咱們這大街上,各種各樣的人,全都是撒謊騙人的,使絆子坑人的,虛張聲勢嚇唬人的,設圏套陷害人的,本貓可是日本貓啊,無論如何也是一隻爰國貓,就看不慣這些。如果還讓這個民族這麼發展下去,滿大街全是這樣的人,我們就完蛋了。

在兩次打仗都勝利的那個時候,在日本國力騰飛崛起的時候,在這個民族的自信達到頂峰的時候,夏目漱石一盆涼水澆上去,給這個民族降溫。我們能看得出來,這是他對民族、社會和國家的提醒。

(三),【跳出人類,以客觀角度看人】

貓說:“人這種東西太自信,假如沒有比他們力墾更大的什麼動物岀來收拾他們一通,真不知道以後這些傢伙會囂張成什麼樣" 貓的理論是什麼呢?貓比人強。什麼方面比人強呢?它說,我給你舉例子吧,比如說捉知了。人類喜歡說什麼呢?知識就是力量,好,人類掌握了很多知識,寫了很多書,貓坦率地承認了,這些,貓不如你們人類,我們也寫不了書,我們也沒有那些知識。但是,你得學以致用啊,你瞭解那麼多知了的知識,能捉知了嗎?你看啊,多少人爬樹捉知了摔得死去活來。可是我們貓就不一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沒有聲音,悄悄爬上樹去,知了叫得正歡呢,一出手“啪”,輕輕一下,拿下。從來沒失過手,更談不上跌落樹底這種醜事,那這才是硬道理呢。

夏目漱石《我是貓》貓界吐槽大會,人類可真奇怪,喵

十二,結局,夏目對死亡的思考

貓兒喝了啤酒醉醺醺的,等它恢復了知覺的時候,正浮在水面上。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用爪子亂抓一通,但能抓到的只是水,而且一抓馬上就沉下去。沒辦法,蹺起後面的兩條腿,再用前腿去划水,總算有點奏效,水嘩啦啦地發出了響聲,頭也總算浮出水面。它環顧了一下,這到底是在哪裡呀?哦,原來是掉進水缸裡......

從水面到缸沿足有十幾公分高,我就是伸出腿去也夠不著。我往上躥,但無濟於事。如果我乾脆不動,身子就一味往下沉。我無論怎樣折騰,也不過是爪子碰得缸壁作響罷了。這時,身子累得越發受不住了,心中焦急,腿也不那麼靈了。到了最後,到底是為鑽進水裡而去撓那缸壁呢?還是為撓那缸壁而鑽進水裡去,連我自己也難於判斷啦。

當時,我在極其痛苦之中,心想:“我之所以受這樣的煎熬,無非是想要從缸裡爬出去,我雖然迫切希望爬出去,但我又明白自己是爬不出去了。不管怎樣撲騰、焦急,就是再折騰一百年,也絕不可能從缸裡逃出。既然明知逃不出,還想要逃出去,這顯然是硬要做辦不到的事兒。由於我硬要做這種辦不到的事兒,所以頗受痛苦。真沒意思!自己去找苦吃,自己情願接受這種痛苦,豈不是愚蠢透頂嗎?”

我想:“算了吧,怎樣都無所謂。抓缸壁的事兒,乾脆作罷了吧。”這樣我就讓我的前腿、後腿、腦袋、尾巴都聽憑自然,不再抵抗。

我逐漸感到舒服些了。我弄不清楚是痛苦呢還是感謝上蒼,也不清楚是在水裡呢還是在主人的客廳裡。管它在哪裡,管它是怎麼回事,都沒關係。我只覺得很舒服。不,連舒服也感覺不到了。即便是天地化為齏粉也罷,反正我已進入奇妙的、寧靜的世界之中。我就要死去。

死,獲得了這種寧靜,如果不死是不可能獲得這種寧靜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感謝呀感謝。

感謝閱讀,感謝讚賞和轉發,記得點擊ID關注我,下方是往期節目和書籍商品優惠推薦,我是艾誰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