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是“發物”?腫瘤患者有這個口福嗎?

一年四季皆有蟹,然而對於不少腫瘤患者而言,是吃還是不吃,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螃蟹是“發物”?腫瘤患者有這個口福嗎?

民間有 “癌症患者不宜進食海鮮,海鮮有發癌作用”的說法,認為海鮮、蟹這類食物是“發物”,都不能吃。所以,即使是病人很喜歡吃的,也不敢吃,怕萬一吃出什麼問題來。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導致腫瘤復發?這口鍋俺不背!

螃蟹是“發物”?腫瘤患者有這個口福嗎?

很多人懷著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而不管這些“忌口”的觀點有無科學依據,只是一味盲從。很多營養學家和小編都認為,這種說法並無確切的科學依據,癌症患者不能吃“發物”的說法是否正確也不能一概而論。

螃蟹不僅以味美而著稱,而且營養豐富。每100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2.3克,鈣126毫克,磷182毫克,鐵2.9毫克,鋅3.68毫克,維生素A、B1、B2,還有煙酸,膽固醇和10多種遊離氨基酸,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適量食用,對於患者的均衡營養攝入和作為額外的營養補充而言,也是極好的。

腫瘤是否復發和擴散與腫瘤細胞的內在基因調控有關,而不是因為吃了所謂的“發物”引起的。

螃蟹是“發物”?腫瘤患者有這個口福嗎?

所謂“發物”,通常是指能使疾病加重或誘發疾病發作的食物,但這些疾病大多是指一些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等。所以,對於本身是過敏性體質的患者而言,螃蟹並不適合他們食用,容易引發皮膚問題。“有些人吃了螃蟹之後,就會發現身上會起一些一塊一塊的紅疙瘩,而且還很癢。”這就是典型的吃了螃蟹過敏的表現。有過敏史或有蕁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的人,最好不要吃蟹。

忌口?到底應該怎麼忌?

其實,不吃“發物”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的一種恐懼心理,即便知道能吃也不敢吃,因為有心理包袱,吃了心裡不安,更有盲從心理在其中作怪。

螃蟹是“發物”?腫瘤患者有這個口福嗎?

大多數腫瘤和糖尿病、高血壓病一樣,也是一種慢性病生活方式。有資料表明,約35%的腫瘤發生與飲食有關,如常吃醃製、熏製食品可攝入較多的亞硝胺及苯並芘等致癌物,易導致原發性肝癌;而動物脂肪攝入過多與大腸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等等。

科學忌口

1.要避免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或飲料的攝入,這些食物是導致你肥胖,並最終讓你患癌幾率上升的元兇。

2. 要改善飲食結構中,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攝入比例不合理的部分,如碳水化合物和食鹽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高脂肪膳食能促發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飲食結構合理(多樣化)能保證你的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3.改善進食習慣,避免進食過快、過燙,因為進食時速度過快、進食食物溫度過高致食管反覆損傷,易致食管癌的發生。

4.堅決避免可能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如自制的醃製品、煙燻、燒烤製品、黴變腐敗的不新鮮食物等,過量攝入紅肉及加工肉類也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所以應該限制紅肉攝入,避免加工肉類。

5.戒菸、限酒,雖然菸酒並不屬於飲食範疇,但在這裡,小編還是要呼籲大家清楚認識菸酒與癌症的關係,菸酒對人體的危害遠遠大於我們上述的大部分所謂不健康的食物,如果我們忽略這點,簡直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科醫師一陳智娟,如果您想了解腫瘤相關的問題,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