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姜忠偉:盡最大努力,做好“後堅力量”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4月8日晚,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他的大兒子達尼洛確診新冠肺炎。根據塞爾維亞衛生部公佈的數據,截至當天15時,塞爾維亞共對10761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確診病例2666例,死亡65例。疫情還沒有好轉跡象。

  但就是這種情況下,兩位中國90後員工馬鈺、姜忠偉,一直留守在塞首都貝爾格萊德,經歷了從幫助中國抗疫到幫助塞爾維亞抗疫。兩人都是中交集團第二航工局駐塞E763高速公路蘇奧段項目部的員工,分別於2019年8月和2018年4月來到貝爾格萊德,半年沒有回過國,談及剛剛過去的春節,兩人低頭說:想家了。

馬鈺、姜忠偉:盡最大努力,做好“後堅力量”

馬鈺給門把手消毒

  1月底的時候國內疫情發展迅猛,兩人想為國內採購一些防護物資,“但很困難,尤其是口罩,塞爾維亞國內鮮有口罩生產線,基本靠進口”。姜忠偉和翻譯四處尋找,“盡最大努力買到儘可能多的醫用防護用品,就是我們唯一的想法。”最終,他們採購了包括2萬個普通醫用口罩在內的共26194件物資,送達了湖北黃岡疫情防控一線。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塞爾維亞的形勢卻變得嚴峻起來,貝爾格萊德的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在3月6日。3月前,貝爾格萊德的大街上很少有人戴口罩,姜忠偉說:“在海外,人們覺得生病了才需要戴口罩。”那時,姜忠偉出於熱心,在超市買菜時都會挨個提醒收銀員:“最好戴上口罩、護目鏡、手套,保護好自己。”但得到的回應大都是微笑著擺擺手。馬鈺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她戴著護目鏡、口罩、手套出現在街上,發現路人看她的眼神都不太一樣了。

馬鈺、姜忠偉:盡最大努力,做好“後堅力量”

馬鈺外出採購物資

  3月15日那天晚上,武契奇發表電視講話,宣佈塞爾維亞進入緊急狀態,在發言視頻中武契奇言辭哽咽,一度讓兩國許多人動容。馬鈺、姜忠偉也不例外。但好在隨著中方援助到達以後,塞爾維亞的檢測能力明顯增強,中國醫療隊也帶來了一線的經驗和防護辦法。馬鈺發現,自己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戴起了口罩。

  得益於中國的幫助,目前塞爾維亞防疫物資充足。馬鈺說,如果塞方員工買不到藥物、口罩,都可以和公司綜合辦聯繫,幫忙解決。只要有需要,公司會把口罩、溫度計等防疫用品給他們送到家裡。

馬鈺、姜忠偉:盡最大努力,做好“後堅力量”

姜忠偉整理酒精等物資

  中交二航局印製了《員工返崗抗疫防護小知識手冊》,內容包括大眾最關心的病毒傳播、症狀、隔離、消毒、戴口罩等方面的問題。重要的是,防護手冊還有英文、塞爾維亞文等多個版本,還根據國情製作了防疫知識展板向當地員工進行宣傳,這也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防疫工作貢獻了一份“中國力量”。

  受國內疫情影響,公司的湖北籍大廚未能如期返崗,為了保障返崗隔離同事們的一日三餐,從未下過廚的馬鈺、姜忠偉,只好跟著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平臺現學現做,在經歷了切破手、鹽多了、沒炒熟之後,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做出紅燒鯉魚、牛尾西紅柿、羊肉燒土豆、紅燒帶魚、啤酒鴨、紅燒雞、醬牛肉等大菜。

馬鈺、姜忠偉:盡最大努力,做好“後堅力量”

姜忠偉炒菜

  時至今日,塞爾維亞的國家緊急狀態還沒有結束,“但是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面對疫情中大家對90後的稱讚,姜忠偉笑著說:“我們還不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我們沒有在這次疫情中發揮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一起去克服這次疫情。”馬鈺接過話茬:“我們要做好‘後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