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異鄉人》

愛讀書的人,身上總有著一股獨特的氣質,十米開外便能讓人察覺到,他們與眾人之間那道隱秘的天然界限。

一直都很喜歡李健,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他眼神裡的那種柔和與清澈,總是能立馬鉗制人心。

不張揚,說話也是慢慢的,少有起伏;不乖張,歌詞裡沒有憤世嫉俗的吶喊,也不限於小情小愛。

他被大家叫做音樂詩人,因為他身上有著讀書人的自持和溫潤如玉。

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李健愛讀書,是讀書,讓他有了面對名利的閒適和淡然。

2015 年,參加《我是歌手》後的李健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從曾經的水木年華成員,變成了大家的 “秋褲男神”。

決賽那天,李健隨身帶了一本加繆的《異鄉人》來緩解緊張(節目裡沒做介紹,眼尖的觀眾要暫停一秒才看見)。

在孫楠計劃著中途退賽,各位歌手全力以赴,汪涵保持著出色的鎮定的時候,李健在休息室裡讀著: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在李健看來,讀書的意義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於狂妄。

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李健在節目裡公開自己最近在看的書)

是讀書,讓他依舊保持初心,懂得生活的藝術。

"我喜歡隨遇而安,但前提是不要傷害和破壞到別人。"

林語堂有一本書叫《生活的藝術》,寫得特別好,他是個生活藝術家,經常看這類東西會覺得很有啟發。

李健參加《歌手》節目,決賽中令人意外地邀請了岳雲鵬作為幫唱嘉賓。

相聲人在段子裡唱歌,音樂詩人在歌聲中說書,“音樂世界裡沒有王” ,李健顯然並不在意輸贏的結果。

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留給觀眾好作品比獎盃重要多了)

你做的很多事情在當時看來是沒用的,但它像精靈一樣,潛伏在某處,在你需要之時,它會出現、成長,然後幫助你。

在李健看來,讀書就是這樣。

娛樂圈愛讀書的人不少,他們跟李健一樣,一句話不說,只是站在那裡,你便覺得他像高山、像流水,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比如陳道明、汪涵、胡歌、董卿、黃軒......陳道明自是不用說,談吐有墨香,透著一股不做作的書卷味。

表演是探索人性的過程,如果沒有對生命的深刻理解,陳道明或許無法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演繹得如此極致。

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是讀書,讓他擁有了更寬廣的生命厚度。喬治·馬丁曾說,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他演《圍城》,錢鍾書先生親自送來書信:你讓我看到了活的方鴻漸。

他演《康熙王朝》,一段臺詞長達8分鐘的 “康熙乾清宮怒斥群臣”,一氣呵成,令導演和周圍的演員嘖嘖驚歎,尤記至今。

而拍戲之外的絕大部分時間,陳道明都用來讀書。每拍完一部大戲,他都要主動歇上一到兩年,讀書學習,深居簡出。

他曾為江一燕的新書作序,勸她再忙也要多讀書:“不少演員費盡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樣子,我卻寧可你花更多的時間,來涵養你的才情。”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閱讀,成就了只肯在戲裡低頭的陳道明。

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除了陳道明,汪涵也是出了名的愛書之人。

在臺上,他是反應機敏、通曉古今的頂級主持人;下了臺,汪涵更像一個文人,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他還專門開了個書屋,叫培榮書屋。

汪涵並非科班出身,一開始只是負責打雜的場工,他曾在很多場合感慨道:自己能走到今天,離不開書籍的賜予。

開卷有益,不管是事業上的進步,還是自我內心的強大和平靜。

正如李健所說:如今各種出版物浩如煙海,而現代人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少,你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檢驗哪些書是好還是壞。

我們可能也常常為沒有時間讀書而懊惱,但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太忙”,沉不下心,踏不出那一步。

找一個閒暇的時間,無需多想,只讓自己捧起一本書,用經典書籍去豐盈自己,慢慢地,我們便能養成習慣,從中感受到閱讀的力量,慢慢改變自己。


想走進閱讀的世界嗎?歡迎加入“今日圖書”,遍閱附近好書,當然,書再多也無妨,手機輕鬆管理,智能編目分類,微信掃碼借還,還可嵌入微信公眾號,功能強大,歡迎體驗!

今日圖書

國內領先的紙質圖書借閱管理系統,微信掃碼實現圖書借還,在微信上就能根據書名或作者檢索圖書,相比其他系統,具有圖書識別率高、圖書智能分類、豐富的數據統計、借閱參數配置靈活等優勢,已廣泛應用於社區書屋、職工書屋、農家書屋、企業圖書室、繪本館、童書館、書吧、咖啡廳、家庭書房等各種有書場所。

李健、陳道明、汪涵:愛讀書的人,心中自有雷霆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