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前言

笈多王朝在超日王去世之後開始走向衰落,當時的笈多王朝由於奴隸制經濟的日漸崩潰,導致了王國內部爆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和中央統治危機。

大量的奴隸逐漸被釋放轉化為了自由民,他們成為了王國地方掌權者相互爭奪和拉攏的群體,因此這部分自由民相對於原來緊緊依靠奴隸主和貴族的情況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流動性和隨意性,這為王國的社會帶來了不穩定。

而地方掌權者在封建經濟的產生和不斷髮展中勢力不斷增強,本身就處於笈多王朝中央長期的嚴密控制下的他們已經難以忍受這種境況,具有極高統治威信的超日王去世之後,為這些地方掌權者提供了反抗中央的機會。

在笈多王朝遭遇嚴重的內部動亂的同時,早在北方覬覦已久的嚈噠人此刻也已經安耐不住他們入侵的野心,最終笈多王朝在內部動亂和外族入侵的雙重打擊下分崩離析了。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白匈奴的入侵

嚈噠人對於印度地區的統治並沒有持續多久,大概30多年之後,嚈噠帝國也遭受嚴重的外族入侵危機。早在公元5世紀20年代的時候,嚈噠人主動入侵薩珊波斯帝國,就結下了這個深仇大怨,隨後嚈噠帝國又遭到了北方突厥勢力的進攻。

此時在印度建立起統治的嚈噠人不得不同時受到薩珊波斯和北部突厥兩大勢力的入侵,最終嚈噠人也逐漸衰落下去。公元6世紀60年代末,嚈噠帝國滅亡,其在印度的統治也隨之結束。之後的印度又陷入了分裂的狀態當中。

尤其是北印度的分裂程度更加嚴重,在長期的相互征伐和兼併戰爭中,北印度逐漸在公元7世紀初期形成了四個比較強大的王國。它們的建立者基本上都是效力於笈多王朝時期的官員或者是受到笈多王朝統治者封賞為王的人。四個王朝結成兩個陣營,在不斷的戰爭中,戒日王朝醞釀其中。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北印度的征伐戰爭

7世紀初期北印度兩大陣營的對立狀況

  • 四大王朝的建立史

公元7世紀初的印度北部諸侯國在幾十年的相互征伐當中,逐漸形成了四個實力強大的王國。它們分別是坦尼沙王國、穆克里王國、高達王國以及摩臘婆王國,這幾大王國的建立者都是和笈多王朝時期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

坦尼沙王國的建立者是當初笈多王朝於公元6世紀初期在地方任命的重要大臣納羅伐禪那所建立的,在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之後,7世紀初的統治者為波羅羯羅伐彈那,並且此時也處於坦尼沙王國最強盛時期。

穆克里王國的建立者也是由笈多王朝在地方任命的大臣所建,高達王國則是由笈多王朝的封臣高達族設賞迦建立的,摩臘婆王國則是由笈多王朝室利笈多家族的支系提婆笈多建立的。

四大王國基本上都是在笈多王朝統治時期的6世紀中葉不斷髮展起來的,在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之後,逐漸吞併周邊小國,在7世紀初期的北印度形成了4大王國並立的局面。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戒日王朝的國際形勢

  • 兩大陣營的形成原因

這四個王國分別割據了北印度地區地理位置最好的幾大地區,坦尼沙王國佔領了最肥沃和利於農業生產的恆河流域以及朱木拿河流域。穆克里王國佔據的則是恆河中游地區,並且以當時經濟十分發達的曲女城為都城。

高達王國則佔據了當時的恆河三角洲地區,農業生產也十分發達,最後的摩臘婆王國勢力範圍主要在昌吧爾河流域,在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上不如其他三國,也是實力較為薄弱的一方。

四大王國此彼此都沒有能夠一口吃掉對方的能力,因此在戰略政策上它們採取了兩兩聯盟的方針。坦尼沙王國和穆克里王國由於地理位置較近,因此雙方的關係十分不錯,結成了聯盟,另外兩個王國為了對抗它們也採取了相應的軍事方針,也組建了軍事政治聯盟。

這樣在7世紀初期的北印度地區形成了以四大王國為核心的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對立,這成為戒日王朝建立前北印度地區的主要局面。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戒日王

坦尼沙國王的去世,引發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戰爭

  • 坦尼沙國王去世,聯盟平衡被打破

坦尼沙王國為了加強和穆克里王國之間的聯盟關係,國王波羅羯羅伐彈那主動向穆克里國王出嫁了自己的女兒,雙方由此結成了聯姻關係。兩大軍事集團起初一直都維持著較為穩定的發現局面,雙方發生大規模戰爭主要是因為坦尼沙王國政權發生了重大變故。

當時坦尼沙國王波羅羯羅伐彈那命自己的兩個兒子前往旁遮普地區清除嚈噠人的殘餘勢力。不料兩位王子還在前線之時,國王病危奄奄一息,兩位王子火速班師回國,但是沒能見到父王的最後一面,母后也由於悲傷過度不久去世。

坦尼沙王國統治集團出現瞭如此重大變故,讓另一大軍事集團有了可趁之機,他們認為坦尼沙王國必然會出現兩個王子爭奪王位的混亂局面,因此高達王國和摩臘婆王國聯合出兵向穆克里王國發動了進攻,穆克里國王緊急向坦尼沙王國求援。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曲女城遺址

  • 哥哥英勇戰死,弟弟戒日王登基

由於高達和摩臘婆王國的攻勢非常猛烈,坦尼沙王國的援軍還沒到,穆克里王國的都城就被攻破,國王兵敗被殺,高達和摩臘婆王國軍隊將坦尼沙王國的公主,穆克里王國的王后拐走。

這種情況令坦尼沙王國十分震驚,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兩位王子並沒有發生激烈的爭權奪位戰爭,二人相互協調商議,最終哥哥公元605年即位稱王,率軍出征,營救曲女城。弟弟負責鎮守,以防敵軍偷襲。

哥哥在前線英勇奮戰很快就收復了穆克里王國的都城曲女城,但是由於戰鬥過於激烈,時任坦尼沙王國的國王不幸犧牲,坦尼沙軍隊只能撤回本國。

公元606年,弟弟曷利沙伐彈那在坦尼沙王國眾多大臣的擁護下登上了王位,就是之後的戒日王,弟弟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哥哥報仇雪恨。隨後戒日王率領王國大軍直接開赴曲女城,並且聯絡了位於高達王國北部地區的小國伽摩縷波共同夾擊高達,最終成功逼迫高達推出了曲女城。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高達兵攻佔曲女城

戒日王朝的建立及其對北印度地區的統一

戒日王即位之後便開始集結大軍向高達王國和摩臘婆王國進攻,當時穆克里王國的都城還在高達王國的軍事控制之下,並且戒日王的姐姐也在其手中。戒日王為了營救自己的姐姐和為哥哥報仇,將高達王國和摩臘婆王國視為自己的血敵。

戒日王一面派遣大軍向曲女城進攻,一面聯盟高達王國北部地區的迦摩縷波,最終在南北夾擊的情況下,高達王國釋放了戒日王的姐姐。但是戒日王絲毫沒有退兵之心,相反對於曲女城的攻勢越來越猛,顯然有勢在必得之意,強大的軍事進攻使得高達王國難以抵抗。

最終高達國王不得不命令軍隊退出曲女城。曲女城被收復之後,原來穆克里王國雖然擁有了自己原來的都城,但是前任國王被殺,此時的王位一直都沒有人來繼承。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戒日王組織的象兵

穆克里王國的主要大臣認為戒日王英明神武,並且坦尼沙王國與穆克里王國的關係長期友好,一致推舉戒日王來擔任穆克里王國的國王。戒日王認為姐姐羅伽室利是穆克里王國的王后,因此建議姐姐來做穆克里王國的實際統治者,由於兩國的統治者存在著親密的血緣關係,所以坦尼沙王國與穆克里王國實際上成為了兩個邦聯,關係更為親近。

不久之後戒日王在姐姐的幫助下成為了穆克里王國的統治者,有了穆克里實力的加持,坦尼沙王國實力空前增強。戒日王開始了征服北印度諸邦的戰爭,經過了艱難且激烈的6年征戰之後,戒日王相繼消滅了高達王國、摩臘婆王國等國家,實現了北印度地區的統一,由此戒日王朝得以建立。北印度地區的統一彰顯了戒日王朝的強大實力,為之後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都城淪陷後還能統一北印度,是什麼給了戒日王朝翻身的資本?

北印度地區的統一

評價

從嚈噠人的強勢入侵造成了笈多王朝在印度地區統治的土崩瓦解,再到公元612年,戒日王朝實現了北印度地區的統一,差不多經歷了百年之久。在這一百來年的混亂局面中,嚈噠人的殘忍的民族仇殺、印度地區分裂小國的相互征伐以及北印度地區兩大軍政集團的戰爭,這期間死傷無數,猶如人間地獄。

  • 正是在這種長期戰爭交織,充滿流血的生活中,廣大印度民眾更加希望能夠實現統一。

戒日王朝的建立並不是偶然的,其符合當時印度地區,尤其是北印度地區的統一歷史趨勢。戒日王的父親以及哥哥為戒日王之後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父親時代堅持坦尼沙王國與穆克里王國的聯盟政策得到徹底的堅持和貫徹,這也為後來穆克里王國能夠順利併入坦尼沙王國提供了可能。

  • 日後穆克里王國的併入為坦尼沙王國提供了強大政治軍事勢力,尤其是此時的整個恆河流域已經成為了戒日王的統治範圍。

坦尼沙王國能夠在政權發生重大變故依然能夠維持穩定的統治秩序對於戒日王朝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戒日王父親猝然長逝之後,高達國王本以為坦尼沙王國會陷入嚴重的政權鬥爭當中,因此他才會糾集摩臘婆王國向穆克里王國聯合發動進攻,甚至直接殺死了穆克里國王。

  • 這無論對於穆克里王國還是坦尼沙王國來說都是極為震驚的,這也引發了兩國統治集團和民眾的極大憤怒。

但是兩位王子在關鍵時刻都展現了超凡的應對能力,從年齡上來說哥哥的繼承順位應當在弟弟之前,對此弟弟也沒有過多的爭論。哥哥即位之後率領大軍緊急開赴前線,大敗高達軍隊,弟弟則主政坦尼沙王國,二人分工合作合理解決了當時的緊急情況。這為坦尼沙王國的穩定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為之後的戒日王朝的建立起到了深遠的作用。

參考文獻:《政事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