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

ASLA 2019 分析規劃類 榮譽獎

Honor Award, Analysis and Planning Category

設計機構: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BLLA)

2019ASLA專業獎評語:

“中國長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遺產資源之一,但這一古老的寶藏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旅遊機會減少、周邊社區經濟衰落等問題。基於對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分析,廣泛的公眾參與,規劃策劃了一條長達258公里的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實施方案,為振興工作繪製了藍圖。植根於該地區的景觀和非凡的文化遺產,規劃團隊開始了重大的生態修復工程,建立了以旅遊發展為目標的景區,遺產廊道的建設不僅意味著場地的復興,更是長城沿線社區的重生。”

"China’s Great Wall is>——2019 ASLA Jury

項目概況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項目總平面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人類文明寶藏。本規劃沿大同古長城建立了一條長度258公里、涉及面域186平方公里的文化遺產廊道,涉及遺產保護、生態修復、文化旅遊、村域經濟等多項目標。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大同古長城的復興

大同古長城主要為明代(1368-1644)建造,雖歷經滄桑,依然大部分存留至今。2017年,大同市政府提出沿長城建立一條文化遺產廊道。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大同古長城歷史概覽

大同自古就在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分界線上,長城就是農耕民族構建的一套防禦體系。隨著遊牧民族威脅的消失,長城也日漸衰敗。

因為種種原因,大同古長城遺產屢遭蠶食破壞,周邊生態環境惡化、旅遊基礎設施發展遲滯、百姓生活貧困。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挑戰與目標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規劃進程

項目組建了一個涵蓋多個相關專業的專家工作組,工作組對場地進行了細緻的調研和數據收集,並且深入村落和社區廣泛收集意見。

通過對於古長城文化遺產的分析發現,重要遺產大多分佈在距離長城1000米的範圍內,這為確定遺產廊道的空間格局提供了依據。

依據長城及其周邊五大類遺址的分佈和保存現狀,規劃將古長城遺產保護的空間格局分為四個層級,以實現對於長城遺產的分級保護和發展。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文化遺產的空間分佈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遺產廊道空間格局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生態修復

通過科學的分析,一個集約有效的生態修復面域被確定下來。規劃以當地原生植物群落為藍本,在生態修復區構建低維護的人工植被群落,每個群落都考慮為動物提供相應的棲息地。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重點發展區域(景區)遴選

通過對長城沿線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的評估和分級,確定了12個優質資源集中的重點發展區域,作為整個遺產廊道的核心景區進行重點發展。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貫穿全線的慢行基礎設施

一條全長255公里的旅遊公路和自行車道將長城沿線串聯起來,旅遊公路外側設置彈性的帶狀綠廊;公路沿線設置12個驛站和若干休憩點,形成貫穿全線的慢行基礎設施體系。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重點發展區域(景區)規劃——得勝堡景區為例

為保證長城遺產不被幹擾,景區內的生態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非常謹慎。經過科學地分析生態敏感度、遺產分佈、現狀基礎設施等要素,一套低干擾的設施體系被建立起來。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景區鳥瞰——得勝堡景區為例

景區內恢復自然地貌,構建獨具地域特色的植被群落,形成秀麗的自然植物景觀。建立遊覽步道、遊客中心、休閒遊憩、餐飲住宿等服務設施,配合導覽、文化科普和自然科普設施,形成景區服務與解說系統。

景區的生態環境將得以修復,所有服務設施的材料、顏色、形式都來自長城及其周邊,使其低調地消隱在遺產環境之中。規劃以增強現實技術(AR)再現長城歷史的科普方式,遊客在特定地點,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此處歷史上某些特定場景與遺蹟疊加的景象。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景區內部——得勝堡景區為例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村域產業引導

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科技支持和規模化經營,引導農民種植實現增產增收;鼓勵長城沿線村民能夠通過參與建設、保護、維護和運營的方式,投入到文化遺產廊道全生命週期之中,讓這些軍墾戍邊人的後代,依靠長城而改善了生活。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項目進展——生態修復工程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目前,總投資2.14億美元的植被修復工程已經完成過半,近1.5億株苗木被栽植在荒山、溝壑、谷地和平原上,為長城築起了一道美麗的生態屏障。

2019ASLA獲獎新作: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

▲ 項目進展——慢行基礎設施

沿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的旅遊公路局部建成通車,個別景區已經對遊客開放,盛開的杏花和充滿魅力的長城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

通過激發長城遺產蘊含的能量,項目有望獲得巨大的衍生效益。本規劃協調了保護與發展、文化與生態、景觀與社會等多個方面,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區域將因為長城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而復興。

團隊

本規劃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林學院、水土保持學院的師生和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BLLA)的設計師通力合作完成,他們是(包括但不限於):

主持人:李運遠、馮瀟

總設計師:馮瀟

總體規劃:李運遠、張雲路

風景園林:趙晶、頓實、白樺琳、王宏達、稅嘉陵、李爽、趙可極、陳思琪、王亞迪、劉昱含、程文宇、黃思成、武亞男

地理信息系統:王佳、張隆裕

生態修復:李國雷、史文輝、姚光剛

風景建築:段威、周超

文化旅遊:王忠君、吳若雲

本規劃在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得到了大量來自大同市政府、大同市林業局、長城保護協會等機構專家和領導的支持,他們是(包括但不限於):

大同市政府:劉振國

大同市林業局:張宏東、武俊勝、宋昌、李輝、王傑、李建剛

山西長城保護協會:陳福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