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所謂“日不落帝國”,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




維多利亞的加冕意味著她註定是漢諾威王朝最後一任君主,伴隨著漢諾威王朝步入尾聲,靠著資本積累和殖民掠奪的大英帝國也走向了她的巔峰。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她在位的這段時間是英國幾百年以來最輝煌的時期


陽光下的陰影


15世紀哥倫布從美洲引進了一種奇怪的食物——馬鈴薯,它怪異的長相讓歐洲人給他取了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可以吃的石頭”。馬鈴薯的價值極高,而且營養種類豐富,作為食物可以提供一個人的日常需要,理所當然就和傳統的小麥一起作為主要食物在歐洲流行。在英帝國治下的愛爾蘭盛產土豆,因為同面積的土地,土豆的產量要遠遠高於小麥和其它穀物。

幾個世紀以來,英格蘭對愛爾蘭一直實施高壓和入侵政策,同屬不列顛群島的愛爾蘭本質上也是英格蘭的殖民地,伴隨著“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被兼併了土地的愛爾蘭農民只能成為貴族領主們的佃農,少量的土地也只有土豆這種作物能養活他們,整座愛爾蘭島就是養活英格蘭的農田。

時間來到1845年,大英帝國正如日中天,對東方的戰爭獲勝後,鉅額的財富湧入英國,也正在這時一種能造成

馬鈴薯腐爛的病菌(致病疫黴菌)在愛爾蘭蔓延開來,這場土豆瘟疫不偏不倚的打中了愛爾蘭的命門,整個愛爾蘭幾乎都靠土豆生活,現在吃的糧食呈斷崖式減產,一場可怕的大饑荒無可避免的來了。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感染致病疫黴菌的土豆


愛爾蘭出現饑荒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英格蘭,英格蘭開始對此事還是有所反應的,首相從美洲進口了玉米運到愛爾蘭,可跨過大西洋的玉米腐爛變質無法食用,而且饑荒造成愛爾蘭市場的其他食物價格水漲船高,本來就窮的愛爾蘭人根本買不起,天才的英國政府此時想起了經濟學的原理:政府買糧賑災會造成市場糧食需求上升,引起糧價上漲,此時的地主和糧商就會囤貨抬價,這豈不又會加劇糧荒,所以,偉大的亞當·斯密說的很對,自由經濟市場不能干預!要讓“看不見的手”去自由調節。

政府的消極應對讓愛爾蘭饑荒愈加嚴重,幾十萬人已經活活餓死,400萬人的生命受到威脅,還有多達一百萬人捨棄家業被迫逃離愛爾蘭。更要命的是,那段時間英格蘭本土的收成也不是很好,愛爾蘭都慘成這樣子了,還有糧食大量的從愛爾蘭運往英格蘭,畢竟此時的大英帝國蒸蒸日上,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嚴重的饑荒?就算真有,那也是上帝對這些愛爾蘭天主教徒的懲罰。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饑荒期間,人們被迫賣掉自己的孩子以換取食物


前文我們說到過,英格蘭自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起,改奉新教為國教。1801年英格蘭和愛爾蘭合併後,大量的新教徒進入愛爾蘭,這構成了對以天主教為主愛爾蘭人的宗教入侵,矛盾和衝突讓英格蘭人對愛爾蘭人充滿鄙夷,他們視這幫仍在信奉天主教的頑固分子為異教徒,處處壓迫,所以愛爾蘭人的災難在他們眼中則是“正義的審判”。

當時遠在伊斯坦布爾的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默西德聽聞了愛爾蘭人的悲慘,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宣佈他要向愛爾蘭饑民捐資1萬英鎊(對於基督教來說,真正的異教徒卻慷慨向愛爾蘭人提供了幫助)。令人大跌眼界的是,維多利亞女王卻命外交部出面阻攔,她的意思是蘇丹捐個1000英鎊就行了,蘇丹一頭霧水,他派人調查了一番才得知原來維多利亞女王只捐了2000英鎊(注:當時國王已經統而不治,所以維多利亞捐款並不代表英國政府,這是她自己的錢,2000英鎊嚴格來說也不算一筆小數目。),蘇丹的情商還是有的,他就只捐了1000英鎊,然後又派三船糧食運往愛爾蘭,英國海軍得知後又來了波迷惑行為,他們要攔截這三艘船,不過並沒有成功,這三艘船最終在愛爾蘭的德羅赫達成功登陸。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愛爾蘭饑荒期間,城鎮不允許災民進入


這場饑荒持續了5年,英國統治下的愛爾蘭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一百餘萬愛爾蘭人死亡,在和平年代下,無數人揭竿而起,爆發了農民起義,不幸的是他們的敵人不僅有饑荒,還有當時強大的大英帝國,起義雖然被一次次殘酷鎮壓,可這也動搖了英國統治的根基,一條又一條生命喚醒了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最終使愛爾蘭人走向獨立,當然這都是後話。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位於愛爾蘭共和國首都都柏林的雕塑群,以此紀念愛爾蘭饑荒期間受難的愛爾蘭人民, 也警醒後人銘記這段歷史


為了逃避災難,那個時代的愛爾蘭人被迫移民。他們離開自己生活幾代的家園,踏上了前往美洲的船隻,成為當時美國的廉價勞動力,而這段歷史,也成為了英國所謂“日不落”時代下巨大的黑暗和陰影。


征服印度


早在1600年,都鐸王朝末代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批准了不列顛東印度公司來管理對於東方世界的貿易,此時的印度在莫臥兒王朝的統治下達到鼎盛,舉世聞名的泰姬陵也是這個時代建成的。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全稱為“泰姬·瑪哈拉”,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 於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


東印度公司(英屬)將葡萄牙人擠出了印度,從而完全掌握了印度市場的主動權,隨著財富和權利的積累,東印度公司日漸強大,富可敵國。而莫臥兒帝國內部卻出現了危機,皇帝西亞爾死於陰謀政變,接下來的就如同走馬燈似地更換,帝國進一步陷入混亂使中央對地方失去了控制,邊緣地區紛紛獨立,這給了東印度公司機會,他們在印度迅速組建起自己的軍隊,並在1757年與印度孟加拉王公爆發了普拉西戰役,由於印度軍方出現了叛徒(將領被英國人事先收買),東印度公司只以22死,53人受傷的代價擊潰了七萬孟加拉軍隊,自此,東印度公司(並非英國政府直接干預)就開啟了對印度長達92年的征服之路。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於1845年發行的貨幣,其一面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頭像。


1773年,看到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影響,英王政府直接插手了東印度公司的管理,在印度設立了直屬總督,隨後他們便將目標對準了同樣在印度殖民的法國,再把法國也擠出局後,英帝國基本完全掌握了在印度的話語權,此時莫臥兒王朝已經是一個空架子了,皇帝也形同虛設。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印度人民,除了要向帝國政府繳納苛捐雜稅,還要面對東印度公司的盤剝;舉個例子,東印度公司的人不擇手段的去贏取英國政府的信任和權利,包括賄賂官員和董事,搜刮油水,中飽私囊,這些錢全部來自於對印度經濟的掠奪,在這種情形下,印度不斷爆發起義,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857年的起義。

這次起義的導火索是東印度公司打算攻打阿富汗,為了防止子彈鏽蝕,給當時印度僱傭軍發放的是用牛油或者豬油包裹的子彈,這讓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印度兵直接炸了鍋,他們打著莫臥兒帝國的名號向首都德里進軍,聲勢浩大,其他反英勢力紛紛趁勢加入。

可還是那句話,他們遇到的是正值巔峰的大英帝國,無論在武器裝備還是軍隊素質上印軍都遠不及英方,再加之印度起義軍本身就是鬆散聯盟,這場陸續爆發的起義持續了一年多最終被平息。這場起義讓英國政府意識到對印度的統治不能竭澤而漁,東印度公司也被多年以來維護統治和平息叛亂帶來的高額負擔壓的喘不過氣,在1858年,英方對莫臥兒王朝的統治者進行了一波清算,將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流放到緬甸仰光,處死了皇室家族的大部分成員,並決定不再由東印度公司經手管理印度,撤銷了東印度公司。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印度莫臥兒王朝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


同年,英國向印度的邦王公、酋長和人民宣告:維多利亞女王同時加冕為印度女皇,自此,長達331年的莫臥兒王朝就此滅亡。對於印度,接下要面對的是被英國殖民近百年的苦難時代;可對於英國來說,他們已經到達了“日不落”最輝煌的巔峰時代,他們稱印度為“大英帝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


兩個女人的日不落帝國(四):世界之巔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維多利亞,她是首位稱此頭銜的英國女王


接下來我們即將進入本系列的終章:一個時代的尾聲

(待續...)




如果對其他內容也感興趣,你也可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