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如何重拾讀書好習慣?(附:疫情期間在讀書單分享)

上學的時候入了個貝塔斯曼會員,每個月不停地買書看書,類型基本以情感、哲理和勵志為主。後來這個好習慣隨著貝塔斯曼的沒落漸漸離我遠去了。取而代之的是PSP,是iPhone,是各種充滿誘惑的新鮮玩意兒,沉浸其中,樂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我下筆寫不出東西,張嘴接不上話題,才意識到差距和落後。我曾經是多麼熱愛閱讀啊!我要重拾它!可是習慣哪兒是那麼快就能改變的。買過Kindle,紙質,下載過各式APP,結果總是一樣,不是困了就是開小差。

有問題。一定有問題。

我開始檢查自己的作息,整理分散的時間,並且重新與自己對話找到現在的興趣點。

首先我的工作朝九晚八,路上或開車或公交,不適宜閱讀,選擇聽書。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書的內容不能太嚴肅,必須保證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路程行進上。我聽的是徐文兵講《黃帝內經》,以對話訪談的形式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來普及一些養生知識;晚上的睡前時間充裕,就可以隨意選擇閱讀方式和工具了。

重中之重是興趣點。我以為我還喜歡小時候那些類型,可是在半途而廢了好多書之後,我必須承認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情情愛愛或者幾碗雞湯,那些我經歷了,悟到了,也就能過去了。我希望瞭解的是有關邏輯/推理/工具/社會熱點等這種需要更多深入思考和學習的內容知識,同時可以滿足我對那些沒有體會過的人生的強烈好奇心。興趣這個詞可能太籠統,大家不容易想明白,我的辦法是通過觀察自己平時對於書籍以外的媒體類型來推敲,比如電影/電視劇,手機遊戲等,來得知自己現階段喜歡的風格。

有了以上基礎,再篩選書單和讀書工具時便得心應手不少。至於進階的讀書筆記我還在準備嘗試中,想找到一個不會影響我閱讀體驗和進度的方法。也不打算一下子給自己設限許多,目前只是每次定個閱讀篇幅的小目標,如果碰到喜歡的句子就先在手機上記下來。

以下是我近期在讀的幾本書,分享給與我有相似喜好的讀者朋友:

1.《碎裂》 - 邁克爾·羅伯森

成年人如何重拾讀書好習慣?(附:疫情期間在讀書單分享)

圖 豆瓣

2.《事實》 - 漢斯·羅斯林 等

成年人如何重拾讀書好習慣?(附:疫情期間在讀書單分享)

圖 豆瓣

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 奧野宣之

成年人如何重拾讀書好習慣?(附:疫情期間在讀書單分享)

圖 豆瓣

4.《必須找到阿歷克斯》 - 皮耶爾·勒邁特

成年人如何重拾讀書好習慣?(附:疫情期間在讀書單分享)

圖 豆瓣

讀書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養成的,讀書帶來的影響也不是立竿見影的。放平心態,貴在堅持,相信將來的某個時刻當我們體會到閱讀的好時,會會心一笑,為自己的付出豎起大拇指。

接下來我計劃不定期將閱讀的心得體會更新在我的頭條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和探討,一起暢遊在書的海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