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為什麼加班的總是你!

曾經特別羨慕在家辦公的崗位,可以節約上下班在路上的時間,可以減少化妝打扮的時間,和在公司辦公相比多出了1/4的時間,利用好這個時間來做自我提升,那不就更快的走向人生巔峰了嗎!但往往事與願違,在家辦公的2個月裡,不但沒有多出時間來提升自己,反而需要加班來完成日常的工作。

到底是誰偷走了我的時間,讓我每天處於焦慮之中呢?在2020年已經過去了1/3的時候,終於讓我抓到了這個壞傢伙--“工作被打斷”。在公司同事會根據我的狀態判斷是否來打斷我,比如我飛快的敲著鍵盤,或者戴著耳機,很明顯就是告訴其他人“請勿打擾”。在家辦公就不一樣了,可能一小時內接到3個語音電話,畢竟大家都想盡快解決所負責的事項。當然還有家庭因素的影響,兒子剛滿一歲,簡直就是一個無法定時的炸彈,七大姑八大姨不知道從哪帶來的八卦...就這樣想想注意力就已經被帶偏了,所以不要中斷,要改變,立刻、馬上!

經過整理,以下便是我在4月需要做好的事項,請注意,乾貨來了!!!

一、設定目標

可能有人會問“工作被打斷和定目標有什麼關係?”答:通過目標可以延伸出需要達成的相關指標,而這些指標就是每天工作的重要事項。如果處理這些事項的時候不被打斷,是不是工作效率就會提升呢!下面用OKR原則來制定目標:

▲目標要明確方向並且鼓舞人心

▲目標要有時間期限

根據公司的績效管理,6月份會對年度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我可是想多拿一些年終獎的,所以從現在到6月,我的目標就是年中績效評估獲得A+,那麼需要完成的關鍵指標有通過SOP賦能使業務流水提升10%、違規率降低50%

二、列出工作清單

除了關鍵指標延伸出的相關事項,日常工作中還會有一些瑣碎的事項,將其列出來,但不要超過10個(我們每天精力真的不能承受更多了)。

▲轉介紹推動、跨期數據激活、退費優化

▲常見違規點宣導、品控培訓

▲申訴、會議、郵件

▲個人發展

三、時間管理

1、時間優先矩陣

將各個工作事項排定優先級

· 既緊急又重要的任務,例如逼近最後期限的項目或者需要立刻採取措施的問題。

· 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包括規劃、建立關係、交際、個人發展和發現新機會。

· 緊急但不重要的任務,例如某些打擾、電話或電子郵件、某些會議以及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 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任務,包括處理垃圾郵件、與同事討論非工作問題以及可能喜歡但不需要做的工作。

在家辦公,為什麼加班的總是你!

時間優先矩陣

確定好優先級後,可以根據工作節奏,將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集中安排在不被打斷的時間段,確保每天完成關鍵指標的進度。

2、估算時間方程 可以估算任務完成所需的最短可能完成時間

在家辦公,為什麼加班的總是你!

估算時間方程

用這個公式結合平時的工作經驗,可以比較準確的知道每個事項所花費的時間,在保證關鍵指標完成的同時,還有多少時間能安排在其他事情上,那麼就可以制定出每天的工作計劃。如下:


在家辦公,為什麼加班的總是你!

每日工作計劃模板

3、番茄法與兩分鐘管理法 用上面的方法已經能很好的掌控時間了,可以有效規避重要事項被打斷,但總會有些突發情況會來打斷我們的工作計劃。那麼可以用下面兩種方法處理

▲番茄法

規則一:一個番茄時間共30分鐘,包括25分鐘的工作時間和5分鐘的休息時間。

規則二:一個番茄時間是不可分割的(中途不能被打斷)。

規則三:每四個番茄時間後停止你的工作,進行一次大約15到30分鐘的休息

規則四:完成一個任務,劃掉一個

根據工作計劃,給每個事項所需的時間設置番茄數。當突發事件(同事發微信想核對數據的準確性)在一個番茄時間內,那麼繼續完成計劃中的事項,等到休息時間再來處理。如果需要核對的數據不太緊急,也可以安排到下一個番茄時間後,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被工作打斷的情況,實現按時下班。

▲兩分鐘管理法

如果一件事情在兩分鐘裡可以完成,那就立馬做!

突發事件(給上級發一下昨天開會的PPT)就可以立即去做,因為30秒就可以完成,對我們的工作節奏影響不大。


四、目標追蹤

每週評估關鍵指標完成的進度,在下週調整事件分配的比例,確保在6月完成既定目標。

這樣梳理下來,焦慮瞬間舒緩了許多,每件事都有合理的時間去完成,心情開始向喜悅的方向邁進。下圖是我4月份任務清單及進度安排(個人案例、僅供參考)。從現在開始進入良性循環,自我發展和沉澱一定能讓我們會遇到更好的自己。加油,美好元氣滿滿的一天開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