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睡前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2020.03.20 陰轉晴


為了豐富九月的詞彙量,我真的是用盡了畢生絕學。


九月的睡前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九月的睡眠規律起來了,也很少需要抱著溜達了。

但她依然是那個敏感、缺乏安全感、需求高的寶寶,我的主要任務變成了陪睡。

是的,現在我再也沒有了以前的焦慮,一定要九點前把她哄睡,我只是陪著她,等睡意來。

通常7點半左右吃完飯後,我去衛生間洗漱,九月爸爸給九月洗漱、換尿不溼、換衣服,在客廳玩一會,等著我去接她睡覺。

現在她已經可以從容平靜的與客廳的熱鬧告別了,還會幫著關臥室門。

臥室總是已經關好燈了的,但是窗簾不會拉上,有睡覺的氛圍,但不會太黑,免得她抗拒。

第一步是把九月扔到床上,我抱著她,先預告一下,“1、2、3,1、2、3,我扔啦,我扔啦,我扔啦……”

九月則滿懷期待的等著,她很喜歡失重掉在床上的那一下,我自然也是喊的大聲而熱烈,扔的則是輕柔又緩慢。

我家的大床拼接了一個小床,小床緊靠著飄窗,飄窗望出去,是一個公園,一家酒店,再遠處則是對面小區的萬家燈火了。

九月的睡前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九月並不愛睡小床,她喜歡挨著人睡,所以小床的作用就淪為了床擋——防止九月滾來滾去從床沿掉下去。

第二步就是問問她:今天有星星嗎?有沒有聽到大狗狗叫?

這前兩步都很重要,有時候九月還想在客廳玩、不願意進來臥室,第一步把她扔到床上可以讓她暫時忘記客廳,第二步則可以繼續吸引她的注意力。每次她都會安靜的看一看窗外,聽一聽夜裡的聲音,然後告訴我“有或者沒有”。

星星和狗狗是我們每天必定會討論的話題。

看得到看不到星星,我都會一頓叨叨:哇,小星星又出來嘞,今天天氣好,又可以看見啦,可是看不見月亮,今天月亮沒有出來,但是昨天咱們看到月亮了是不是?你還記得吧?深藍色的夜空,真的像幕布一樣;月光又清又亮,怪不得詩人會說“清輝滿人間”呢,月明星稀,如果看的到明亮的月亮,星星就會很黯淡,如果沒有月亮,星星就會亮亮的,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三星正南,就要過年,這個說的好像是獵戶座,不過現在在城市,路燈啊,高樓的燈啊,太多了,能看到的星星很少,在農村,或者你長大了去西藏、去青海,可以看到滿天繁星,很美很美的……

聽得到狗狗叫,我會叨叨:今天大狗狗還沒睡啊,汪汪汪,汪汪汪,是不是又有壞人闖入了它主人的家裡?它現在一定是在警告壞人:快走開!不許欺負我家主人!不許入侵我的家園!要不然我不客氣啦!

聽不見狗狗叫,我會叨叨:哎呀,狗狗今天睡了啊,這兩天它都睡的好早啊,看來今天沒有壞人入侵,狗狗一家很太平呢,媽媽給你唱首歌吧,一隻哈巴狗,坐在大門口……

我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沒話找話的一會也不閒著,從星星、狗發散出去,但凡我能想到的,都跟她叨叨,科學知識、兒歌、古詩、俗語、成語……九月的爺爺奶奶偶爾在她哭的時候會拿大狗狗來嚇唬她,我就儘量給她塑造“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叫不是想要咬人、是為了保護主人保護自己的家人“這樣的美好形象。

這期間我都是躺著,始終示範著睡覺的正確姿勢,而九月並不會乖乖的躺下來,她一會從我身上爬過去、一會又爬回來,一會把大毛絨胡蘿蔔搬過來,一會又把它丟棄,一會從小床的欄杆翻出去躲到窗簾後面和我藏貓貓,一會又翻回來找點別的樂子……

最近她還特別熱衷於自己穿褲子,小床上放著她的睡袋(她不願意提前穿,都是等她睡了再悄悄的給她穿上),她會來來回回的把腿伸進去、拿出來、再伸、再出來,樂此不疲。

現在每天練習說話也成了九月的一個睡前必備項目。有一陣子她突然掌握了“媽”的發音,她會m~ma,m~ma的喊個沒完,每次m這個鼻音都要在嘴巴里拖上長長的一陣才會把ma的音發出來,掌握的最好的一個字是“沒”,會用氣聲表達“不是”,baba也已掌握,偶爾能蒙一下nainaiya。

剛開始的時候她只是心血來潮的時候才會說話,現在我引逗她,她也開始有了回應,所以每天晚上,我們都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喊上幾圈,開心的不得了。

為了讓她躺著,我經常數手指頭給她看,“看,這是媽媽的左手,1、2、3、4、5,一共有5個手指頭,這是媽媽的右手,1、2、3、4、5,也是5個手指頭,兩個手加起來總共有10個手指頭,是不是?,你也給媽媽數數你的,1、2、3、4、5……“

還有躺著亂踢腿,也是一個讓她躺下的好辦法。有一天她突然發現了自己對腿部肌肉的掌控力,可以一頓猛踢,也可以放鬆著休息,而不再是小嬰兒那種非條件反射的亂蹬了,我給她的這一動作命名為“連環旋風踢、連環無影腿”。

我說,“來,給媽媽展示一下你的連環旋風踢。”她會非常興奮的躺下亂踢一通,我再一頓猛誇:“哎呀好棒,我們九月真厲害!踢踢踢,踢他個鼻青臉腫!踢他個頭破血流!踢他個滿地找牙!踢他個屁股尿流!踢他個哭爹喊娘!”

為了豐富九月的詞彙量,我真的是用盡了畢生絕學。

還有一招可以讓哭鬧的九月立刻轉移注意力:哎九月,你的肚臍呢?還在嗎?它有沒有去姥姥家?


這時候她就立刻掀開衣服,開始指認自己的肚臍,然後開始過來找我的肚臍,然後我會順勢說,要輕一點哦,二寶在裡面呢,你問問二寶,它有沒有睡?

這兩天我家新到了一本書《媽媽的肚臍》,是講一個尚在在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所看到、聞到、聽到的世界:哥哥在做機器人、姐姐在給花兒澆水、爸爸在寫歌、媽媽吃營養豐富的孕餐、爺爺奶奶在查字典,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對它的降臨充滿期待,為迎接的它到來做著準備,正符合我家的情況,所以我常常結合著這本書給她講講有關肚子裡二寶的事情。


九月的睡前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此外,指認鼻子、眼睛、耳朵、學各種動物的叫聲這些,每天玩,每天都玩的超開心,一點也不厭倦。

偶爾也講一講故事,她玩她的,我講我的,《小蝌蚪找媽媽》、《狼來了》、《守株待兔》,她目前對故事的興趣還不大,所以都是比較簡短的。

我的手也不會閒著,九月一旦躺著了,姿勢合適,我就會輕輕的拍著她的屁股,唱歌改為無歌詞的輕輕哼唱。因為這個階段的九月太聰明瞭,聯想能力超強,一旦歌詞裡有她知道的事物,她立馬就能反應過來,唱《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唱到爸爸她會立馬指客廳,意思是爸爸在客廳,唱到大手牽小手,她會立馬把手伸出來,給我指哪裡是手心,哪裡是手背;唱《一隻哈巴狗》,唱到眼睛黑油油,她會立馬把眼睛指給我看……

當她開始哼唧、趴著把頭扭過來、扭過去的時候,就是困了。這時候,我就不再讓她興奮了,持續輕輕的拍著她、輕哼兒歌,她骨碌幾下子也就睡了。

其實我是個話很少的人,即使在微信群裡,也是聽的多、說的少,很害羞、很敏感,即使有很多想說的,到了嘴邊,也會突然詞窮、沒了邏輯。

可是陪九月睡覺的這段時間,沒有手機,沒有燈光,我倆在黑暗中全靠說話建立聯繫,短了20分鐘,長了1個小時,我的嘴能一刻也不停。聊天聊地聊人生,聊她長大了該如何辨別好男人,聊生命的意義,聊我對她的期待,聊什麼是幸福,甚至聊我的考試內容,為了我自己加強記憶,我也會講給她聽……好像不是我陪她,而是她陪我,她給了我一個釋放、表達的機會,她以後的詞彙量、表達能力會不會比較好我還看不出來,但是我自己倒是有了不少提升。


陪睡,說起來也是一種自我修煉,不焦、不燥、學著樂在其中,這會是很美好的一段時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