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福傑尼《葡萄架下的篝火》: 節奏撫平傷痛,行動創造潮流

若隱若現的躁動人聲隨著明快的電子節奏在扭動,好像一簇簇冉冉升起的火苗,正在旋轉、撩動、吸引著人們來一起搖擺,頭頂是一望無垠星空,腳下是遼闊無限大地,此刻,你和我所要做的,就是舞!舞!舞!


“好像有聲音藏匿在身體不停在呼喚你

反覆的考慮謹慎地思索是否將它給壓抑

來自你基因拿什麼抵抗既興奮又恐懼

不停在頂撞擾亂著心房不去想也不容易……”


艾福傑尼的歌聲響起,是頗具儀式感的吟唱,是釋放內心激情的咒語,兩段主歌從步步為營到直奔主題,終於在“抖動肩膀 表情誇張 雙腿搖晃伴隨火光 誒你脫個清涼 熱的發燙 扭的像在娶新娘”中,達成所有人一起加入的狂歡——這首《葡萄架下的篝火》,應該是迄今為止,華語樂壇出現的最特別“抗疫歌曲”。


疫情期間,面對突然慢下來的生活節奏,艾福傑尼多了時間在家陪伴父母,也得以審視自己——“我從根源思考了一個問題,我到底要做什麼樣的音樂,就在這時我看到一個新疆支援武漢的護士小姐姐在帶大家跳新疆舞,瞬間點醒我。我們這些人平時都這麼屌,這麼潮酷炫的,用這些力量給人們帶來更多希望,多好!”


靈感由此誕生,艾福傑尼希望用作品“讓大家的壓抑情緒得到合理釋放”,不到四分鐘的《葡萄架下的篝火》展現了他驚豔的創作和演唱才華,極具變化的Freestyle旋律架構,眼花繚亂卻充滿個性態度的歌詞,融入民族和國際化色彩的編曲,歌曲貫穿來自牙買加的Dancehall色彩,如同穿梭時空的任意門,鏈接起了從新疆跨越到北美南美,“全球共舞”的同一種迷人風情。


艾福傑尼《葡萄架下的篝火》: 節奏撫平傷痛,行動創造潮流


“星空下我們被治癒著的靈魂不用害怕再流浪,如果你也迷失在偽裝的生活記得回到篝火旁”——《葡萄架下的篝火》,在現代文明的“束縛”和原始慾望的“掙脫”之間產生了一次碰撞,用“跳舞”和“唱歌”來釋放人性的本能。


艾福傑尼在演唱上加入復古新疆唱腔元素,編曲則用潮流電子元素進行包裹,現代工藝+古法制作,是某種新鮮實驗。貫穿其中的手鼓成為點睛之筆,將民族和世界音樂融合成一場共襄盛舉的狂歡。但這首歌不是強調“無腦的快樂”,歌詞如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敘事詩,艾福傑尼描述的那個“你”亦真亦幻,是活在現代都市叢林“害怕工作丟”的人們,內心渴望像“阿達昨晚去了個地方喝不完的葡萄酒”,終於鼓起勇氣“都沒發覺光腳來到葡萄架下的篝火”,當你終於放下了束縛,獲得內心想要的自由時,那些永遠在追尋答案的問題都不再重要了——


“Now who are u?And who am I?It doesn’t matter!

世界太扯 誰換髮型 誰又分手 誰的小三又上熱 Is all bullshit

Now I don’t care I fined my inner peace”


艾福傑尼《葡萄架下的篝火》: 節奏撫平傷痛,行動創造潮流


保留艾福傑尼作品裡特有的“人歌合一”幽默感,帶著羊肉串兒味的彈舌式咬字,尾聲時如夢初醒般的自言自語,處處流露出“花園寶寶”渾然天成的可愛,但我們在《葡萄架下的篝火》裡感受到的艾福傑尼,絕不止是用歡樂節奏來喚醒大家壓抑著的動感細胞,他要表達的內核是嚴肅的,充滿信息量極大的深入思考,歌詞連最洗腦的副歌部分都放棄了單一重複,講述的故事層層推進,犀利勾勒出了現代人從文明迴歸野性的一次“覺醒”過程——


“聚集著能量And human nature(和人類本性)

發出一道道絢麗的光芒

指引著 更多人 用靈魂 照亮整個葡萄園”


葡萄園,篝火,都是人類天性的一種象徵,代表著原始荷爾蒙噴發著的天真、激情與自由,只不過活在高速發展時代,我們常常忘記這些純粹的快樂。


艾福傑尼《葡萄架下的篝火》: 節奏撫平傷痛,行動創造潮流


當疫情為全世界籠罩上一層陰影,被迫“減速”的我們陷入了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艾福傑尼用“解放天性”方式,提醒大家:放下日常生活裡層層防衛的偽裝,敞開需要安慰的靈魂,就這麼無所顧忌地跳吧!唱吧!保持美好期待吧!當這次考驗過去,我們要比從前更加領悟生命和生活對於自己的珍貴意義。


所以這首歌,是疫情時期對我們身心的鼓舞,迴歸對人性本質的挖掘,突破了所謂“勵志”歌曲的套路,我們在艾福傑尼歌聲裡聽到的,有諷刺,自省,關懷,也有孜孜不倦的進取心,就像他說的,“當一切慢下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在此之前我們忽視和錯過太多東西 也算是對疫情的反思。”


艾福傑尼《葡萄架下的篝火》: 節奏撫平傷痛,行動創造潮流


說唱音樂在華語樂壇正經歷著高速的、泥沙俱下式發展,這種張揚個性的音樂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歡迎,但身處絢爛到爆炸的娛樂時代,如何才算“Keep Real”,也不斷引發著爭議。作為流行說唱領域的領頭羊,艾福傑尼也將自己的危機意識放進作品探索之中。


當我問他,從成名到現在,覺得自己在心態上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覺得自己在平衡“娛樂”和“音樂”方面做得好嗎?


他回答——“我長大了,變成熟了,現在可以放心大膽做愛做的事了,從這幾年的過程裡,我也學到看到了Hip-Hop圈層可能很難看到和接觸到的人和事,我特別感謝周圍所有的人,有幸讓我看到更大的世界。平衡是每一個人應該做的事,但在平衡之前,你先要接觸過槓桿兩端全部的內容,才能更好的平衡。”


艾福傑尼《葡萄架下的篝火》: 節奏撫平傷痛,行動創造潮流


我繼續追問,透過《葡萄架下的篝火》,你說希望用學到的新的音樂理念進化華語音樂,創造潮流,這樣我們就不用再“學”和“抄”別人了,所以是覺得現在的華語說唱音樂,甚至整個華語樂壇,都存在著明顯的模仿和雷同問題嗎?


他回答——“感覺大家都太熱衷於‘趕潮流’了!我們可以從源頭思考一下,為什麼西方音樂能夠創造潮流?為什麼2000年時期的華語音樂能創造潮流?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難在放下自己的‘標籤’和‘身段”’。我覺得現在聽眾相比以前,已經有太大不同了,流媒體音樂伴隨我們也已經有5、6年之久,現在就是一個很合適的時機,我認為,可以再次用華語音樂創造潮流了。”


用節奏撫平我們隱藏在靈魂深處,輕易不肯示人的傷口,也用行動去嘗試創造出一種屬於華語樂壇新的,獨一無二的潮流,艾福傑尼這首飽含了激情與冷靜的《葡萄架下的篝火》,代表一種新的希望,就像是星星點點的火焰,最終會匯聚成燎原之勢,再一次照亮整個璀璨的星空,星空下,我們自由起舞。


艾福傑尼《葡萄架下的篝火》: 節奏撫平傷痛,行動創造潮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