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引言


小說《你的奧爾加》開篇這樣寫道:

她不會給你添麻煩的,她最喜歡站著看。

這句話概括了女主人公奧爾加的一生。她堅強、獨立,從不給人添麻煩,靠艱苦的自學考上師範學校,成為一名鄉村學校教師,她獨自撫養兒子長大,在戰爭年代以靠為人補衣服為生,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完一生。

《你的奧爾加》是德國小說家本哈德·施林克繼《朗讀者》之後的又一重磅力作。小說延續《朗讀者》作為德國反思文學承上啟下之作的寫作手法,以戰爭年代“小人物”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在看似輕鬆的故事中,將二戰的時代背景融入其中,以“小人物”樸素的愛情和家庭的願望的破滅,表達一代人對戰爭的反思。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德國柏林國會大廈的夜晚(圖蟲創意)

奧爾加出生在波蘭屬地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是碼頭工人,母親是洗衣婦,“她學會在貧窮中長大”。幼年,因父母感染傷寒去世,奧爾加到了德國,和祖母一起長大。奧爾加的母親是斯拉夫人,“奧爾加”這個名字就是斯拉夫人的名字。祖母鄙視奧爾加的斯拉夫血統,以及她的斯拉夫名字。

青澀的年紀,奧爾加與工廠主兒子赫伯特相愛。門不當戶不對,倆人之間的戀情不被認可。赫伯特選擇從軍,他喜歡冒險,有一顆和時代同樣躁動的心。赫伯特的北極冒險之旅一去不返,奧爾加獨自撫養“私生子”艾克長大,長大後的艾克加入納粹,成了黨衛軍。奧爾加逃難到德國西部一座沒有被戰火摧毀的城市,以給人補衣服為生。

德國人民對納粹歷史的反思催生了反思文學。

德國反思文學通常以戰爭為題材,反省法西斯發動的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的苦難,揭露、批判法西斯罪行,反對戰爭,反思歷史。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與傳統的反思文學不同,法學家和法官出身的小說家本哈德·施林克將對戰爭的反思著墨於“小人物”身上,通過描寫普通人被納粹時代吞噬的愛情、親情,表現戰爭的殘酷以及受納粹影響下的全民狂熱及麻木不仁,達到反思歷史的目的。

作家施林克向我們展示了狂熱的納粹時代下一個溫柔女性的堅持,為我們展示這樣一個女性:在狂熱的時代背景下,眾人皆醉,全民狂熱,奧爾加以超越時代的冷靜、成熟、清醒、自持,在混亂的年代中始終保持獨立和清醒的思考,她無力改變任何人,卻堅定地選擇不與時代合流,孤獨前行,以沉默控訴戰爭的殘暴,溫柔卻堅定地行走在混沌的時代中。


01 奧爾加失聰和炸燬俾斯麥塑像的隱喻

A.奧爾加失聰的隱喻

在大街上人們急促而又緊張的腳步中,在裝甲車履帶的隆隆聲和碾壓聲之中,在低空飛機哀號似的嘯叫之中,在機關槍的嗒嗒聲之中,在逃難者一股腦地尋找掩護的過程中,在他們受傷後的吼叫聲之中,在火車頭鍋爐被砸開後的爆炸聲中,在戰火的呼嘯和轟鳴之中,奧爾加卻被萬籟俱靜所淹沒。

奧爾加的失聰,世界被戰火淹沒,一片喧囂,她的世界卻“萬籟俱寂”。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湖邊的漢堡市中心(圖蟲創意)

那個時代是狂熱的,德皇威廉二世囂張地向全世界叫嚷:“所謂上帝,就是安排我們來支配和統治所有的民族的。”

這種狂熱讓男人們熱血沸騰,愛人赫伯特在日記中寫道:“寧可在青春年華時喪命,在人類勇敢的奮鬥中獻身,也不要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之後,撐著柺杖苟且偷生。”

在這叫囂聲音中,整個德國社會集體“失聰”了,除了《德意志之歌》,沒有人聽得到別的聲音。

奧爾加可以拒絕教授納粹主義人種學課程,卻攔不住愛人冒險的步伐,也無法阻止兒子艾克參加納粹黨,加入黨衛軍。她眼睜睜地看著,在這叫囂聲的鼓舞中,赫伯特、艾克這兩代男人“勇敢而快樂地奔向死亡”。

奧爾加的失聰一方面隱喻著納粹時代德國社會的“集體失聰”、集體麻木;另一方面也喻示著她與這狂熱的時代保持著界限,成為時代中孤獨的清醒者。

B.奧爾加的反抗:試圖炸燬俾斯麥塑像

奧爾加的理想很簡單,一架鋼琴一支索恩耐克公司出品的鋼筆,一套嶄新的夏裝,一套嶄新的冬裝,一雙涼鞋和一雙冬靴,和赫伯特一起無憂無慮地生活,生一群可愛的孩子。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簡單平淡的生活,朝夕相伴的愛人,可愛的孩子,平凡、溫暖的一生。這是奧爾加的夢想,也本該是大多數人的夢想,簡單、樸實。

然而沒有人能聽到這樣樸實的心聲,人們的耳邊充滿了鐵血宰相俾斯麥的話:“我們德國人敬畏上帝,除此之外不敬畏世上的任何東西。”

狂熱的德國戰車啟動了,戰爭消滅了一代人,也消滅了奧爾加心底樸素的願望和理想。赫伯特被“消滅”了,艾克被“消滅”了,奧爾加是赫伯特的遺孀,也是“一代人的遺孀”。

外表溫柔的奧爾加內心對這個時代充滿了憤怒,時代摧毀了她的理想,她終於反抗了。她收集了炸藥,試圖炸燬廣場上高高豎立的俾斯麥塑像。

然而,俾斯麥塑像紋絲不動,沒有受到絲毫損傷,奧爾加卻受傷了,離開了人世。

最後一個孤獨的守望者也被“消滅”了,而一切的根源卻依舊還在。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德國德累斯頓藝術學院(圖蟲創意)

奧爾加試圖炸燬俾斯麥塑像這一行為,一方面暗示著“小人物”的反抗,另一方面了隱喻著人們對戰爭、對時代的反思遠遠還沒有結束。

德國人對德國二戰歷史的反省,一方面來源於戰勝國施加的外在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德國人民內在的反思。

德國人民的內在反思催生了反思文學。傳統的德國反思文學出發點往往在於揭露“施害者”罪行,焦點在於法西斯暴政帶給世界人民的深深苦難,揭露法西斯的罪行。這與外界對德國的盛志國不謀而合。

在施林克筆下,《朗讀者》和《你是我的奧爾加》中的德國人是“施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這種新的出發點和反思角度,讓《朗讀者》一面世,就紀起了轟動。小說家獲得讚譽無數,同時也遭遇質疑,被指責是在“美化過去”“淡化沉重歷史”。批評家認為,《朗讀者》是在美化施暴者漢娜,試圖對納粹時期的暴行進行“無害化”。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02 知識分子奧爾加的堅守、反抗和“文盲”施暴者漢娜的自我覺醒


《朗讀者》和《你是我的奧爾加》塑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小人物”形象,《朗讀者》中冷血、麻木的集中營女看守漢娜是個文盲,而奧爾加卻是個受過教育、有自己底線和原則的獨立女性。

A.狂熱時代的追隨者:文盲施暴者漢娜

德國之所以反思文學,是因為德國在納粹執政時期犯下了累累罪行:第一,對歐洲猶太人及吉普賽人進行大規模種族屠殺;第二,肆無忌憚地壓榨和奴役佔領區居民,包括在戰前和戰爭中,在德國國內和佔領區系統地實行種族隔離和恐怖政策;第三,嚴重違反戰爭法,包括以犯罪手段對待俄羅斯戰俘,致使其中約330人因受飢餓和虐待而死亡;第四,謀殺弱智及殘疾人;第五,通過警察和司法機構以恐怖方式消滅政治反對 派。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朗讀者》中的女主人公漢娜就是納粹的追隨者,是納粹的打手,是納粹罪行的施暴者。

漢娜是個文盲,無知讓她麻木和盲從,但她對文化充滿了渴望,所以她讓米夏給她朗讀文學作品。漢娜在獄中學會了讀書寫字,她閱讀了大量有關納粹集中營的書籍。知識讓她覺醒,意識到自己罪行的漢娜,在出獄那天自縊身亡,以死謝罪。

本哈德塑造了漢娜這個複雜綜合體。對於死去的猶太人來說,漢娜是施害者;而同時,漢娜也是納粹時代的受害者。

非黑即白的人物設置被打破,立體多面的人物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漢娜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眾多德國人之一,正是無數個普通平凡的個體愚昧盲從、隨波逐流,才縱容了法西斯勢力的迅猛發展,導致了二戰和猶太在屠殺的悲劇。

小人物的悲劇往往也是時代的悲劇,而時代的悲劇又是一個個小人物共同創造的。本哈德的這種突破,激發了讀者對歷史和人性的反思。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B.孤獨和沉默的反抗者:知識分子奧爾加

狂熱的時代總是缺少清醒的思考者。然而真正清醒的思考者,卻往往是像奧爾加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與漢娜不同的是,奧爾加雖然出身貧寒,但對知識充滿著渴望和嚮往。她克服重重困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並最終成為一名教師。教育讓奧爾加擁有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在狂熱的時代面前不盲從,始終堅守原則和立場,理智不屈服。

“小人物”的堅守在狂熱的時代顯得尤其珍貴。

德國著名作家海因裡希·伯爾在《小丑之見》中,塑造了一個和奧爾加一樣“不順從”時代的小人物——富豪之子漢斯。這種“不順從”的小人物,不可能與龐大的國家機器進行辯駁與角力,最終必將以失敗收場,下場悽慘可悲。


03 德國反思文學的演變:“小人物”成為戰爭年代的溫柔力量

國人一直認為,德國人並不避諱二戰這段黑歷史,比日本人更自覺、更深入地反思二戰中的歷史,通過文學的形式對戰爭和法西斯現象的反思,從來沒有停止過。

從《西線無戰事》到《朗讀者》《你是我的奧爾加》,反思的內涵不斷豐富,影響也不斷擴大。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作家們始終在探索各種藝術形式,對戰爭的發生、發展及結果,對個體在戰爭和歷史中的作用與責任,以及與之聯繫在一起的法律、道德、義務、人性,包括所謂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等一系列課題進行了逐步深入、日趨細膩的挖掘,組成 了一個綿延遞進的反思文學之流程。

《朗讀者》和《你是我一切的一切》中,作家通過寫“小人物”的麻木盲從與覺醒、堅守與反抗,將筆觸伸向更深層次的思考,使“小人物”成為反思文學的重要角色。

施林克的兩部作品均以“小人物”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淡化反思文學的嚴肅性,以扣人心絃的愛情故事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讀者有興趣讀完整部作品並思索故事背後隱藏的深層內涵。作品符合現代的人閱讀興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人們對納粹時代新的反思。


豆瓣8.5《你的奧爾加》:德國反思文學中“小人物”的溫柔力量

結語: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但同時,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能夠倖免於難。

歷史是由無數的小人物創造的,每個小人物對歷史都負有責任。

時代需要清醒的思考者,狂熱的時代尤其如此。奧爾加用一生,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孤獨、清醒、執著。

真正偉大的時代,不是實現某個人狂熱的理想,而是實現無數小人物嚮往的樸素簡單的生活。那個狂熱的時代欠奧爾加一個愛人、一個兒子,一個圓滿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