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2020年1月21日,北京小學長陽分校發佈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通知,二(6)班班主任趙賓志即刻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這場戰“疫”,成為一名普通的“戰士”。

她扛責在肩、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人民教師奉獻擔當的本色。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守護學生的“N95”,學校疫情防控“戰鬥員”

作為班主任,在疫情防控初始階段,她每天統計核實班級學生的信息,為確保不錯報、漏報,把班級所有學生情況都牢牢地熟記於心,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京外學生陸續返京“居家隔離、隔離期滿、奶奶陪伴……”她將一條條備註信息及時勾畫批註在花名冊上,學校要了解班上某個學生的信息時,她都能第一時間準確無誤進行反饋。

在工作上,年輕同事遇到困惑時,她也會憑藉自己的工作經驗給予指導和幫助。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疫情防控期間,她心繫學生和家長,大量學習疫情防控知識,把自己的學習心得隨時通過網絡分享給他們,幫助他們瞭解疫情,學會科學防控。除此之外,還通過打視頻電話、發微信、推薦科普文章等方式,幫助學生和家長們疏解焦慮情緒。她知道,面對疫情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對“疫情”瞭解越多,學生們的恐懼感就會越少。

為了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在家學習生活的時間,她除了對學生做好書本知識指導外,還指導學生們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主動參與家務勞動、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電話中,趙賓志一句句諄諄的教誨,換來了學生們自主自律的表現。她對工作的盡職盡責,為班裡的學生們構築起了強大的“自護屏障”。

守護居民的“檢測儀”,社區疫情防控“勤務員”

趙賓志的愛人是嘉北社區的一名幹部。1月24日正是除夕,一個緊急電話,他即刻趕回社區開會,幾名社區幹部緊急研討佈置社區防疫工作。當了解到社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趙賓志陪同愛人一起走上社區防控一線,開啟“忘我”工作狀態。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25日大年初一的一早,趙賓志和社區工作者一起,開始針對轄區內住戶的第一次疫情摸底排查工作。他們連夜印製了6000多份宣傳單,對4650戶、近2萬人的大社區,進行挨家挨戶敲門宣傳與走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趙賓志和社區的同志們挨家挨戶進行走訪,一天下來,手指關節處竟因反覆敲門磨破了皮。從入戶宣傳到電話追訪,一輪又一輪的摸底排查過後,她又參與到守護社區大門的行動中。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社區門戶是保證社區居民的第一道屏障,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趙賓志成為第一批報名參加值崗的社區“守門人”。她和居委會書記、下片組長一起商討怎樣把控好社區的大門,積極出謀劃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嘉北智囊團團長”。隨著防控工作的逐步升級,嘉北社區的防控措施也在不斷改進。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隨著返京人員增多,嘉北社區實行人員分類管理措施,趙賓志的角色又變成“戶籍”管理員,每天對著電腦,核查上百人次身份,對符合要求的常住人口發放“臨時綠卡”,對返京未滿14天實行居家醫學觀察的人員,發放“黃卡”並提醒減少外出。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為減少辦證人員與工作人員接觸,她主動承擔起在居委會門外解釋政策、疏導人員的工作。為此她有了自己的“工位”,自己美其名曰:“嘉北第一工位”(就是居委會門口的兩張桌子一把椅子)。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不管外勤、內崗,趙賓志都親力親為,熟悉每一個環節,可以隨時替崗。她以身示範地教大家怎麼處理問題,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怎麼化解,儘量減少矛盾。
她常對大家說:“記住一句話,居委會是為人民服務的。始終要有服務的意識,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不理解的肯定有,他急你別急,將心比心,大家都宅那麼久了,有情緒很正常。解決問題是關鍵,激化矛盾沒必要。”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趙賓志,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的家屬,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最緊要的時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勤務員”,盡心竭力地為社區防控工作服務,贏得了社區居民的讚賞。

先鋒之歌|她是守護學生的“N95”,守護居民的“檢測儀”

疫情防控期間,趙賓志開展的班級工作井井有條,社區志願服務也在週末繼續參與。她身兼多重角色與使命,用奉獻與擔當向學生、家長、社區居民亮出了北京小學長陽分校教師一張閃亮的名片。

疫情不除,這名疫情防控一線最普通“戰士”的使命還將繼續!

(區委教工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